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作家

读书评论:
  • Rinna芮娜
    03-03
    内容丰富,对写作有帮助。
  • frozenmoon
    06-20
    真是没意思。罗斯一直看,一直看不出好。
  • 天心兀
    01-05
    身份冲突和家庭冲突一样周而复始没有尽头
  • Orange
    09-01
    Philip Roth真的很有意思
  • 河洛以旧换新版
    02-21
    #38 14这书设计太烂了。上译一如既往的追求经济利益中,这本书显得尤其吃相难看,设计毫无特色+诡异的间距,让我在翻了几页之后想弃掉。内容嘛,pr很显然是有一个十九世纪的灵魂,所著文字有一种浓浓的法国咖啡馆或者英式下午茶味,横向比较稍逊毛姆一筹,前面很像一个平庸的法国或者英国故事,后边有一段很像《房思琪》,整体来看,加上我是董先生吹的缘故,给7.5比较合适。
  • LilacWine
    04-22
    震撼,很震撼。我略微明白他为何能够和莱维成为兄弟了。半年多不读我都快忘记他是这样一个人,突然读就跟重新唤起记忆一样。我开始以为主角是大师,实际上他的面容略模糊,“我”和艾米才是最清晰的,正好是完全不同的新“背负者”。看似莫名其妙的拜访和寻找“精神上的父亲”,以及对“安妮弗兰克”的复活的臆想,都是对前文“肉体父亲”对其书指责的回应,父辈传承的精神,血脉连接的灵魂,还有这个民族共同背负的苦难,使他们一边挣扎又一边很讽刺的如同灵魂出窍一样能够独立出来替“他者”观察和审视他们自身,那种割裂感太深根本无法愈合,在经历者和背负者之间也存在,我无法说得更具体,但是读这本书,除了对写作的探讨(这个部分也很好),还能感受到罗斯身上最具有传承性和人性的东西,奥斯维辛是否在这个民族身上离开过?答案也许是从未。
  • 诺坎普和阿尔匹
    03-13
    年少成名的祖克曼来到自己崇拜的作家屋子里做客,在他家待了一个晚上和一个早上,小说中间部分讲了作家因为写作问题与家人、世界的冲突,还有就是他崇拜作家女学生的经历与幻想,这两个部分其实就是在谈犹太人的身份问题,经历了大灾难的犹太人该如何谈论自己?怎么面对自己的缺陷以及受难者的形象,是坦诚、隐蔽还是回避?也提出了作家与自己的作品的问题,对犹太人性格劣根性提出质问的作品是真诚之作,而意外的歌颂了犹太人受难的作品却阴差阳错,让人不敢相信,作者不敢现身。 但作品最喜欢的部分还是屋中的那种紧张感,面对自己崇敬的作家,主人公对自己的掩饰,那种偷窥欲,那种隐隐探索作家生活秘密的企图,这种隐暗的心理写的很真实,也带有十足的幽默感。但感觉最后有点失控,几乎所有的人都情绪爆发,戏剧性太强了一点
  • Jesuis_K
    02-16
    安妮弗兰克这个形象太绝妙了,她一方面是作家情欲的对象和逃逸出家庭责任之外的自由的象征,另一方面又是不得不承受犹太民族的苦难和道德责任的作家身份以及身份焦虑的象征。她的形象像一个鬼魂萦绕在罗斯的创作意识中。从而犹太身份变成了一种诅咒,让罗斯陷入像代达罗斯一样的困境,因为才华而困囿于自己修筑的迷宫中,又因为太过灼热的“真理”光芒而不得不承受最痛彻的失去。
  • 霍不乱
    11-04
    因为自己的小说和犹太人父亲的一段对白是本部小说最好的段落。
  • No kitsch
    12-25
    大家都在吐槽排版 没人吐槽翻译?
  • Sebastian
    02-10
    “父权”是罗斯小说中最常讨论的主题,在本作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现实中的父亲和文学上的父亲。主人公最新的短篇小说惹恼了父亲,连带出两代犹太人在身份认同上的矛盾——如何肩负历史的重担,以及文学创作能否抛开道德负担保持绝对的纯粹。另一方面,洛诺夫作为祖克曼的前辈,是生活在美国的犹太流亡作家中的一个特殊范本,他的创作思想源自欧洲古老的土地,又在美国生根,是“巴别尔”的死里逃生版。洛诺夫的文学创作和个人生活合二为一,象征着某种崇高的理想,但这种崇高又被卑贱的需要和欲望侵扰。在小说的第三部分,祖克曼重塑了安妮·弗兰克的故事,把大师的不伦之恋、犹太人的苦难和与父亲的矛盾融合在一起,即是为自己辩解,又是可视为反击。作家展现了囚困几代犹太人进退两难的枷锁——渴望融入却被视为异己,拥抱传统又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
  • archimboldi
    03-22
    他不会忘记他在第一次读到那个人笔下失意的,隐藏的灵魂的时候,那些遥远的血缘联系唤起的本家意志。
  • shininglove
    04-27
    “写作给人的是受挫感,是一种每天都要经受的挫折,更别提羞辱感。”——菲利普·罗斯
  • 风小小
    02-12
    新版的排版行距太大了,很不适应。
  • 何适之
    02-28
    首先说排版简直在恶心读者,希望之后出的几批罗斯作品排版能恢复一个大社该有的正常审美,而不要拿工艺标准或其他理由来搪塞读者。这么重要的小说家值得被认真对待。这部小说的四个章节全都关乎写作,关乎现实以何种角度和姿态进入虚构,虚构又如何影响着角色在现实中的心理发展。杜撰安妮·弗兰克一章有板有眼,以假乱真,足见一名成熟小说家的强悍实力。罗斯通过主人公的诘问有时会让我读出一些俄罗斯小说中那种绵密粘稠的思想和思维活动来,强大的思辨与有力的控诉的结合让这部角色不多、内容上也并不复杂的中篇在内涵上极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