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不言

读书评论:
  • 晴天的快乐呀
    04-04
    艺术的美感的快乐无法理解无法形容
  • 家有小熊
    04-05
    很佩服作者对绘画细节描写 让我印象深刻
  • 第26个堂吉柯德
    04-05
    从另一个角度来欣赏中国山水画,值得一读。
  • 野草莓
    08-10
    深入浅出 不枯燥 看得懂!
  • Daisy.W
    04-04
    论述的角度还比较新颖,内容的也很有嚼劲。
  • 秋可洛夫斯基
    11-12
    李长之大学毕业论文,广博精祥,有才情有激情。从主观、对象、用具三个角度论述中国画(宋元为主)是反对女性审美的,它是“男性的、老年的、士大夫的,终其为壮美(与优美对立)”特点,认为中国画里艺术和美学实践是统一的,没有哪一个国家赶得上,只可惜在宋元就极尽巅峰到末途了。用德国古典美学理论观照中国画论体系:主要是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体系的-哲学的”、“历史的-实用的”处理材料方法,并用康德对艺术的要求:幻想、理解、精神、有味来对应气韵生动,并且极力赞赏张彦远。(努力往西方美学理论上靠个人感觉略牵强)
  • 风之影
    05-27
    之前对作者不够了解,看到书前有梁实秋的评论文章,才知道这是一本民国时期作品。而且,本书还是作者“不务正业”的产物,他本身专业是哲学,却潜心研究中国美术史,颇有心得,以不到30岁的年龄写成此书,颇令人感慨其才华。本书只有区区几万字,却是对于中国绘画史的一个高度浓缩与概括。当时正值西学流行时期,作者也以西方理论对中国绘画特点进行总结,且结论明确,一目了然。关于中国画“男性的、老年的、士大夫的,归结是壮美的”的总体特征进行了一一分析,言简意赅,具有较强理论性,又引用了大量的古人言论来加以印证,具有较强说服力。其中有些观点虽然让人感觉失落,但到今日看来倒是也具有一定的预言性。本书全彩印刷,附有大量古代名画插图,但图像质量一般,且未与文字紧密结合,是个遗憾……
  • 潇湘烟雨客
    09-14
    李长之真是非常有才情呀,读了一些传统画论梳理的文章,看到李氏之文,眼前一亮,大体是从康德的立场与眼光来看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将中国绘画分为主观问题、对象问题、用具问题、一般的艺术问题四部分,重点读了用具部分,很有启发。他将中国绘画归为壮美的、士大夫的、男性的美学,似乎书法也如此,女性是被遮蔽的存在,女性审美也是失语的。据说这是李氏的课堂作业,真的是才情迸发,缺点是语言口语化,啰嗦。
  • 没有羊皮的羊
    03-22
    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基本理出了国画的美学特点。
  • CC
    07-29
    中国画在主观上的要求为男性的,老年的,士大夫的,归结都是壮美的。在取材上,没有写生,画的是事物,背后却是人生经验。在用具上,中国画重视笔墨,用具可以直接表现主观。中国画本身很伟大,他合乎美的原则,取材有伦理上的价值和意义,有一种行上学达到了主观,对象,用具的合一。它是理性而非感性的,间接而非直观的,时间性而非空间性的。但是它也被它的题材和主观限制因此是没有前途的……
  • 咸浣熊
    01-21
    康德汉化不丢脸,主观、对象和用具三个层面也不丢脸,丢脸的是壮美套一切却从不讲清楚理论渊源,很多论断下得太武断。不过可能老派一点的都有这个问题。
  • 银河修理员
    01-07
    观点不错,缺乏论证,或是论证不严谨。
  • 秋水明心
    01-20
    觉得论述方法很奇怪,归纳中国画的特点有男性的 老年的 士大夫的三样。因为康德举例崇高相对于优美是男性的;相对于年轻的直观的优美是老年的;崇高是理性的,士大夫的也是理性的,所以崇高是士大夫的。对于中国画的特点归纳很好,但是和康德理论的结合有不太对劲的地方。这三点是崇高理论的具象化方面,然后因为中国画具有这三点,中国画就能和崇高审美等同了吗?a有b,c也有b,a=c吗?不过作者也说中国画历来有优美壮美之争。以前崇高翻译成壮美,难免受日常语言体系干扰,崇高的审美体验其实不应该有美的成分,那是一种超越、一种臣服啊。本文是为毕业而做,或许多多少少有迎合先生而中西结合的嫌疑。但是作为26岁时的毕业论文还是相当优秀的!引用很广,不过涉及到论语的那个部分,几个材料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仿佛凑字数……
  • Nicolas
    11-19
    一个画家的自我修养,书中的中国画都是精品。中国画有极高价值和永久价值,但也已经过去了。
  • 王卡
    05-18
    非常短,但挺有观点,挺有意思。中国画的审美,是男性的、老年的、士大夫的,归根结底都是壮美性。很少悲观、反对琐屑、反对稚弱、反对闺阁气、反对市井气,在美感中极度地排除女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