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羊与灰鹰(套装共3册)
读书评论:
-
Cooltree05-06我的天 读完了!!!
-
#暗蓝#07-10历史之于巴尔干,就像是一场又一场大病。列强拉锯,入侵与剥削使得这边土地充满伤痛。谴责加害者,同情受难者是容易的,但作者发现了更深刻的问题,那就是病痛之外,更可怕的是因此而来的后遗症——习惯了苦难,以至于将痛苦与牺牲当作取悦上帝的唯一手段。这也是黑羊与灰鹰的合谋,灰鹰带来所谓神诏,黑羊引颈就戮,谋求弱者的高尚。这样的后遗症使人背离了正常,因为但凡正常之人,一定是热衷于生多于死,愉悦多于不悦,建造多于破坏的。黑羊与灰鹰的合谋,粉碎了这片大地归于正常的最后希望。这部游记游于二战之前,成书于二战的至暗时刻,回溯了六百年历史,同时也预言了未来——即便这片土地不再是异族争夺的焦点,以各自方式化解病痛的人们,仍会因彼此的不同而自相残杀。背离正常的故事,依然在继续。
-
早就想叫白玉狐04-16有几个短评不知道怎么回事,觉得作者傲慢的,可能是没看到下册吧。作者对南斯拉夫的尊重和热爱是一种自由主义的教养,也是在资本主义商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更为自然文明本源和生命力的回望和渴求。一种“发达”的文明对待“野蛮”文明的态度,不应该是征服,因为发达的文明没有那个能力。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是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看来是一个久远的问题了。
-
アカキ・ユミ11-24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浅薄
-
金牌皇冠店03-07作家写游记往往有很多个人情绪在里面,但是庞杂到这个程度的不多,加上不知是原作还是译者的行文风格,大段的文字一团一团堵上来,密不透风,像是西北山区里农家的伙食,一大碗主食递给你,臊子面或是油泼面,浮在面上的仅仅是调味,填肚子而己,肉蛋果蔬营养搭配,色香俱全什么的要求就有点多。中信的书还真是网红气质丰盈啊。
-
啦啦啦德玛西亚09-03文笔一言难尽,看不下去
-
张亦霆05-15中信的翻译质量始终不灵。韦斯特据说还是不错的。
-
鱼的九思09-10读了“巴尔干两千年”之后就一直等待着这本书,不料大失所望,试了好几次都没能读下去,不知道本书算是怎样的一种体例,历史是说不上的,游记?也不知道写给谁看的,似乎更像是日记,堆砌着作者大量的心理感受和不知所云的评论。本书算得上希望越大失望越多的典型,至少对于我而言如此。
-
乱翻书12-21也许是翻译的问题,阅读只能用两个词形容:梦魇、嚼蜡。这大概是我读睡着次数最多的一本书。只能在地铁没座时候来读,有座就睡着了。关键还贼长,三卷1500页100万字
-
三辉君05-30丽贝卡对于巴尔干这一民族、地缘状况最复杂的地区的深刻理解同情使得这部充满洞见的旅行文学近乎一部史诗。
-
见识城邦04-18秦晖、陈丹燕、柴春芽联袂推荐。解读巴尔干地区历史,历史与现实交织,深挖矛盾核心。一本描绘出“欧洲的火药桶”灵魂的辉煌史诗。被兰登书屋、《卫报》、《国家评论》一致评选为“20世纪百佳非虚构作品”。
-
白玉京09-27看三分之一弃。巴尔干相关的书很少,但是这本并不是期待中的地缘政治和半岛历史,而基本是一个英国女人充满主观的看法和游记,完全无助于理解巴尔干。
-
妖刀10-11翻译憋脚,作者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人受不了,并且也没说清楚巴尔干的历史啊,不知道那些公众人物推荐这本书的都是什么水平。这仅仅是一本游记
-
希夷子09-17谨慎入手,贵: 打完折133元,厚: 一盒三本。实际上是拉拉杂杂的游记,70%以上都是个人感受,指望从里面看到对巴尔干地缘政治的深入分析基本没啥希望。就是一个英国上流社会女性很主观的随性感想。成书于二战前,整个信息背景也比较旧。浪费了钱也浪费了时间,总体感受比较糟心。
-
笑望江湖09-25出版商的宣传文案把此书吹嘘的天花乱坠,乍一看还以为是新发现的世界名著呢,但仔细一读有些失望,作者丽贝卡韦斯特在英国文坛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作家,起码我读这么多年书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人,这本书写的极其啰嗦,催眠神器,1000多页,一百多万字都是围绕南斯拉夫的,超琐碎,含金量非常低。作为游记太过时(写于1937年),女作者特有的啰嗦令人头大,细致的不是地方(极注重描述旅途所遇人物的外貌),现在读毫无价值,根本不如黑特·马柯的《在欧洲》;作为历史书又太芜杂,颠三倒四的,这个丽贝卡就是个半吊子的业余历史学者,根本没法和芭芭拉塔奇曼的史学眼光相比,这算哪门子“史诗级纪实文学”?PS:中信出版社搞营销吹出来的平庸之作,上册都没读完就弃了
-
老猪慢慢跑05-07提醒一下,这不是历史书,这是散文游记!作者也不是历史学家,而且文学家,文学评论家。看了几章,和自己心理预期差距很大,不确定还要不要看下去。优点是对二战前的巴尔干地区的城市,社会,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描写非常生动细致,而且翻译的流畅,优美(散文嘛)。同样因为作者不是研究历史的,所以对于政治历史方面的论述,真的一言难尽,就好像要在历史中分出正义非正义一样。还有就是那种当时英国知识分子傲慢的优越感,让人挺无语的。可能是本好的游记,但绝对不是有深度的历史书。还有就是夹杂在游记中的历史追述,有些细节还是不错的,不过要对欧洲史有一定基础才能更好的理解。
-
Berlinka05-30坦白说,它无可比拟,无法评级。它是关于巴尔干的史诗,但更是关于人的史诗,它反射了东西方十字路口的裂缝里无处不在的伤痕和至今依然闪耀的关于信仰的光辉。它告诉了我们太多不公的事实,太多湮没在一边倒历史叙事中的陈词滥调。它激烈地、用一种女性的方式去触摸东南欧历史真实的肌体,去揭露非正义的定论。它用一种让自身久久无法平息、但努力让他人可以平静下来的方式,去论述不公和反抗,论述巴尔干人民的激情和天真,去交叉比对西欧的贫瘠和东南欧的丰美。最重要的是,在论述苦难时,韦斯特女士有一种惊人的天赋——她懂得什么是幽默感。这幽默感背后,是对正义的呐喊,对苦难的共情,对野性和文明的辩证交锋。
-
jilsander06-13极其失望,作者偏执、势利眼、明显的种族主义;充斥着不着边际的比喻,莫名其妙的感慨,有的时候行文如泼妇骂街一般的恶毒。如果你想在书中了解完整或公正的巴尔干历史,那你更会大失所望,全书除了有大段不知所云的对话和争执,只能在边边角角的段落发现一些历史叙述;翻译技巧更是欠俸,每个单词的意思都给你把中文“堆”出来了,但是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那他就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