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
读书评论:
-
tata12-01如果是考夫曼的真爱粉,特别是喜欢《改编剧本》《纽约提喻法》《失常》这几部作品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无可置疑的五星满分。其实这是一部有难度系数的小说,因为作者写作时是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读者(我完全可以想象,这个人写书的时候有多爽)。我看书一般很快,但这套我读得很慢很慢,没有办法,作者的脑洞太大,且深,深不见底,尤其是下册,在主角被多次催眠、入梦之后,阅读思路经常会跑偏,跟不上作者的节奏,还有一大堆的古怪名词。亲测建议是,不用期待读一遍就能看明白,所以第一次读的时候无需勉强,看不懂就看不懂了,了解大概内容即可,因为肯定需要再重温一遍,然后可以在通勤地铁上读,睡前读,可以收获极大的阅读快感。
-
好好看电影02-29主人公太猥琐了,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读者进入他电影再造的梦之旅途
-
立交01-25哇哦,说真的,哇哦……太有趣了这本书,有时间再读一次吧(实在是有点长),很喜欢结尾处蚂蚁算算的故事。
-
大懒猫12-22读不下去,意识流的东西不适合每个人
-
啊砸12-23粉丝项作品,其实和《幻影书》有很大的差距,很唠叨,不好好推进剧情,总想教育读者。
-
治愈系波奇饭01-04下坠的每一帧都是一道伤口,倒回一去不复返的还折叠着的世界,在此之后一切通通都发生过了。
-
遥远的途01-16微信读书更新的还挺快,原本以为明年才会出我现在意识到,对电影的回忆便是电影本身,即便是那些我记不起来的片段,也是电影本身。回忆是不完美的,回忆是不精确的,却是我们通过时间与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工具。没有了回忆,我们所知的生命也将不复存在。我跌到了洞底。考夫曼自己的八部半,不算太长,对那部一个月的电影的痴迷,对蚁类的描绘,还有个人的怪癖,悉数展现。
-
琳琅08-29整整三个月长的电影,到底会有多么漫长啊,但仔细想了想我所能够记住的人生,也许就那么长,也许就那么的漫长。查理考夫曼将一个自负、自卑也自恋的电影爱好者以一种戏谑而又真诚的方式书写出来了,宛如在暗夜中不为人知的游行和舞蹈那样肆意和沉浸,将那些时髦的性别观念当成掩饰自己卑劣的一种幌子,也实在是很有时代特征的思维,掩饰不住的照旧是骨子里的傲慢,当然,B也因为考夫曼对电影艺术的热忱而显得稍稍可爱了些;文笔又惬意又跳跃,我感觉就像是索尔贝娄和冯内古特的综合;为什么随书附赠的电影票上时长是3110400分钟?那就不止三个月吧
-
杨三疯05-22一本电影人写给影迷和自己的小众之书。阅读所需电影知识储备的门槛不低,全书基本上是考夫曼对自己“天马行空”的所有电影的一种小说化的串联,包括对时事、社会和电影的嬉笑怒骂,最后的落点还是记忆、时间、思绪、回忆、现实、重构组成他的电影的“大虚无”才是这本记录电影的小说本身,这才是电影和人生——看过的回忆亦或活过的回想。(用时十个月看完)
-
欢乐分裂11-303.5;寻找一部包罗万象、无限生长然而却阅后即焚的电影,在虚实相间的影史典故和自黑冷幽默段子间跳跃,如果说上册还有较明显的叙事线可循,那么下册则几乎放弃逻辑和情理,真正进入考夫曼的脑洞幻境须得越过重重迷障;洋洋洒洒900多页,最贴近的他本人作品是《我想结束这一切》,皆以「时间」重置为主旨,进入电影的内部,溯回影史原初的倒放去“重忆”未来——“人生猝不及防,电影剧情已预先设定”,电影是预演的心象,是记忆加工和电影版本的混合产物,我和电影一同穿过1/24秒,生死相依,彼此见证。“虚无存在于时间之外”,而银幕之外的视野也存在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人们聚集的“未见之地”,在脑视领域体验“人生只有一次可活”,最后清明的时刻我明白了电影是巨大孤独的变体、重组和拙劣模仿,是灌注生命的容器。
-
余润泽快回来06-09在三十页的梦呓和三十页的电影人掉书袋中掺杂了一页的小说情节,这一页仍然会让我精神一振。阅读门槛太高,不适合非考夫曼粉丝。
-
潘允嫒01-29这个世界浑浑噩噩。人人都鄙俗、孤独、不知所措。有的人装作他们行,别轻信。有的人装作喜欢你,别当真。
-
江浙沪唯一土狗01-25懂了,考夫曼的下一部电影会不会是叫做《美国提喻法》。
-
珀卡03-14前面五分之四很好读,后面五分之一开始乏味。属于时代之书,很难说在未来还会有生命。嬉笑怒骂,不算意识流,更像是诸多情节的拼凑,很多情节看起来都很熟悉。虽然像万花筒,但更像是一个中年男人如何通过一场漫长电影的救赎度过了中年危机,并且获得了类似佛教教义般的新知。虽然在书里多次炮轰诺兰,但结尾的蚂蚁也许就是开头去佛罗里达时撞上车窗的虫子之一的处理方式,不就很像诺兰吗…………这是一本骂喜剧残忍却不得不写成喜剧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