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

读书评论:
  • 李真理
    01-05
    第一部唐德里罗,塞满了第一人称的平庸之作。失焦的凝视,无意义的启示
  • 丧钟为谁而鸣
    12-27
    德里罗80高龄写下的作品,却难见其青中年时期雄健的笔力,翻译也差。
  • aklalwooql
    11-29
    时间过得好漫长啊,书里的时间,不是我的时间,我的刚好相反。我们一生就活这一次。的确有点像贝克特的风格,不过更轻盈、更无所谓。我们留存的只有片刻的画面,我们没有思想,这些画面可以轻易地被风吹走~的确有点情色味,我嗅到了什么?任意两者的对话都有种默契性在,是冷漠抽离的、缺少接触性的,这怎么不能称之为亲密、称为性感呢?我们中间隔着一段距离在交谈,有的没的。我们之间隔着半个位置的模糊的空气。有一句,没一句。我们一点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只需一场雨,我们便会发现自己是电影中的角色。”这句话太美了。(某些个别处的翻译水准突然剧降,令人不解)又:本来想打5星的,性描写我不是很喜欢,
  • 拥友
    01-23
    世界毁灭起来很安静。
  • 宋阿曼
    12-12
    这种程度的生活毁坏对我们而言无关痛痒,我们有切肤的痛苦。
  • 请勿打扰
    12-17
    没感觉他对声音、语言、现代科技词汇和那些禅宗意味的主题有执念啊
  • 喜喜
    12-11
    很像鲍德里亚和贝克特合作写出来的小说...
  • 连翘姑娘没有剑
    12-08
    【小阁楼】“每个人对他人而言是否都是一个谜团?无论他们多么无间地融入彼此,每个个体都会本能地将自己封闭起来,这么一来,他或她便能摆脱屋内其他人对自己的最终定义与刻板评估。”当世界末日到来的时候,一切都是寂静的。从某种意义上会让我莫名想到《时震》的一本。作者构思人类文明最不寒而栗的消亡方式,是在寂静中走向终结。也许根治在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感,与其说是“消亡”,不如说是“割裂”。人们并不害怕死去,而是害怕独自死去。
  • 特别丧
    12-10
    “时间是跃向未来吗?还是早已崩坏?”
  • 喜多憨
    12-05
    “我们与这一切走向尽头,也许或是我拥抱自由死亡之时。”末日的来临时,在往返回家的飞机突然迫降,观看超级碗的时候电视突然黑屏,他们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时间依旧在流淌,但是关于之前消磨时间的方式却突然消失,那些活在虚拟世界的人应该如何自处?没了,一切都没了。
  • 月の出
    12-02
    德里罗献给全人类的末世悼词。“我的内心大抵是一块黑屏”可能是我们每个人的墓志铭。
  • 药罐子的日常
    12-02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便利了我们,却也容易让我们陷入困境,现在的年轻人最离不开的就是手机和网络了,有些事情好像没有了它们就不再能够完成了。人类发展了这么久,却万万没有想到,曾经发现的电会在某种程度上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的生活被拉了电闸,对于我们来说是否也算是一个世界末日,我们要如何面对“寂静”的网络,如何面对停滞的信息流?
  • 渡边
    11-29
    这都不太能算小说了,只是八十多岁的德里罗又一首不断沉吟的末日诗。诗眼全在92页。“时间是如我们这位年轻人所说的那样跃向未来吗?还是说早已崩坏?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供电中断技术消亡今天这个明天那个我们见其屡屡反复发生在这个国家那个国家暴风频繁野火不断台风久旱浓雾海啸川流止息所有建筑物崩为瓦砾天空受污染抱歉我会试着闭嘴但每个人记忆中鲜活的依旧是病毒瘟疫机场航站楼冗长的队伍口罩空荡荡的城市……”是谁对我们做出了这般行径?我们的脑子都被数码重新灌录了吗?我们难道就是一次要崩盘的实验?我们是否身处自己不思之处的某种外力运作的诡计里?!”毁灭吧,这个世界。
  • 不系之舟
    11-29
    信息时代的绝对寂静还真是应了那句“从数字化时代步入远古时代,只需轻轻拉下一个电闸”,命题很大,却反传统地不采用宏大叙事模式而是以更加个人的切肤的观察和叙述来引入对如何度量自身存在、如何存续人类文明等问题的追问和思考。作者是如此警惕科技又崇拜科学,借马丁的口表示对爱因斯坦所代表的科学文明的赞美同时也发出了深深的忧虑质疑,技法克制老道,言语轻盈平实。简介写得很像爆炸贝的电影简介,但实际上小说本身铺陈慢热,并无大场面描写,更多是对于既定认知的叩问。
  • 闭关中
    11-28
    一场抽象而疏离的末日
  • 译林文学
    11-25
    美国文坛巨擘、诺奖热门候选人 唐·德里罗 震撼新作想象一种黑屏危机下的人类末日,直抵文明的至深恐惧从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地下世界》到迄今最为简约的作品,简体中文首度引进唐·德里罗:“我的衣柜里还藏着半吨初稿,我把所有的一切都写进了这本书里。”
  • Nelly.L
    11-26
    读的时候想到Don’t Look Up那部电影。但是吧,美国作家眼里的“世界毁灭”仿若一个思维实验,于我们而言,毁灭的体感可要现实多了。
  • sentientbeing
    12-12
    看的时候脑子里一直闪过《彗星来的那一夜》这部电影。(德里罗的世界毁灭是知识分子颅内的思维交锋,优雅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