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传

读书评论:
  • 亦關亦隴
    11-21
    迄今为止,看过的最优秀最全面的古代帝王传记。最喜欢第一章和最后四章的内容,作者总是能够于平平无奇的记述和传说中,发掘出深藏其背后的意义所在。如同李云龙在《亮剑》中说的“一支部队的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这支军队的传统”,其实一个王朝的开国君主其性格和气质又何尝不是一样影响一个王朝的历史走向与特征。总之,读这本书最大的启发不在于太祖一朝的各种政经政策的高明颁布,而是宋朝开国之初面临着历史的巨大困局,太祖选择了理性与谨慎地解决,而非死磕到底。这是宋人之幸,也是国史之幸。
  • 陳哲涵
    10-16
    这本书可以说是近三十年磨一剑,从九十年代开始动笔写作,经过多年精心打磨,完成这一煌煌巨作。本书篇幅巨大,有八百页。对宋太祖本人及五代宋初的历史进行详细梳理,严谨考据,详细介绍了宋太祖的生平经历、为政举措、家庭生活、亲友臣下,不流于叙述历史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本书吸收了大量学界的学术成果,视野宽阔。如果你想深入研究宋太祖,可以阅读此书。不过如果只是想要粗略了解其平生,倒不妨看看王立群等人的作品。本书适合学者和研究者阅读。
  • 午后枝桠
    12-22
    意犹未尽,意犹未尽~
  • eien99
    12-26
    作者:不知名、3; 装帧开本手感:平装普通开本,装帧不错、3; 画面图像清晰度:无图、0; 印刷字体:清楚,排版不错、4 ;内容:宋太祖生涯、4; 厚度:巨厚、5; 价格:合适、4;总体不错,值得一读的天水一朝开国皇帝,非常详细
  • 贺佑陵
    10-24
    资料特别详细,缺点是对宋太祖本人过于褒扬
  • 渊渟岳立
    11-11
    史料考辨详实,对传主重大举措的梳理、重构逻辑一贯,对政局变化的分析、重述条理清晰,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作者对艺祖的仁厚、明睿果决与抓大放小的特质多有褒扬,印象较深的有三点,一是其在建章立制时能主动抑制皇权,遵循“道理最大”的原则,使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社会法治化、商业空前繁荣成为可能,二是艺祖能以润物无声方式和缓地实现重大变革,如陈桥兵变不流血、杯酒释兵权、收紧财政大权等等;三是办事抓大放小,但是粗中有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同时牢牢把控事态进展;四是真正仁君,不单仁厚待人,而且能够戒骄戒奢。另外,以五代风尚和北方胡化情况来论证金匮之盟合理性,十分具有说服力;军事力量孱弱的分析读来意犹未尽,但大约这已超出传记的范畴了。
  • 悼玉轩主人
    01-23
    难得一见的全面的宋太祖传记
  • 亢龙无悔
    03-06
    号称人民社帝王传记的压卷之作了,当之无愧,这个系列近年最好的一本传记,但确实不是什么通俗介绍事迹的传记,而是学术传记。要看通俗一点的赵匡胤不是什么王立群的口水介绍而是上海人民社细说帝王系列顾宏义的版本,好歹人家是宋史专业学者,
  • 我是江湖骗子
    02-22
    非常精彩!!特别是其中关于太宗继位分析的那几节,对独传说与三传说的分析极为独到,以后关于太宗继位问题可以休矣
  • kzesr
    06-04
    主要看了前面的几章,后面的部分是选读。
  • 言小非
    06-16
    基本囊括了宋太祖个人的所有经历和太祖时期的所有政治社会经济,唯一难说的有宋一代的军事作为,肇始于“祖宗家法”的疲弱态势终于最后也没法解决,在看似繁花似锦的散漫文化背后总是有一股阴云跟随,实为一叹。
  • 平林新月
    05-04
    从历史的视角看一系列政策的合理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政策需要改动,祖宗之法需要扬弃,然而有些该改动的没有改,有些该继承的没有继。正所谓祖宗之法,随势而变,君王者,当居安思危,审时度势,不能“养于深闺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 薠蘅
    11-17
    配合长编太祖朝读过,老实说可能有部分冗文,不过瑕不掩瑜,可谓雅俗共赏之作。
  • 我本红尘客
    03-07
    一本好读的传记。一是好容易读,作者言语流畅,详略得当,以首二章叙述赵匡胤发迹为例,作者紧紧围绕宋太祖漫游与征战,散而不乱,没有落入铺陈资料的窠臼。二是读起来好,虽有些地方不乏作者专美传主的嫌疑,但作者不论褒贬多从具体材料出发,评价客观,而且视野开阔。总的来说,一本通俗与学术平衡的好书。
  • 低等游民
    02-13
    非常好看,在趣味性和学术性上做到了很好的平衡,早年的游历和黄袍加身前的叙述颇有演义的味道。能文能武的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虽避免了五代频繁兴替的乱局,但也为偃武兴文的弱宋定下了基调,“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祖宗家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制定和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根除藩镇的“三大纲领”实施的细节、文臣武将的权力制衡、“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与两税法的实施、“募兵制"的利与弊、手工业农业及商业的发展、科举法制及文化艺术宗教变革等方面,作者的评述及分析都较为细致客观。至于太祖碑誓、金匮之盟、烛影斧声等长期存疑的问题,也罗列了多方的史料并尽力给出自己的见解。
  • Keith
    07-09
    本系列在近几年所出的一本高质量帝王传记
  • 七国三边未到忧
    04-30
    神书。他是个性情中人,确有勇有谋,不杀功臣,对读书人尊重,甚至于对科技尊重,不好色;但是活的又不够长,来不及把一些规则最终确定。或许早年出于家天下的原因同意传位于弟弟,后来有过动摇终于无法改变也不想改了,导致弟弟、儿子死得不明不白。他的部分措施导致宋极度繁荣:不抑兼并,重商,重科举从而使宋不像唐一样那么多不如意的文人;但部分措施也导致宋的弱而转贫:募兵制,但不是他的错,而是儿孙的错。
  • e38383838
    08-24
    原本以为《万历传》和《崇祯传》已经够好看了、没想到新出的这本才是巅峰之作。如何评价一本书好与不好,我本人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多年之后仍能记得大部分情节,一个是愿意反复读而不厌其烦,如同《西游记》之于电视剧一般,此书两者皆可达标。受益匪浅,很是佩服作者,强烈推荐阅读!
  • 三清喵
    06-04
    目前赵大传记,首推顾、王二家。其对赵匡胤籍贯问题、早年游历问题、宋初疑案问题等,多有发前人未发之处。当然,金无足赤:46页称多位僧人资助赵大,疑是同一故事的衍生;233页称郭无为与赵大相交,其实李心传已有驳斥;254页关于杨业之死的综述,遗漏李裕民、任崇岳、张其凡、顾全芳等人;291页称陈抟对周敦颐有直接而重要影响,忽略钱穆有力的质疑;532页称宋朝开国即崇儒,恰与391页引文赵大“以神武定天下,儒学之士,初未甚进用”矛盾;711页关于赵大玉斧的考证,忽略王瑞来专文。宗教一节,讹误尤多。644页谓唐宋只有武后与赵大二帝有“定光佛”号,其实宋高宗亦有;651页谓苗训是道徒,栗艳有专文辨伪;654页偏信宋人污蔑“寄褐”之词,那么陈抟为之奈何?704页谓顾宏义首用《翊圣传》,其实是孙克宽。
切换繁体
繁体
切换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