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深处

读书评论:
  • keeii
    04-28
    越看越看不下去,看了一半,字里行间充满男性视角的解读和凝望,不管什么都要扯到女人身上去。索性跳到《断舍离》那章去看,连断舍离都要扯到女人身上去,看得我反胃。
  • 十二点点半
    01-16
    忘了为什么马这本书了,东东枪的推荐?个人的感觉是,但不是不好,是没有想象中好;作者也不是没有意思,而是没有想象中有意思,俏皮话总有一种皮相美而不是骨相美的感觉;观点呢,也不是没有观点,而是或许没有完全戳中好,或许没有更系统的表达出来;我确实比其中一些零碎的小点戳中,但还好像里一个更系统的感觉就还是欠点。
  • 莽莽
    04-21
    对话题很感兴趣,也很希望借此稍微增加一点对技术哲学的理解,但每读几页就会被直男作者自以为幽默而毫不幽默的发言尴尬到。在一本写物的书里作者根本无法按耐住对女性进行评价的冲动,这样的评价常常暴露作者的庸俗和肤浅。想看女作家的技术哲学入门书
  • 脆脆鲨
    03-01
    看的一席演讲,一种怀旧思乡的鸡汤味和最寡淡无味的哲学引用,我赌五毛gpt在技术与日常生活这个话题上可以写得更好
  • 树下躲雨
    03-05
    是听了一期播客了解到的这本书,充满期待开始读,却马上就get到了作者在播客中提到的一些得到“男凝”评论的内容,事实证明的确是会让人看了不是很舒服。除此之外对一些关于物品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塑其实也不能完全认可。
  • Monie
    03-18
    这很难评 关于日常的衣食住行 感觉几年前几年前就在各杂志看的差不多了,除了出现的几个哲学家的名字,没看出来跟哲学有什么关系,更别说深处了。作者为了总结自己的论点强行表达的论据倒是出卖了自己的思想格局。
  • 刘飞
    01-17
    刻薄又有智慧的小品文,有意思
  • NOMO
    04-14
    同专业来看,没有新知,不够深刻。
  • NA
    02-18
    对现代社会太多批判了,但我不认为作者愿意回到过去
  • LiiyaLii
    04-29
    粗略统计出现了几十次(中年)这个词,符合我对男性作者的刻板印象,尤其还是有点儿学术成果的。另外,即便本书的内容要接近日常,我认为距离深处还差十万八千里。这种随心所欲的观察甚至不如小红书相关帖子的讨论深度。不知是作者的问题还是编辑的问题。
  • 胡桑
    12-11
    对当代技术化了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从食物到手机,从衣服到微信。挖掘出了许多人和(技术)物的当代关系。如果能一直秉持读来亲切的序言中“回到事物本身”“刻画事物”的初衷,这本书可能可以更加深入日常的深处。目前许多思考只是一些当代技术哲学家思想的通俗演义,在1990年代上下画了一条分界线,在分界线上有些厚此(前)薄彼(后),这就形成了对当代生活的一边倒的批判,透露出不少中年怀旧心态。其实,如果真的面向技术美德,那么,当代技术物的美德和前当代技术物的美德应该有着共同的起源,这些起源是可以让我们与当代技术物和解的,不然,就只能让我们的年轻人去承受自己的生活和时代及其技术物,而无法在面对的过程中建立生命体验,也就是作者所谓的对生活进行想象。
  • Xoparad
    02-02
    作者本质上相当崇古,对现代性有深深的敌意,认为现代性造就了一切不幸福。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吃着猪油肥肉,住在手工匠人盖的房子里,孩子出门就能去村口的小学上学,自己则每天走在田埂上,病了找赤脚医生看看,家里堆着一堆无用杂物,只有这样的日子才有烟火气,只有这样的日子才是格物致知,天人合一。
  • 我有一个想法
    03-14
    看完本来想写一篇读后感来骂骂这本书的作者,因为他用水军刷出来的评分和榜单排名骗了我,但想想还要去分析书的内容、他的表达方式、他的性格特征,我放弃了,因为他不值得。文字没有美感、内容没有深度、性格还特别清高,关键是估计小红书和短视频刷多了,想要刻意表现一种网感和幽默感,但本身又没有这方面的基因,文字就落在刻薄和幽默的夹缝里,看得人尴尬癌都犯了。那些内容快快从我脑袋里消失,多待一秒都是对我海马体的亵渎。
  • bird
    01-10
    开卷兴致勃然,读下去却生出倦味。未能写出深邃迷人的哲学性,也没满足恋旧物人的缱绻心扉,最后只感受到作者夫子自道、不厌解读的自鸣之态。
  • 荔枝冰棒
    01-17
    一股浓浓的中年男子说教的味道,还自以为很幽默
  • Camilia
    03-26
    从一席演讲过来的,相较于演讲,书的内容有些细碎。不认同作者讲的“男同性恋是男性对女性失去了兴趣”这个观点,哪怕作者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讲述,我也依旧为这个群体感到被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