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读书评论:
-
薯霸王01-11确实是好书 读完一整个大彻大悟 原来日本社会存在这样的内在结构 对于从日剧中看到的一些以前觉得奇怪的日本现象也能够自己解释出原因了
-
J几米11-25社会学家剖析社会结构,将复杂的社会现象用一种抽象的结构进行解释。就像费孝通形容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中根把日本社会比作一种纵向的结构。相比于西方社会更重视人的资格(宽泛的社会属性,如姓氏、职业、地位和身份等),日本人在意的是人所处的场所。中根将种姓制度的印度放在资格一端,将日本社会放在场所一端,其余国家处于中间部分。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社会的单一性,以及印度民族的多元化。书中关于集团(公司组织)的结构,以及领导人与集团的关系对于分析国内某类企业具备很有价值的参考意义。
-
大甜甜~~12-06一个优秀社会学家的素养都在里头了,对日常生活的洞察和适度的理论化。日本人重归属,由此分前辈后辈,我们他们,真是一种顽固的文化传统。昨晚失眠,一夜读完。
-
隐清09-08纵向的“株式”是理解日本社会的一个规律,如家系一般自上而下扩展开的人际网络,一个“株式”就是一个集团,而日本正是强调集团竞争的一个社会。
-
Linz♧02-14讲得很明白的一本书。讨论切入点和论述都非常有启发性。
-
syuu08-27感觉还是比较片面的归纳了日本的社会,好多好多和中国很相像,又有一些不同,。分析了好多好多,主流舆论对这个社会的认识、评价。总体来说,收获蛮大。
-
安得其所01-10日本人的性格、习俗与行为方式,原来背后有这样一条自我难以察觉到的暗线支配着,有点儿意思。没能再深挖展开,是为遗憾。
-
冰镇绿豆汤11-02翻译的太烂,一本100页的书读得比300页的还累。正如作者所说此书所谈的纵向关系只是提供了一个研究社会关系的切入点,即从关系到组织到社会结构。而我所看到其中的社会动力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博弈。日本的纵向人际关系实际上在中国甚至东亚文化圈都相当普遍。
-
苦琴酒01-25这本书在向人们说明大象是什么的时候,既没有秀大象图示,也没有告诉人们大象的生活特征和习性,而是一刀把大象切开,给人们展示这个切面。这实在令人惋惜——她甚至有一头大象,活生生的。
-
齐磨叽01-24社会人类学。以日本社会为对象,分析决定人与人、人与集团、集团与集团关系的因素。作者定义了“资格”和“场所”两个概念,并认为在日本社会中“场所”比“资格”具有更绝对的影响力,并把之作为分析日本社会结构的一个有力方法。书中讨论了由“场所”形成的集团、平等思想、同类集团之间的竞争、感情优先的世界的形成、契约精神的缺乏等。作为日本人论的著作,我觉得也很有启示。但正如作者中根千枝在结束语中所言,这本书并不在于说明“日本人的特点”,而始终是阐述称作“单一社会的理论”的著作。书既很好的说明了日本人的特点——我以为——所讨论的又对其它社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即是说,与其认为书是在讨论“日本人如何如何”,不如认为在给出一定的同一条件下,哪怕是任何其他国家的人很有可能也作出同样的反应。不过作为基本底线我似乎没有必要在此画蛇添足般再次强调。日文版1967年出版,早的让我有点意外。Anyway, i love it!
-
二道贩子08-08比美国人写《菊与刀》和中国人写《日本论》更好的理解传统日本社会的书,短小精炼。
-
孙雄飞10-17经典, 对日本社会的深思,可以媲美费孝通《乡土中国》对中国社会的分析。
-
风满蜃气楼09-05相当有名和经典的日本文化论了,所谓的“万世一系”大概也能用这个理论来解释?#メモ帳#以場所(地縁)划分内外关系,在同一场所(集团)内部严格遵守序列制度(即纵向关系;通常以情感/上司人格魅力而非契约/规则为联结),与“能力”取向相对立。“场所”意味着随时间积累起的人际关系;一旦场所变化,此前积累的人脉资源和地位因无法带走而几近消失。集团内部通常不按能力划分等级,“内部”具有排外的单一性,消磨“个性”;顶端领导实际只对直属下级领队有权威,越向下支配能力越弱;横向等级之间联系微弱甚至敌对。不过日本的教育机构似乎并不像作者认为那般能弱化阶级,如今有很多校内“等级”间矛盾和随之产生的霸凌便是反例。
-
傻的雷03-17強調“場所”的單一日本社會;由“縱向”組織形成的序列的發展及整體社會結構特點;感情先於邏輯的人際關係
-
AlexB02-25宋老师说比《菊与刀》更靠谱的日本研究著作,对于理解日本社会和看日剧都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