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的衰落

读书评论:
  • Hoxx
    10-29
    洪业的续集吧,加起来就整部满清史。但原本我对这个“中华帝国“的期待是多于满清的,满清是中华帝国终结的形态。为什么中华帝国会以满清作为最终的句号,是我最好奇的。
  • 地震轩
    02-02
    客观的历史,可能要包括自己的历史,对方的历史和第三方的历史。
  • Tennyson
    05-17
    读近代史,就是读当代中国,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各种条约,其实除了治外法权,其余经济领域和现在国家间的经济谈判,说白了因为中兴来和中国谈的美国团,有多大差别呢?历史课本总是强调一穷二白的社会经济基础,实际上也并非那么非黑即白。对近代史上关键人物的呈现,更加有血有肉,如慈禧、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等等,从每个人思想诞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来源入手,让他们的行为有了历史背景下的动机。作者没有给出什么分析与评价(当然也有,也看到好几次原因有三之类的表述),更多的是讲述,但书背后的两个问题,似乎没有给出什么论述。还有我一直很难理解士绅、乡绅这两个概念啊啊,放在现在来说是哪类人群呢?
  • 球球4400
    06-20
    8分。买回来才发现这本书是美国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材。作为教材当然免不了浅尝辄止和流水账式的叙述。但本书不同于一般编年体,从中国阶级构成出发,也还像模像样。作者没有什么观点,有的只是一个角度。外国人很多观点都和我们不一样,例如对慈禧和孙中山的看法就有别于传统的观念。
  • Folie
    02-18
    豆瓣人的口气真大评分真低。作为中文系硕士生,我认为本书与同类的中国学者写的清末民初入门读物比起来脉络更加清晰,见解更独到,文末参考文献还附上点评,非常用心有诚意!又,读此书来观照近十年我国当代历史,用今天看到的NYT一篇文章的一句话概括感想就是it is a land of 21-century science and 19-century politics.
  • 浴神
    08-28
    宣传有些言过其实,其实就是简明的美国视角的中国近代史。
  • 韬子@Tower
    01-11
    魏先生的文笔了得,写得并非一副学究气息,从清朝到民国,故事叙述的脉络清晰,娓娓道来,像个说书先生。上世纪70年代的著作,是有一定的时代和视觉局限性的,但是魏先生提出的“内外模式”对于当时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史研究传统视觉的挑战,无疑是新颖的。最近阅读了《土耳其的崛起》一书,发现奥斯曼土耳其和大清两个老帝国在面临内外交困、保守和革新派的相互斗争的过程中,所作所为居然是出奇的一致;欧洲列强对待两个老帝国的态度和作法也是出奇的一致。反思当下世界发展的诡异和各种纷争,这依旧是充满社会达尔文主义语境的丛林社会。以史为鉴。以上。6/96
  • Emuman
    04-20
    林则徐、李鸿章、慈禧、孙中山这些人,在我们熟悉的历史中往往只强调了一面。在这本外国人写的中国近代史里面,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
  • 郑人
    07-10
    洋鬼子有点想法,然而基本功不扎实,书里面很多常识性错误,如前面士绅一章,认为“生员参加会试竞争举人,举人方有资格参加殿试”,简直搞笑。后面的推荐书目有何炳棣的《明清社会史论》,不免要对他的阅读理解能力产生怀疑了。
  • 卡特里娜小姐
    05-07
    有时候,很恶趣味的喜欢看西方视角隔靴搔痒的研究关于我生活着的地方的古往今来,但本土学者有比别国汉学家的研究更出色吗?不见得。
  • 朱鸰
    11-23
    起初我也不明白为何起首三章写明清的社会阶层,他避免了我们传统教科书只重帝国中央权力变化的讲述方式。过于重经济贸易体系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又没深入勾勒政经关系,打破编年线索写史的范本我一向推崇。作为大学本科通识课教材而言这书值得推荐,安利给同事一波。
  • 阿巴厮
    02-22
    比较入门的近代史读物,学过高中历史,看过一些电视剧,就不用看了。
  • 杨重
    03-03
    大部分人给四星,我看完了倒是觉得魏先生的几本书里这本应该给五星。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背景的历史爱好者,这本书是魏先生写的少见的相对是通史形态的、灌注了他的方法、世界观的一本书。是那种我会推荐给我的孩子看的书。
  • 松雨轩
    11-17
    费正清奠基的美国汉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实用主义:理解共产中国就须理解明清以来的发展脉络,或曰前近代、早期现代化。故汉学三杰皆有作,Wakeman写了精彩的此书,Spence写追寻现代中国,Kuhn写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与Elliot聊,说在写帝制与现代的关联。我们对美国的研究呢?
  • 日暮倚修竹
    09-24
    同为教材,我们的教材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拼接历史编年表。如何定义人民,不读历史,竟不知。2017.10.14
  • weiker
    02-20
    作为教材,极佳,我天朝的过去一目了然。发现一个错误,邹容是四川人,不是湖南人。
  • 含竹飘荡
    05-23
    这本书的作者就不多说了,汉学三杰的光环容易让我们对这本书进行误判。公道说这本书当作一本专著是绝对不行的,流水账般的论述和浅尝辄止的观点实在是无过多价值。可是人家这写得是本教科书,是给美国大学里开设的中国近代史课程准备的。说起教科书那我要说的话可就多了,国外教科书通常都有一个副标题,这个副标题表明了这个教材的视角、方法和用途。反观国内,教材很少展示编者自身的视角、方法和教材的用途,通常都是资料大汇编。两种教材的传统截然不同,西方喜欢在某个视角下架构教科书,我们喜欢编制全书式的教科书。从本书来看,应该就是按照社会主体为分析框架架构的中国近现代史,这样也就理解了本书的内容。
  • 优游卒岁
    08-13
    为美国大学所写的中国近代史教材,至今仍在美国大学使用。从明末至民国之初一段历史叙述,逻辑很是清晰,重点把握不错。书前后几章,尤见功力,颇值得国内历史学界学习。随意看了下豆瓣此书短评,感觉国人眼界都挺高,口气也蛮大,只可惜成果寥寥。认真阅读,细心体悟,虚心求教,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