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精神状况(译文经典)
读书评论:
-
dont panic10-20这本书读了近一个月,我实话实说只读懂了大概1/3的内容,如果说萨特的存在主义就像是写给学生的课堂的话,雅斯贝斯的存在主义更像是对已经进入社会的人的一种反思引导。这本书很精简、很抽象,在我读懂的文字中满含隐喻,例如机器社会对意识形态的作用,比如群体生活的消亡,比如个体自我的迷失以及硕大的虚无主义的迷雾正向我们每一个人扑来,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寻找“个人”的存在是不容易的。关于人的死亡、苦恼、与社会的斗争,一切都是问题,但要从这些世界边缘上寻求“人”的存在反而是我们应该做的。不敢轻易解读这本书,但是在我理解中,如何在机器社会寻求个人自我,需要人的不懈努力,在新的权力与自由间重建自己的生命,以此在生命中找到新的自我。这不是简单的出世和入世就能解释的,如何在其中掌握一个最佳点,或许也是我一生所求吧。
-
闫大师03-28布尔什维克革命后的马克思主义传入欧洲,佛罗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将人当成病态的典型,反犹浪潮下的民族主义甚嚣尘上。在欧洲,这是一个集体反对个人、对个体性充满破坏性的时代。虚无主义也在此时开始变成了时代精神。一方面,人们因虚无主义而绝望,放弃行动;另一方面,人们保持了懒散的乐观主义,满足于对实体的沉思,享乐主义盛行。但这两种在雅斯贝斯看来,都是逃避的方式。雅斯贝斯力挽狂澜,试图指名个体存在的一条自我发现之路,也是通向自由之路:人要意识到自身,发现自己是张力的主体,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显现,超越存在,追寻自己的道路,而不管他人如何忽视,阻拦,贬低。这也是雅斯贝斯所认为的“真正的英雄主义”。
-
培真03-22“与世界疏离造成一种精神的个性,而沉入则在个体自我中唤醒一切属于人的东西。前者要求的是自我修炼,后者是爱。”…雅斯贝尔斯很迷人,存在主义在高级鸡汤层面很抓人。
-
莫高窟首席画家03-26我真的他妈的要读吐了,不知道是原文就晦涩还是翻译的有问题,是有很多insights但真的好难啃终于读完了,页数不长但真的很难啃,越往后读越受到了鼓舞,也有可能因为读习惯了这个风格,读起来越发的清晰,摘抄几句自己很喜欢的话吧“一个人自身的现实与世界连成一体,他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成为他自己,这与该世界的清晰与丰富程度成正比”“如果人不应该在生命的简单维持中垮掉,那么,看来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他必须面对虚无”“人始终不仅仅是关于他自身的知识。他现在如此,但并不永远如此。他是一个过程。他不仅仅是一种现存的生命,而是在生命中包含着这样的可能性,即通过他所拥有的自由,他要用他自己决定的行动从自身中创造他的将来”know thyself
-
冰红深蓝02-19雅斯贝尔斯不同于海德格尔,他不主张用体系化、概念化的研讨方式来界定和论述属于非理性场域的人的实存。这让本书显得既好读(不需扎实哲学基础与严密逻辑推演)又难读,雅氏力图给我们标出界限与边缘区域,提出问题与可能的方向,以促使我们唤醒自己,主动去领悟自我的价值与使命,达到对实存的一种澄明。王德峰老师的翻译可读性很强。
-
春花04-11人自己成为什么样子,取决于他如何阐释当代精神状况所强加给他的认识,人面对这样的问题,他是命定了要服从那些似乎取决了一切所发生事物的强大力量的统治,还是终究会找到他能够自由迈进的道路。人的生活,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般共同体来说,都只可能是历史的命运,只可能是技术成就,经济事业和政治法令的难以预测的过程。雅斯贝斯认为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这三种思潮与他们时代的普遍情绪相一致,在旧事物移去新事物未形成,这精神的空白期需要用实存来填充。实存之阐明并不指向任何目的,不会导致任何结果。几千年历史已向人类显示的关于超越存在的内容,一旦被容纳到改变了的形式中,将会再次变得清楚起来。
-
Rapheal02-03现在算是知道海德格尔写存在与时间开头要唠叨一大段关于存在/存在者的话了
-
何适之04-05雅斯贝斯在20世纪30年代论述的的由技术与群众构成的现代社会,现在读起来竟像是对当代社会精神状况的活解剖。你可以看到类似微信公号的喧哗与骚动、人民群众的狂热与无知,都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不分地域不分时间亘古长存。但同时也印证了这么一点,每个时代的精神状况不管有多糟糕,这个世界都不至于走向预言家们危言耸听式的毁灭,你看,距离雅斯贝斯成书已经将近八十年,这个世界还是好好的呢。
-
Jason07-11总体来说,不是我喜欢的思辨为主的哲学书,也缺乏实证用例,更多地在阐述现象和思路,这样难免会使得论点有些空泛、片面和武断。但是作者对技术革命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对未来和人类的信心,振聋发聩,引人深思。这或许才是一个哲学家应该有的入世态度吧
-
佾05-12个体的时代局限性说白了还是个体自身的局限性。反正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多读书,建立知和识的优势总是没错的。就算没什么卵用,智商碾压的快感也是那群低智分子一辈子理解不了的。
-
snow11-29大概几乎所有读者对这部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书的一个感觉就是“不过时”,因为我们仍然跟雅斯贝尔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感受同样的“精神状况”——那就是“现代性的精神状况”,这是一个“技术”与“大众”的时代,对存在意义的追问被推向绝对的实证科学所挤压,人们在享受技术世界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却离本真的自我越来越远。雅斯贝尔斯对时代状况的全面而深刻的揭露总是让人有“深得我心”之感,他所提出的救治时代偏颇的“实存哲学”药方,对于没有超越信仰但信奉“穷独达兼”的传统中国知识人来说,接受起来也可能更为容易——在“可能性”中寻求“本真”的“存在”,为自己的决断担负责任,不随波不迷失,不求站在上帝的视角说话,坚信“人的活动是人的知识的目的”,以有限理性改造人生改变社会,实现在现代性的精神状况下的安身立命。
-
江海一蓑翁01-18存在主义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虽然雅斯贝尔斯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欧洲民众的精神状况,但书中描述的那种商业主义横行和现代理性“祛魅”所带来的虚无主义漫延至全社会的境况,直到今天也仍然没有过时。人作为主体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也就仍然有大力弘扬和彰显的意义。
-
孟冬07-01齐奥朗触摸到了虚无幽暗的边境,给人制造出命运已至黑夜边界的幻觉,他没有提供如何生存下去的可能,似乎生命解体后就无路可走。而雅斯贝斯却像同一边境处幸存的余烬,保存着可能重新燃起火焰的火种,他讨论的是人自我拯救的可能性。在分析了国家、教育教化下的时代意识的演变及技术进步对社会的影响后,他提出了时代的精神状况——虚无主义绝望的“无信仰状况”。把世界击成碎片是虚无主义的目标,人这样的劲风中感觉自己毫无价值,像活在狭窄的山崖上,一边是庞大的机器世界,一边则是缺乏现实性的个人沉浸。雅斯贝斯提出,在这种状况下人面临的唯一任务便是面对虚无,在虚无面前自承风险地寻找真实的道路,在世界中扮演一个主动角色,哪怕目标不可实现,哪怕生活中几乎总是感到价值缺失,哪怕一个幻灭接着一个幻灭,但也必须尽可能找到自己的道路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