曾侯乙墓

读书评论:
  • kiki
    11-22
    历史的厚重感,历史的真实感
  • 小飞侠
    11-20
    曾侯乙墓发现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为“轴心时代”中国的科技水准和文明史树立了新标尺。跟着考古人员的讲述还原了一遍逛博物馆的过程,现场看到实物特别震撼(配得上如此大的人流量)。这位国君不愧是高级艺术鉴赏家,在看南越王墓的时候也感叹多次,真会享受。讲解最后在总结年表的时候说:博物馆永远值得你期待,请持续关注曾墓的考古新发现(ok)。
  • 鸡尾酒里畅游
    11-18
    看完鄂博的曾侯乙展大受震撼啊,美疯了,赶紧趁热拓展点背景知识:曾侯乙,姓姬,名乙,周王宗亲一脉,有钱且爱搞音乐,也爱吃冰喝酒,社交e人……
  • 喵呜~
    11-13
    普及性读物 不得不说无论在哪个时代 顶层人的生活都是超出普罗大众的想象的
  • 拧发条鸟
    11-12
    千年古乐重返人间。前两天在湖北省博看了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时间匆匆、观者济济,没能好好欣赏。本书刚好是曾侯乙墓考古队队长所著,不仅介绍了各类明器,曾侯乙墓地位以及历史考证,更有许多发掘时的图片以及文字描述。更加惊叹于曾侯乙墓的恢宏(墓主的富裕),也感动于古代制作技艺的发达。再看图片又感慨了一遍这些文物真的太精美了,有钱两个字我都说倦了哈哈哈
  • 栗深林兮
    10-04
    看到一位读者的评论是“考古爱好者不容错过的书”,读完之后觉得一般。前面1/4的部分比较枯燥,然后是曾侯乙墓的偶然发现到确定发掘中间的“汇报工作”能把人气死,几乎耽搁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古墓的整体发掘过程令人振奋,尤其是墓地积水一步步抽干,地宫和大型编钟逐渐显露的时候。同时,这一部分交代了一些考古工作的方法论。总体来说,此书可作为参观曾侯乙展馆时的一本指南,出土文物的介绍足够细致(但这部分也有点枯燥),对于门外汉而言绰绰有余了。
  • 半个读书人
    01-12
    2024年读完的第12本,写得比较专业,配图比较多,有助于理解这本书。总体说来,这本书还是比较通俗,但是因为写得有点枯燥,所以读起来需要一定的耐心。
  • 桃桃鹿鸣
    01-11
    谭先生写的发掘现场与水中淘宝(不是)的故事太扣人心弦了,让读者也跟着激动。PS:1、上次从九连墩大墓的书里看到折断的建鼓就可以推测出建鼓的用法真的很画像石里差不了多少。2、本书披露的诸多数据让人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仍免不了咋舌:椁室外积炭6万公斤、文物15000余件(其中漆器5012件)、共耗圆木约500方、青铜10.5吨、黄金8430余克。3、王馆长的跋上的有点高,我缺氧了。
  • 樗里子
    11-29
    一本小书,1小时左右能读完。虽说音乐部位很专业,不是很懂,但内容真的很细。
  • koi
    12-31
    再访省博,再探曾侯,展馆和人是新的,经典的韵味仍在。书的内容清晰,也许是熟悉的缘故,读起来极为顺畅。后记基本解释清楚了曾随的关系问题。
  • 百器徒然
    12-14
    此书作者是曾侯乙墓考古队的队长,详述了曾侯乙墓的发掘,读来如在目前。千年古乐重现世间,灿烂的华夏礼乐文明令人神往,光是那套编钟就堪称奇迹了。关于曾随之谜的破解,再次说明了什么推理都不如实物证据管用。楚国为什么要送这么一套编钟给曾国?至今仍众说纷纭。想到吴攻楚时,楚王居然要靠曾来庇护,看来当年其国力也不是孱弱可欺的。
  • 火渡凯。
    10-24
    无论是发掘过程、文物介绍还是考古意义都很清晰有趣,高水平!
  • SiriusDakota
    02-06
    好棒的记录。这座墓的价值怎么高估都不为过。加之作者是当年首次发掘的负责人,这本书就更有价值。
  • kevin
    01-31
    《曾侯乙墓》,谭维四 著,亲历中国考古系列丛书。“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葬。1978年,曾侯乙墓被考古发掘队开启,编钟等古乐器的出土,是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上的空前大发现。本书作者谭维四是当年曾侯乙墓考古发掘队队长,自始至终主持并参与了田野考古发掘与室内整理研究的全过程,他以动人的文字,讲述了发掘过程中的趣闻与秘辛,将出土文物千年不灭的魅力娓娓道来。”“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伏羲作瑟,神农作琴,伶伦造律吕,女娲作笙簧,随作竽,夷作鼓,无句作磬,夔作乐。”“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8种不同材质制造的乐器。”
  • 且歌
    01-26
    精美的青铜器、玉器、漆器、兵器等让人震撼,得以一窥先秦王族生活场景,尤其敬慕古人在天文学、音乐、冶炼领域的成就!
  • Roy
    02-17
    湖北省博之说明书。在谭老先生介绍下了解曾国那段非凡的历史,再去博物馆遇见实物,印象深刻,惊叹昔日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