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烦恼

读书评论:
  • 跳房子
    12-20
    一直以来,想象着艾丽斯·沃克生活的环境,它一定温暖、有力,尤其来自她的母亲——勤劳、智慧、积极,她缝百纳被、种植物、讲故事。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切可以生生不息,富有层次。但这本集子的意义在于,它让你看到她笔下的集体智慧,女性的温暖和母亲的力量,来自于苦难、扭曲、压抑和沉默,否则“暖”是表层的,“力”是一戳即破的:脚踩到的骷髅、雨夜的浓马茶……
  • 波底蝶
    02-17
    没有模式化的女人,黑人女性的爱与烦恼也是多样的。宗教那几篇看不懂。
  • 哼唧唧
    02-17
    正好同期在看杜鲁门卡波蒂的小说,高下立判,沃克太有灵气了。
  • 清凉
    02-08
    美国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集,讲述黑人女性在追求女性运动的路上经历的磨难,之前看过她写的《紫颜色》,女性的各种生活,像是一首不朽的长诗,不断传递着力量,那种壮阔、生猛有别于以往我们看到的女性形象。歌颂母职的伟大时往往会忽略她们背后付出怎样的艰辛,父权制不可一世的傲慢,就像是一种古老的诅咒,覆盖在女性的额头上,若想摘除需要经过一番舟车劳顿,这种苦难经历被沃克记载着,也让黑人女性的历史留下永远不可磨灭的烙印。
  • 姝尹Y(^_^)Y
    02-04
    看完《紫颜色》之後徹底迷上了愛麗絲沃克的文風,那種屬於女性才有的敏銳、恐懼、生猛、犀利與不平,都在字裏行間溢出來了,不僅拯救了作者,也鼓舞了讀者:文字(語言),是我們找到自己、反抗父權的重要方式,一定要堅持下去!
  • 关小白
    02-05
    内容远大于文笔,夸不出文采,只有被部分篇章内容触动到
  • 慕禾
    12-25
    之前没怎么读过现当代黑人女性的故事,这本书打开了我的阅读边界,同时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她们的生活里充满了爱、勇气和永远也结束不了的“战斗”,烦恼太多,改变太少,真难受啊。
  • 阿梦
    11-28
    艾丽斯·沃克的故事是迷人的,而且给予人很多启示。文学的力量来自真实的生活,那些在日常里折腾我们、消磨我们的苦难的生活、扭曲的人性,可以通过文学转换成为慰藉,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力量,这是为数不多的不看种族、性别、年龄、学历、阶级,众人皆可放手一试的机会。黑人女性是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鄙视链的最下层,平日需要面对比白人与黑人男性多得多的潜在危险。在艾丽斯·沃克笔下,这些呈现为时代的问题,以及问题的遗留与继承。白人对黑人的傲慢、隔离、剥削、压迫,黑人男性以家庭之名对黑人女性动用的暴力与控制,是显性易于辨认的;但黑人男性将对白人的仇恨转嫁、发泄在黑人女性身上就不那么易被看见了。艾丽斯·沃克的故事血淋淋的,一个个女性所经受的伤害聚拢在女性共同的千疮百孔的形象之上。
  • 尤里卡
    11-27
    艾丽斯·沃克用这部小说集,以文学性的手段生动有力地示范了“当我们在谈黑人女性时,我们到底在谈什么”。
  • 郝院长
    01-22
    对于这种背景的作者,我总觉得自己不配评价。非常浓厚的苦难与愤怒,让眼前的种种都显得轻飘。序写得很好,翻译得也不错。
  • 自然
    01-21
    艾丽斯·沃克对文字和故事的掌控能力太强,作为美国非裔女作家,她用冷静理性的文字讲述了13个温情中带伤的短篇小说。本书中的黑人女性,真实中透出苦难与悲哀,作者文字中坚强与无奈的背后,是对社会公正与种族和性别关系的控诉。文笔流畅自然优美,与故事形成强烈的反差。
  • 陳一吨
    01-17
    始终读不进,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隔阂。但能真切感受到艾丽斯·沃克持续努力为黑人女性乃至整个黑人群体发声的倔强,她的语言带着革命的火种,散发着一股扑面的灼烧感。
  • Qfmfq
    01-21
    在再婚的礼堂前踟躇迷乱的女性(《罗斯莉莉》)、因爱上白人而被父亲惩罚致残的女儿(《深爱“女娃”的男人》)、黑人运动参与者的伴侣(《她亲爱的罗杰姆》)、家庭以及社会观念迥异的两姐妹(日常用品)、找不到医生为儿子看病的母亲(《浓马茶》)……即便每个短篇的故事线看似简单,但在艾丽斯·沃克的叙述中总像是隔着一层黏稠的迷雾令人望不到底,这种深沉的感受来自女性及黑人的双重身份与家庭、爱情、社会、政治因素的相交抗衡。沃克的故事结尾常常停留在不予置否之处,一面是诸多因素交织的复杂感,一面亦是这种复杂本身所代表的生机与表达。
  • 几枝
    01-19
    继《紫颜色》后读了艾丽斯·沃克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相较于前者,会比较青涩,但已经有自己的风格,且文字依旧很有力。
  • 乙左左
    01-16
    第一本艾丽斯·沃克,聚焦在不对等力量面前的弱势群体,尤以女性为主,文字看似纤柔,实则富有力量,比较喜欢第二篇《“真的,恶有恶报吗?”》在充分表达主题的前提下,还有结构上的变化,首尾通过错开页数的段落,让小说有两种观感,读者按照顺序阅读完,立即能意识到另一面的存在,这种结构还给小说的主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 后浪文学
    04-12
    “她们是 /我母亲那一代的女人 /声音沙哑 /腿脚粗壮 /她们破门而入 /她们冲锋陷阵……” 艾丽斯·沃克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一改当时盛行的黑人女性盲目顺从的刻板形象,“我不是一个可以被日本浴缸和疯狂购物轻易收买和哄好的、没脑子的子宫。我解脱的时刻就在眼前!”
  • 门儿包
    04-08
    以前看欧美小说,读的时候很自然会把主人公想象为某个白人女性,因为作者都是白人。这次读书,会很自然想象主人公是黑人女性,很多日常感受马上就不一样了。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