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读书评论:
-
Azadshamba03-18历史从来不应是教科书式的判定,是真实的记录。
-
后浪08-02这是一部研究“五四”而不仅仅停留在“五四”的著作。除运动本身,作者还挖掘了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
韧勉08-01本书作为西方汉学界研究五四运动历史不可逾越的经典,指出了五四运动文化层面的诸多思考,不仅是共产党从中崛起,国民党、自由派乃至西方列强因为这次政治文化的变革所引发的政治态度与政治诉求的转变,伦理文化与思想文化的变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转向,这是五四运动最为重要的历史意义。新版的装帧与排版更为清爽美观,封面封底与新青年编织袋文化意识满满!
-
欢乐分裂10-064.5;秉持客观立场,详述这场运动之来龙去脉、发展流变和对社会的深远影响;绝不止于当日事件,而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社会现象——新思潮的泛起和燎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推广,学潮和劳工运动的高涨,新式知识分子针对政治/社会改革提出的设想和举措。这是一场思想革命,对传统文化的质疑,对威权和偶像的破坏,自我意识的觉醒,追求自由与平等,挣脱出儒家框架,将西方文明植入古老中国,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社会运动史的分水岭。 回望更觉五四之精神弥足珍贵——各种流派/主义/学说纷呈,融合又分裂,沉熄复茁壮,所有心怀民族复兴和爱国壮志的人投入历史洪流,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陈独秀、杜威、罗素篇幅不少。 然文化运动最终与政治革命合流,党派歧异导致基于各自立场的视角、评价和话术,跳出内地官方判定,细读下编更有收获。
-
无知的小懒人05-04流畅,全面不乏一些深刻见解,史料也比较全,这本书可以作为史学者了解五四运动的首选作品,也可以为研究五四运动学者选题提供参考,同样可以为中学老师五四运动的教学提供重要的资料!
-
最后一代厂妹03-19忠实记述这场运动对任何专制主义来说,都将成为一个威胁。(会找时间真正“读过”)
-
ralphalo06-03当学会成员们最后一次激烈辩论之后,邓中夏在离开他的屋子时,情绪激动地握住他的手,激情满怀地说:“好吧!舜生,那我们就在战场上再见。”
-
豆豆老人05-19一百年来,中国的自由派还只是在豆瓣热评里复读,连我这种铁石心肠都觉得惨了。
-
so long08-22花了差不多一个半月来读这本书,起因是看了几集《觉醒年代》,拍的很好但台词只感觉像背书一样僵硬。又觉这段历史应该非常重要,所以希望换一种方式来了解它。 我们的中学历史课本上,基本上所有对于中国近代史的论述都可以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找到,对于政治课本中矛盾的阐述都可以从《矛盾论》中找到,对于中国现代史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找到。 作为一个即将步入大学的青年人,我对未来抱有希冀。工人罢工,因为同情学生;学生跳河自杀,因为对国无望。而我们如今的大学生似乎已经步入犬儒主义,只想着谈恋爱,打游戏,我最近加入了很多社团,去尝试了一些不同的活动,但是仍觉得不是心之所向。我希望自己在大学中能学到真本事,求真,求知,有利于现实的人们。那就是我未来的希望。
-
海边的阿弗莱克04-119/10,这本书跟电视剧《觉醒年代》是绝配。
-
popbob05-04“五四运动是活的历史。因为它的精神还活着,它所提出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还有更年轻的人志愿为它而努力。自由、民主、人道、科学,都是永远未竟的事业。”纪念心中最浪漫的五四青年节。
-
Aki03-29忠实记述这场运动对任何专制主义来说,都将成为一个威胁。
-
大甜甜~~09-29毋庸置疑的经典。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关于五四运动,还是没有一本书能够和周策纵比肩?今天我们本来应该具备好得多得多的档案材料使用条件才对。又或者是我们处理五四运动的理论框架,反而不像周策纵那个时候那么纯粹了。
-
danyboy07-05去年读的2016年版,今年新版又出来了,星级不变。
-
木下天一郎04-10尽管过去了半个世纪,这本经典之作仍没有过时。1. 采用详实的文献、当事人的事后回忆对“五四”这一事件本身的前因后果作详尽的梳理,始终注意对整体的把握,没有滑入琐碎的细节考究,认真回答“五四怎么发生”这一事实问题,进而回答“五四是什么”;2. 指出五四思想与社会政治相结合的性质,在注重对各种思潮讨论分析的同时,也强调社会力量的分合,学生团体的兴起,学人间的分歧,文化改革与政治的互动;3. 批判自由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对五四解释权的争夺(这种批判今天也依然有效)。五四之所以在今天一说再说,不过是因为它的目标远远没有完成,而后世的学人又唯恐它的精神死了。是故不断招魂,隔空呼唤,五四学人地下有灵,真不知是该感谢还是愤恨。
-
事事不关心02-28自诩理性客观、排除了党派和意识形态影响。但遣词造语间依然能看出其自由派知识分子的立场。之前看过陈丹青的一段视频采访,他说:“五四运动太快了,没准备好。”潜台词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走西方宪政道路的窗口关得太快了,自由派知识分子还没准备好就被共产主义“带偏了”。其实本书作者的立场一样,不过比陈丹青之流严肃一些罢了。为什么五四事件之后左倾知识分子力量大增了呢?根据作者分析主要受内外两重因素的影响。外因是苏俄比西方国家更有诚意,虽然在作者看来苏俄的诚意略显虚伪和夸张。内因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虽然口口声声号召“多解决问题;少谈些主义”但却丝毫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而左倾知识分子却在组织建设、团结劳工方面投入了很多。作者自称不受意识形态左右,但字里行间难掩失落。百年了,自由派也就只剩追忆加牢骚了,也怪可怜的。
-
陆钓雪de飘飘08-17除了“五四”时期改革的主要成就,周策纵也指出了它的一般性缺陷。在批判中国旧传统时,很少有改革者对它进行过公正的或同情的思考。他们认为,几千年来社会的停滞给进步和改革留下了许多障碍。为了清除这些障碍,就不可避免地过分攻击整个传统并且低估传统的价值。如此一来,儒家学说和民族遗产中的许多优秀成分就被忽视或者避而不谈。另一方面,当时的新式知识分子过于轻信来自外国的新思想。批判性研究只停留在口头,而实践中却做得很不够。结果,他们往往含混不清地大力提倡或者全盘否定外来思想,虽然有时也强调思维要清晰。这一时期中国改革者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或许在于他们的过分自信,认为只要是他们认为正确的或好的东西就可以在中国立即实现。要用几年的时间在中国实现西方经过几个世纪尚未完全成功的事情,这当然是十足的幻想。
-
snow08-17五四本身作为历史事件从当时的直接影响来说,并不见得有多么重要,它之所以越来越“厚重”起来,源于后来对它越来越复杂的解释,在层层累累的解释之下,五四早已变成了一种争夺政治话语权的象征和隐喻,也正因此,使得五四从一个单一的事件前后漫展,涵盖作为前导的新文化运动和作为后果的民众动员和“觉醒”。怎样解读五四成为怎样面对中国近代史的核心问题。近代中国的革命可分为前后两截,前半截是以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民国肇造为代表性事件的政体革命,后半截是以“唤醒民众”进而以底层社会为动力的国民大革命为特征的全面社会革命(中经抗日战争的插曲),而五四恰恰处于这两截革命的中间,是两种极为不同的革命的中间物和转捩点。五四是近代中国向立宪政体转型失败的产物,是政体革命失败后改革动力从上层不断向下层移动的必然结果。
-
see more glass07-11100年过去了,科学与民主作为一种观念还是停留在“深入人心”而没有现实实现,现在更是连谈都不敢多谈了。更可悲的是,100年前那一场伟大的学生运动已经被正统阉割,成为专职工具的一部分以驯化民众。他们的努力总归成了泡影。幸而还有周策纵先生不受政治观念左右,用”齐太史简,晋董狐笔”忠实记录下这一场运动的始终。“忠实记录这场运动对任何专制主义来说,都将成为一个威胁。 ”
-
寒寒寒蛩07-05“忠实记录这场运动对任何专制主义来说,都将成为一个威胁。”我相信对这句话印象深刻的读者,不止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