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和玛格丽特(果麦经典)

读书评论:
  • 出口
    02-11
    这个版本前后都有感想,那我除了感慨一声绝了还能讲什么
  • 垂死病中惊坐起
    12-02
    布尔加科夫 谢谢你没有自杀谢谢写了十几年还在写 大师 玛格丽特 总督 耶稣 沃兰德和四个随从
  • 文德路文德斯
    01-03
    《撒旦爷微服私访莫C科儿》
  • 不是堂吉诃德
    11-02
    好看!一读就停不下来。但是客观来说,还是不及《百年孤独》,大师的形象单薄了些(可能不想自喻得太细节太明显?)。魔王撒旦一行人实在太强大了,甚至有点爽文的感觉,少了微妙的命运感和流逝感,但也因此多了潇洒恣肆的美。真是才华横溢啊,那么多条线交叉着一点都不混乱,还写得相当好看,五星!
  • 卢西安
    12-02
    哇的确是果戈里式的也是库斯图里卡式的,已经感受到了令人脑充血的敲锣打鼓,好看。最震颤的是走上月光路的彼拉多啊,等到那句「没有死刑,是你的幻觉」oh…………ohhhhhhhh!
  • 编辑部牛小姐
    02-12
    很神的一本书。四百多页,像在读一部超长的剧本,人物众多,场景很多,动作很多,对话很多。一开始叙事节奏缓慢,后面越来越快,密度越来越大。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故事,一个发生在当下,一个发生在久远之前,当下的故事很魔幻,久远得像发生在神话里的故事倒很现实。两个故事被现实中大师写的小说联系在一起,大师和很多人的命运被小说中写到的虚构人物——真实的撒旦真实地改变。书中有对苏联社会生活大量的讽刺性描写,很精彩,但这还是次要的,还是虚实结合彼此影响的结构最让人着迷。看的是果麦这版,但据说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版本,有更详细的注释,书中有大量隐喻性的内容,该版的注释可帮助加深理解。
  • tree
    10-22
    读下去,会发现这部小说的宏阔与博大,与我们当下人会遭受的是如此贴近。在现实的踽踽独行中,人遭受各种困境,无处发声,但在小说里,却可以把各种现实的,魔幻的尽情驰骋。布尔加科夫将玛格丽特以及大师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如此牵扯人心,忍不住想,在玛格丽特的翅膀中,有一个隐藏的布尔加科夫,与在现实中无处藏身的我们
  • Slartibartfast
    02-01
    想用文学作品来逃避现实没想到读了一本讽刺现实的小说。小说想象奇特,最爱片段是玛格丽特在城市上空飞行,参加撒旦舞会。
  • 乌鸦炸酱面
    02-15
    写出这种作品也算是此生无憾了吧,大闹天宫一场,然后一切的一切,终将归于安宁,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字面意义上的rest in peace。
  • 夜第七章
    04-27
    前后共选择了三个版本阅读,最早的徐昌翰版读着越来越像公案小说,遂放弃。还是喜欢更接近口语的高惠群版。读时不时会想到库斯图里卡的电影,虽说塔可夫斯基和波兰斯基都想把它改编成电影,但我认为最合适的应该是老库,他能拍出那种荒谬与癫狂,以及滋生在其中的高贵。群魔乱舞,纷纷杂杂,任何被压抑的时代总是会诞生魔幻现实,因而我似乎理解了为何在书中,撒旦并不作为善的对立面,它反而将大师、玛格丽特、诗人和本丢·彼拉诸人,多引导向自由与安宁。
  • 邓安庆
    10-10
    这个版本实在太好了,封面、插图、内文用纸,以及护封背后的人物关系图,做得很用心。跟很多俄国文学作品不同的是,这部作品特别地好读。读此书,就像是进入一场狂欢节现场。布尔加科夫在汪洋恣肆的叙事欲望与精准理性的叙述控制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写的虽是荒诞之事,但落实在文字上,却是细致、扎实的描写,人物、风景、动作、情感,都刻画得十分到位。而在结构上,是双线书写,但两条线并非是平行结构,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整本书会显得杂乱无章、头重脚轻,但作者却是收放自如。翻译非常加分!
  • 库洛里多
    10-22
    喜欢这样的故事,尤其是最近对小黑猫超爱!
  • 马大象
    12-23
    【藏书阁打卡】用神仙(魔王撒旦)的恶作剧来嘲讽苏联社会的种种丑态,会带给读者十分兴奋痛快的阅读体验,但仅仅做到这一点,也不会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名作,此时,书里的另一条线,耶稣受难的故事,则把叙事增强到宗教哲学的讨论上。作者在两个时代里把几个简单的人物串联起来,从而让主题更加丰满。这是作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部作品,带着他对世间一切的态度,当然这不是一种哲理上的反思,故事中的神明,也都是从人性的角度展开对话。这样一本用魔幻现实的写法去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谬的作品,却要等到作者去世二十多年后才得以出版,不过在某些国家,这样的作品可能永远也不会面世,文学作品的命运有时候真的难以预料啊!
  • Andrew Zhi
    01-07
    本公民看得无话可说。
  • 极地单子星
    10-26
    装帧和插图真好。双线叙事,宗教感浓重,充盈着一种了无秩序的癫狂气息,可能是自由的味道吧。大师的境遇使我想到大岛渚的自传标题“我被封杀的抒情”。因为禁忌,所以张扬。
  • 重尔.张望
    11-12
    果麦带插画新版重读,仍然是特别喜欢的小说。不论如交响乐一样弘大辉煌渐进式的结构,幽默的叙述,还是如童话般浪漫的故事,总能让人找到一个切入点迅速进入这本小说。事实上,在布尔加科夫所处的那个高压的时代,写作这样一本书对作者来说并不利,等于被宣判了死刑,可是在四面都没有路如同孤岛的困境之下,创作这本书恰恰又成为布尔加科夫的拯救,让他得以完全回到自己的内心,找到这一样一块纯净与安全之地。所以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通过魔幻想象来达到讽喻现实的目的,它体现了作者不愿屈服于溃烂局势的一种孤勇,但又不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愤怒,而是用优雅高贵的方式去抗争。举世皆浊的时代与社会,拒绝相信真理的存在,虽生犹死。相信真理的存在,对真理抱有信念,勇敢追逐,虽死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