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的孩子

读书评论:
  • 均提
    04-26
    “教育学”一如既往地令人失望。
  • amyaima
    08-14
    恰恰是县中的孩子缺席了
  • Smile&Kevin
    09-24
    看到之前铺天盖地的宣传,以为是本巨著,结果发现作者除了罗列采访内容,就是摘录名人名言,当然也不忘套用社会学时髦的词汇,什么场域啦,什么阶级再生产啦;然后我定睛一看,原来作者是教育学博士,大概不太懂社会学,可是原谅我看到最后也不知道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反思了什么,甚至都想不起来作者究竟研究了什么,大概是寂寞吧。最后,标题不是县中的孩子嘛,怎么会有很多关于村镇小学的描述,为了增加书籍的厚度更好评职称,作者也是煞费苦心。
  • 友人A
    11-01
    本来看在题材和贵校老师的份上,不太想打低分。但是这本书的营销力度太大,前些日子还登上了什么“必买”书单,实在是让人难以容忍。大家必须擦亮眼睛,不要被这本书骗了钱。作者组织材料的能力非常差,经常把大段的采访稿和政策文件摆上来,然后附上一两句评论。作者还经常冷不丁抛出来一些教育社会学的术语,不加说明地嫁接在自己的经验观察之上。这本书还是标题党,只有不到半章的内容在描述孩子的状态(说这是人类学著作的推荐者真的读过吗?)。最令人火大的是,这本书写作混乱也就罢了,作者竟引以为荣,说自己“没有做一个系统的设计,也没有在方法上做总览式的编排,实际过程更像是随意和任性的做法”(415页)。真是任性!任性到把两篇不相干的论文加了一个过渡段拼在一起就另成了“尾声”!哪有这么做学问的?想出书想疯了吧。太差了。
  • 匪兵甲
    04-24
    看不到孩子,看不到同情,看不到理解。看到的是生硬的引用与拼凑以及自以为是的关怀。
  • 浦东约德尔人
    03-19
    价值不是太高。一是研究选题层面,作者自己就有提到,教育的问题从来就不来自于教育本身,当代教育的面貌其实基本取决于社会的发展阶段,东亚三国的教育制度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基本都是决定于二战后的极速工业化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填补岗位缺口用的,具有非常强烈的阶层流动功能,通过教育、考试从农业人口转为产业工人是对个人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这个本质规律不会因为教育的普适性就丧失掉,所以作者认为市场规律不该出现在教育领域我感觉是不对的。二是作者提出的忧虑也存在这个问题,县中学生曾经确实是主体,但在城市化进程下,你去反思去想办法保留难以为继的县城中学,把学生留在县城里,这本身就是个逆规律行为。没道理的。三是调研报告和结果,直接强行套国外现有的理论框架,既没可读性,又没建设性,提到建议就顾左右而言他。
  • 棠棣之华
    08-12
    意料之外的失望,比起《县中的孩子》这样标明了吸引从县中走出来或对县域教育感兴趣的读者的标题,可能《县中的政治》更符合林小英老师这本书真正呈现的内容,在其不遗余力地以面对行政后学术体制内的可能读者尝试描摹“教育、管理、行政、政治”的诸多难处时,偏偏把最重要的“县中的孩子”漏掉了,这很难不让因为其在一席上的精彩演讲被吸引而来的读者感到失望。尝试在后记里寻找原因,恐怕一是这个话题能引发人深思,因此只是简单地进行描述性研究就能够激起广大读者兴趣,可惜作者并未在此之后多下功夫,而是近乎不加反思与批判地运用政策与体制话语,止步于浅显地展现问题而近乎不加分析与建议(作者本人的说法并不能说服我);二在于研究过程中,作者本人主要的调研对象是校长与行政官员,这多少能解释这本书从头至尾洋溢的官样气息。
  • 一橙YC
    08-11
    作者的演讲和访谈曾给我很多鼓舞,结果没想到写得这么差!!!
  • Accélération
    07-30
    题目的“孩子”其实只占据了5分之一的篇幅,这本书实际上试图面面俱到的展现县域教育的各方面,但是尽管作者在后记里有所反思,行文时还是过于依仗受访者讲述的内容,变得太有“同情心”,好想这个体制里面所有人都是无奈的,最后的解决方案甚至又回到了大而化之的评价体系和政策宣传。不过就像棺师所说那样,尽管对于像我这样曾经在这个体系里挣扎的人,很难做到以温情的态度去理解一些老师,校长,教育局的人,还是希望这种研究越来越多,至少有助于让我们明白我们个体的经验是多么局促。
  • 一块红布
    11-25
    优点是田野做的很好,展现了县域教育工作者眼中的教育领域现状。个人认为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揭示绩效管理体系反而制造出更严重的形式主义,而且教育的价值根本不可以单用绩效衡量。缺点是虽然书名提到“县中的孩子”,但内文没有出现任何县域学生的视角。书的理论层面较为薄弱,套用布尔迪厄及一些教育学理论时略显生硬。县域教育的问题,绩效至上而价值缺失,这又何止县域而已?县域“主体缺位”沦为城市教育改革指挥棒下的附庸,正如作者所说,这也是城乡关系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远远超过了这本书的范围。
  • 猫咪建筑师
    11-06
    过于行政、官僚,写代课、定向老师的段落尤其能解释其他评论里说的“看不见人”的问题。这些老师不就是县中孩子里比较好的未来了么,没有被分流,能读上师范找到工作,然后呢不还是让人家为宏大叙事牺牲奉献吗。那再问县中孩子将来想干嘛就太假了吧
  • Toby Wilson
    12-25
    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作为社会精英的“我们”如何关怀与同情“他们”的故事。通篇充满不自知的精英傲慢和露骨的他者凝视,这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北大教授花几个月时间“下凡”调研的结果——一堆缺乏真实情感介入的“实证”材料,旁边附上学院中产自以为是的偏颇阐释,把农村学生不好好学习的原因解释成“吃得太饱”真给我看笑了。真想读到平民视角的平民教育研究,还得是黄灯《我的二本学生》比较靠谱。
  • Glücklich
    02-08
    宣发多得离谱,书名叫县中的孩子,但是关于孩子的内容寥寥无几,都是源于老师和作者本人的主观臆断,总结也有失偏颇,非常失望!
  • 三少爷耍飞刀
    01-20
    不喜欢用这种“悲天悯人”、“俯视”的视角来看待所谓的“县中的孩子”。我来自中部地区的农村,是县中的孩子,还是二线城市某普通中学教师。我的“城市中学”学生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读个大学,然后被“朝九晚九”、“996”、房贷、车贷、领导PUA奴役。不比我在农村的没有读书在工厂打工的发小们,日子幸福多少,面临的问题少多少。甚至还比不上耕田父辈们,农忙时的充实,和农闲时的闲适,他们对日子的“掌控感”和“期盼感”,比我们强多了。这本书充满了一厢情愿的预设,夹杂着无处生根的建议。真的,这样的视角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