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马勒?

读书评论:
  • 可以改马甲了吗
    11-21
    感觉到了作者对马勒的狂热,不过对于一个还没开始爱马勒的人来说,本书的一些描述太过个人化了。突出马勒的犹太人身份和生活经历。不过最后一章对马勒乐曲的各版本解读对于门外汉的我来说比较有用。另外,想去听第四乐章的结构在音乐厅里的呈现和第六乐章到底有多欢乐了。
  • 麦秆之海
    12-12
    马勒疯狂,爱马勒的人也疯狂。
  • 彩铅马克想回家
    12-20
    看了《余下只有噪音》来看的为什么是马勒。突然就后悔了。喜欢一个人确实应该保持足够的距离。太近太八卦太容易神化过毁灭一个人。总之。还是回到对音乐执着,对音符狂热的单纯的马勒吧。
  • 安东妮
    02-03
    太专栏作家味er了减一星,以及主观没问题但信息量不是很均匀
  • 脑白痴
    02-08
    散文化的语言。列举出马勒生平的许多事迹,陈述了很多史料,但是没有进一步提出观点。我自己读着也不够耐心。
  • Capariel
    11-02
    10月12日晚上坐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外,为了第二天即将上演的马勒六,我终于把这本看了半年的书看完了
  • 既望
    07-04
    让我大概了解了马勒的一生,然而我还是没明白为什么是马勒。
  • Praetoria
    04-05
    论如何炮制一个油头粉面的马勒
  • 豆友186035265
    10-07
    保持距离是尊重,过分讨论Mahler私事感觉不好.
  • Ecstasy
    11-09
    纯当人物传记和马勒音乐名唱片的指导,内容有点双标,作为粉丝的滤镜真的太重了,不过我作为马勒粉估计也会这么写。听了那么多马勒,再了解了他的身世,也只能说,这样的交响曲,必须是马勒。马勒的音乐的矛盾性可以通过身世了解一下,也更方便理解。
  • 小鲨骨头
    02-09
    像是迷弟写给偶像的长篇情书啊。二十世纪至今,古典乐是演奏家的世纪。马勒与尼基什可以说最早打造了指挥家在古典乐演奏领域的神圣地位,其影响力可能与李斯特发明的钢琴独奏音乐会不相伯仲。而马勒不仅仅通过其自身精湛的指挥技艺,更是他那十部旷古绝今的交响曲,为指挥乐团的技艺树立了标杆。曾经,马勒的交响曲只是名团天团的专属(一般交响曲团吃不消),而今任何一个交响乐团若无演奏马勒的交响曲的本领,那是不可想象、不够格的。得益于生活在大城市上海,得益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近年曾数次亲临马勒的世界。那种体验是难以言传的,与独坐家中的聆听压根没有可比性的(虽然独自听也有独自听的妙趣所在)。马勒说他的音乐理念是要让其交响曲包罗一整个世界。我想能承担得起这种评价的交响乐,只有他与肖斯塔科维奇了吧( ̄+ー ̄)
  • ragamuffin
    09-26
    虽然也有点真知灼见,但是八卦太多了。
  • Kiku_Jonarch
    11-23
    编年传记部分可以略读,主观吹捧部分建议量子速读,总之不要太认真地读。
  • 优游卒岁
    12-30
    莱布雷希特确实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所写的古典音乐类书籍,均有很强的可读性。马勒确实也属他最喜爱的作曲家,这应该是他第二本关于马勒的书了。相当于是马勒的传记,但却围绕着一条主线来写:马勒为何能在现代社会引起如此之多的共鸣?莱布雷希特还在此书的后面,几乎对马勒每部作品的几乎主要版本都做了比较,当然具有很强烈的莱氏主观色彩,不过倒是个听马勒的不错参考。
  • zimik
    05-12
    内容琐碎、谄媚(对读者)又充满陈词滥调,莫名其妙的个人经历插入和随意的主观总结(作者意淫的太多了)。看得出编校也很不认真,没对比原文所以不谈翻译,就说德语注释,错漏多到惨不忍睹,“wir genießen”写成“wirgenießen”, “Märchen”写成“Marchen”,“Bücher”写成 “Bucher”...真想了解马勒不如去看纪录片。
  • 无异议
    01-03
    莱布雷希特第二本有关马勒的书。作为重度马勒患者,诺曼毫不掩饰他对马勒个人生活与乐队工作、音乐写作的同等重视。马勒的交响曲在赞颂与反讽、高雅与劣俗、拯救与绝望、澄明与混沌之间游走,又如同贝多芬的作品,瞬间直击心灵,作者试图通过还原马勒的创作环境、他的婚姻生活、他的家庭悲剧来揭示马勒复杂音乐思维的产生原因,最终回答这一问题:「Why Mahler?」其实我们倒不如反问一句:Why not Mahler?背负三重苦难,无法抵挡尘世的诱惑却又超克了他的时代;身兼指挥大师、作曲巨匠,为美国、欧洲音乐界定立了新的指挥规范,又贡献了不朽的音乐文献,如今他的时代已经来临,所以,Why not Mahler?毕竟一百年来,同时震动了严肃音乐界与听众心灵的音乐家,只此一人而已。
  • bpovpo
    11-09
    作为了解马勒生平的读本可以一看,但在八卦世界里浸淫已久的莱大嘴显然和严谨无缘,在对待马勒和阿尔玛的爱情上有着过于明显的双标态度。此外,书中前后矛盾处不少,比如在提及马六行板和谐谑曲顺序问题时,先是说马勒对自己作品的诠释持开放态度,指挥可自行抉择,后面在版本一章又出尔反尔,坚持应当先行板再谐谑曲。关于这一问题,听者有个人偏好原本无可厚非,有理有据就行,但莱大嘴又给不出任何音乐上的分析,而仅仅是把责任一味推给阿尔玛,指责其就顺序问题信口雌黄,这又引出了此书另外一个大问题,即缺少关于马勒音乐本身的深入展开。为数不多的论及音乐部分多是老生常谈和心灵鸡汤,而所谓标新立异之处,比如莱大嘴谈及马三“意图唤起生态环保意识”,则更像是媒体人标题党博眼球的下三滥招数。
  • 都柏林的斯蒂芬
    12-23
    这真是一本要了解马勒的人生和作品不应绕过的佳作,尽管其中不乏电视广告一般的赞美之词,让我这个狂热的马勒粉丝都感到脸红…可惜,编译方面的一些瑕疵有饭碗里发现苍蝇的感觉:“1907年,马勒对西贝柳斯说:‘每首交响作品就像一个世界,必须包含一切。’这句话传递出马勒对音乐功能的理解与要求,对他而言,音乐理应是全宇宙的反馈,同时承担着修复世界的责任。西贝柳斯当时搬出所谓‘文本纯化理论’给予反击,实属心胸狭隘。后来,这位爱尔兰音乐巨匠默默无闻地度过人生最后三分之一的时光,而马勒则是拼了命地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个夏天,恐怕如此截然相反的人生轨迹并不是偶然。” 西贝柳斯,怎么就爱尔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