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在中央
读书评论:
-
左大将实朝大监10-31研究定位是比较准确的,但可能在之后的行文中就有点稍稍偏离定位了。对史料的引述分析不足不完整似乎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导致内容也稍显薄弱,一些关于清代京师文人会馆的具体运作与个案探究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总体来说还不错,作者思路很好,一些论证是比较让人信服的。希望日后能对文人同乡会馆在清代京师的中央-地方政治运作中的意义与具体实践作更完整更进一步的探究
-
飞飞凌太清11-15诚如书名《地方在中央》,白思奇将明清、近代时期京城的同乡会馆视作中央与地方互动的纽带。由于会馆是非私人、非政府,是同乡公共拥有的法人团体,故而会馆能够保持长久存续,为各种同乡活动的展开提供一个适宜的场所。以会馆为中心,培育出来的同乡关系网络,在清代政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京官可以凭借同乡关系联络协调中央和地方的事务,另一方面政府也依靠同乡关系使官员互相担保。同时会馆也在士大夫集聚、信息交流、聚会等方面发挥了作用。现代化的过程中,北京会馆走向衰败。一方面是政府加强对于会馆的渗透与控制,使会馆的自治权缩小;另一方面是在近代地方激进主义发展下,北京的中央权威日渐缩小,会馆也日渐失去了其政治功能。本书缺憾在于命题很大,但论述略显单薄,资料也比较少。
-
优雅骑士06-10作者采用法人团体的概念对会馆的性质进行了解读,国家法律对于会馆不动产集体所有权的承认和保护,不仅使得作为会馆基础的公产得以长久保持,还赋予了会馆及其所代表的同乡关系超强的稳定性。同时在公产的支持下,会馆得以大兴土木,为同乡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并举办祭祀活动,增进同乡间的团结,推动了抽象的同乡纽带转变为实效性的人际关系。以会馆为基础的同乡关系网络,成为了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的重要渠道,省级精英通过同乡联系去影响国家决策,京官精英借此协调家乡的行政治理,会馆实际成为国家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除了影响国家决策以外,会馆在宣南区的集中,促进了旅居在外的士人团体与帝国保持认同一致,会馆的空间布局和与之相连的仪式加强了同乡集团对于帝制的认同,并引导了国家认同的产生,从而使会馆成为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发源地之一
-
冲鸭01-09“白死去”的书罗嗦,但有资料。空间与权力是个空问题。法人社团性质,我认为是个比较伪的问题。
-
竹圃05-05大概前几年就对广肇公所一类会馆组织萌生兴趣,更不用说戊戌时期浏阳会馆、南海会馆等重要地标了,所以这实在是极有价值的题目,该探讨的问题基本都有关照,比较全面,也富于新意,但是尚欠细致、深入,如果能详细叙述几个事例,会好很多。作者将会馆作为一个沟通地方与中央的“组织”,当然是对的,但是需要注意,当时的北京除了有作为中央的“京师”,还有作为地方的“顺天府”,但是很明显作者忽视了这点。另,p166,“杨瑞”应为“杨锐”。
-
VersachliChung04-01从抨击韦伯的理论开始:商业会馆所造成的“血族关系”使得中国的城镇居民没有能力形成全城范围的“誓约社区”,是故不能形成政治、军事和组织机构上相对独立的自治机构,从而阻碍了中国近世城市的发展云云以西方早起近代城市的模式来嵌套中国城市的“欧洲中心论”的理论;到20世纪40年代的窦季良先生反驳韦伯理论而衍生出“能够将全城居民联合起来的社区观念将逐渐取代畛域观念下的地方利益”的论点(第4页);再到60年代何炳棣先生所认为“传统模式发生了从地域到贸易的进化”“经济原动力将最终改变同乡关系的组织性表达”。最终落脚点是想做出一个“中国自身”。
-
日07-13有点薄,感觉力度不太足 另:p171 杨深秀则是在(陕西)闻喜会馆应为山西
-
纳西小伙02-282024.2.27 Green Library一层阅览室下午读过。最大问题在于谋篇布局过于循序渐进渐入佳境了,最开始数章对会馆的社会组织连接功能的社会理论讨论,以及地理空间信息分析和后文内容仅具有较小的关联性,但后续对于地方会馆通过其特殊的共同所有权属性,得天独厚的内部空间构造,以及地方习俗节日和宗教祭祀活动的举办功能使其扮演着地方和中央间连接纽带性质的社会机构,中央大员得以和地方乡绅宗族建立起非正式沟通连接从而完成信息收集、利益输送和间接治理的多重功能,并与此同时建构起他乡遇亲朋的地方认同,科举考试作为象征串联起的国家制度认同,乃至晚清民国时期逐渐塑造形成的国家认同。
-
火锅店在逃肥牛11-08值得一读。白思奇以北京士绅会馆为基础的同乡关系网络,构成了一种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的机制。 我更加在意白思奇将会馆视作一种corporation,同样,弗里德曼也将宗族是做一种corporation,相比之下,会馆与宗族拥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仪式,财产的集体所有,某种排他性的认同和这种认同不断受到挑战,等。
-
醉卧山冈09-29迄今关于北京士人会馆最为全面的研究,运用会馆志、碑刻、笔记小说等多种资料,展现出明以降地方利益与中央权力在京师的互动,该行为发生的主要场域便是会馆。书中对不同时段有关会馆的文献梳理非常详实,对会馆内外空间的叙述也足够到位。作者将会馆理解为一个法人社团,有其合理处但也有局限,因为会馆的运作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此外,译者将注释中的日文著作保留了英文形式,似有些欠妥。
-
房顶上的猫04-08作者的研究让人觉得耳目一新,讨论的每个问题都很有意思。但与他想讨论的问题相比,本书的篇幅稍显薄弱,加上翻译中也有些小瑕疵。作者看到的史料很多,但文中引用的史料稍少,更侧重于解读,有的地方给人感觉以论代史。不过研究方法很值得学习。15世纪到20世纪间,在首都盛行着一个独特的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的组织。会馆是法人团体,而不是政府运营的主体,国家也赋予会馆有限的自治权。会馆形成的同乡关系网络成为中央与地方的重要信息渠道。宣南地区同乡会馆的发展不仅深刻塑造了士人的自我身份认同,也深刻影响了政治活动变化。(此问题在赵鼎新著作中亦有体现)第十、十一章讨论会馆在晚清北京政治运动中的作用,以及民国成立后会馆的变迁,这两部分作者的考察最为薄弱,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