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读书评论:
  • 六月雪
    05-18
    1.“帝国”并不意味着要有“皇帝”,它的核心是“建立秩序的能力”。这种秩序既包括国内统治的稳定,也包括国际社会的有序。2.罗马帝国正是集合了“高压”“宽容”“野心”于一身才形成的。3.“祖先遗风”核心内容是对权威的崇尚。权威来自赫赫战功,来自对国家的热爱与奉献。这种风潮既推动了国家的迅速扩张,但也导致罗马在公元2世纪后期,出现了一大批军事强人,罗马一度陷入内战。
  • 豆豆大宝要奋斗
    02-04
    传统的罗马史概论,随着近些年来国内引进了大量涉及政治制度、灭亡成因的罗马史著作之后,本书更显平庸。
  • 溥渊
    02-06
    四星半, to be fair
  • 凯风
    04-04
    从中没有读出“地中海世界”,只读到了“罗马帝国”,更像是对现有文献的解说与介绍,很难说是一部完美的地区史专题史,世界史就更说不上了。
  • 鸡脚七
    11-26
    这册看的时间太久,后半部分印象更深刻。恕我后知,罗马帝国的衰落与汉帝国几乎同步,朝堂上外戚武官自行废立,皇帝任人摆布,帝国内军阀割据自立为王,边境蛮族入侵混战拉锯……战争成为时代的主题,而一股新宗教势力也在民间暗流涌动。持续几百年的混乱彻底葬送帝国,大乱之后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西罗马帝国成为异族的家园,东罗马帝国被基督教统治,古典罗马已经消失。分析罗马帝国衰落原因时,作者最后引用一种说法,“帝国漫长的衰落期,是两种秩序的拉锯,是延续古典秩序和创建新秩序之争”。这一点恰好与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中对汉末至南北朝动荡的评价对照上:“这四百年的动荡诞生出崭新的秩序,历史在拉锯中震荡前进,主线却是明确的”。这又是一种奇妙的巧合,或者不是巧合?
  • benesauaq
    01-10
    没有新意、以人为主线、散乱的入门通史读物。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文风问题,给人一种在看盐野七生的感觉。叙述类通史的话,建议还是格兰特那本。
  • 弗兰
    04-28
    传统的罗马视角的罗马史,青少年杂志般的行文风格,动辄拿日本史来比拟(更不用说最后讨论罗马是死于癌症还是脑溢血),显得非常轻佻。翻译也是灾难,长句子经常理不清楚,还用了过多的成语。
  • oppih
    03-16
    文笔稀烂的流水账,就算是公认的观点,但作者在其中的主观表述看着就像臆测
  • 夜深沉
    03-20
    再看讲谈社2022.09
  • 船长阿道克
    03-16
    如果用建筑作为帝国的缩影,罗马斗兽场或许是最好的选择。这座气势恢弘的竞技场,不仅象征着勇敢、荣耀、辉煌,同时也象征着暴力、血腥、奴役,恰到好处地反映出多元的帝国特质。即使面对经由岁月打磨的断壁残垣,仍不难想象出当年人稠物穰的繁荣景象,仿佛置身于世界文明史的高峰。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整合了地中海世界,使海外行省成为帝国的财富源泉,并在客观上将文明传播至荒蛮之地。然而,与同时期的秦汉帝国相比,罗马帝国虽然统治了广袤的疆域,却并未在欧洲(地中海)留下“大一统”的传统,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呢?关于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将其归结于外族入侵和基督教兴起实难服众,帝国快速扩张的经济压力(军事支出、行省支出)和内部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奴隶制度),或许才是深层次的因素。
  • 爬树狮子
    02-15
    花了三个下午的时间沐浴在图书馆的阳光下读完,也算对古罗马、地中海有些些了解吧。一切都是从CMBYN开始,意大利的背景,提到了很多有关罗马、犹太的事情,真的一点点去了解后,才会更明白书中描绘的感情起伏跌宕。
  • 雪莱
    01-14
    比较传统的罗马史写法,而且细节不多,以论代史地方不少,亚述、波斯、亚历山大帝国的介绍与罗马并无直接关系,实在蛇足
  • Kurpfalz
    02-21
    要素过多、叙事混乱、观点老旧、视角狭窄、语言轻佻。不是拿几个稍微有点相似的“帝国”凑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尴尬的抒情和生硬的对比就能叫全球史的。
  • 枕流
    02-23
    作者真不愧是古代史杂志的主编,文章写的像专栏,又恨不得把东方、希腊、希腊化时代全都写一写。看标题我以为是帝国的专题史,实际上关于罗马的有限篇幅里包含了从建城传说灭亡的全过程。而在描写古代晚期的时候,作者更是典型的古代史专家口吻,对基督教会几乎是攻击了。还有一点我很佩服,书后的参考书目全是日文,日本的难道已经把拉丁文史料几乎翻译完了么?(想起了学罗马碑铭的艰苦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