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与哀矜

读书评论:
  • 一粒麦子
    09-10
    去参加新书的沙龙,就请张定浩老师签了一本,回家的地铁上翻完了三分之一。今天想起自己年初的100本读书计划,像完成作业一样把这本书看完了。批评家是缩短两个文化断层间距的人,是帮助你我开拓眼界的人。我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看到更全面的世界。关于写作的恶与善,写作者应施展的魔法,作者的看法,或是他从别的作品里读来的言论,我很赞同呢。创造世界,无所事事,将恶转化为善,借助他人的“魔眼”。作者从喜好文学的青年到从内部理解文学、以文学评论为生、构建自己的文学知识体系、翻译诗歌,这些阅读与生活间的探寻也对我有所帮助。
  • 晓林子悦
    03-28
    私人文论。凸显审美趣味。我的学习典范。
  • 秋虫吊月
    09-12
    评论之评论本来很难拿捏尺度与地位,能做到如此克制又如此精准,读得感动。谈格林的同名篇是带了些灵性的恣意评论,在这样的段落面前,感觉我笨重得像一只看不见自己后脚跟的骆驼。适合就点儿小酒,半夜里边喝边哭地读。之后逐渐乏力无趣成了读书随笔,靠那点儿一出口就没了方向的仙气吊着。
  • 王小七
    10-29
    张定浩的文字真是太好了,简练又准确,充满意涵又毫不繁复,让看文学评论都变得趣味横生,屡屡共鸣恨不得与之击掌。
  • 玻璃柔术街
    01-23
    “读,是为了做加法,而写,是为了做减法”,“写作,是为了去理解”,mark了一堆,看high的时候很想添加颜表情......对阅读与写作、学术和生活都极具启示意义,不如说是在讲述文学的伦理,核心即是爱与怜悯。
  • 吃饱了撑着才
    10-13
    很好的评论集子,是看完这个才跑去看卡波蒂的。更明白《斯通纳》一些,然后对村上的吐槽也很有趣。感觉是可以补课后不断回看的~
  • Aulis
    03-02
    又要感情泛滥了,读得好想哭,想起自己是怎么爱上文学的,要感谢《大地之灯》,阅读之旅开始的地方,只是一本评价不高的青春读物,可看完后很喜欢,阅览室安静捧读四小时,那是大学以来初次体验到文学的魅力。有天晚上梦见重读《彼得·卡门青》刚念完开篇首句“生命之初有神话”就泪流满面。感激奥登奥兹托宾……我爱的作家给予养分,又一个三月了,文学陪伴我已经整整两年,感激拥有它的日日夜夜,如果没有爱上它,就不会从中捕捉和吸收那么多光亮。如同作者所说,“那些沉积在书本里的时间似乎都不成其为岁月,它们无关乎这具肉身乏善可陈的经历,甚至影响和束缚了他在尘世中的冒险,但正是这些被书籍吞噬的时间参与塑造了他,又不像恋情和履历一般可以列举,谈论它们就好像捕风,这风又不停地将他吹向未来,吹向在他的世界尽头所伫立等候的那一本书”
  • Phaedo
    12-03
    整本书里反复出现的是奥登,但是奥登的庄重感很违和。虽然我知道自己并非对文学有特别的见解,但后半部分的文章有点像维舟老师的书评,掉书袋法围绕可能到来的好的内容转圈圈,这是非常省力的写作。当张老师言爱及爱的确定的时候,确实是很动人的,关于爱的技艺的写作,在重复中已见天地。但一旦抛开爱的生成语系,那种对于所面对文学的陌生感则直接摊开在我面前。第一次看见Weil有点喜悦,第二次则感到这种引用的书写是傲慢的。为什么不试着想象一下未被《会饮》捕捉的自己能够怎样ramble,想象一下自己的痛苦应该有的描述呢?虽然张老师总能写出很好的中文语句,且会直接展示中文中诗句美的样态,但居然想通过那么多层转义谈论诗歌,其实很不好。提及傲慢,我是绝对不赞成的。
  • 青藤
    11-04
    优雅、精准、节制的行文背后,是望尘莫及的庞大的阅读量。如果还有什么是可以期待的,那就是于必要处忘掉这些,让手指触摸水泥墙壁可以感受到的粗糙迸发出来,乍现一种野蛮,绝对。如同湖心那粼光一闪的鳞片,同样闪耀出一晃而过的真心。这几乎算苛求与偏见了。
  • 阿溟
    03-13
    其实我的确不喜欢看文学评论的书,但张定浩还是要比唐诺要真诚和深刻许多。我必须承认,很多篇章我完全读不懂,因为没有看过作者所说的著作。但文学评论哪怕深刻的像学术论文,也好过流于自身肤浅卖弄的感悟。就这一点,这本书也依然是值得阅读的。唯一的问题是,集结成书的散乱感仍有凸显,如果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主题来贯穿可能会更好一些。
  • carrie柔光
    09-27
    学术是叫人分心的,然而回过神来发觉仍踩在“爱欲与哀矜”的大地上,于是就踏实了。
  • 不流ᝰ雾岛夜随
    03-07
    清晰,准确,宽广,推荐
  • CWRun
    03-22
    头几篇读起来感觉捡到宝了,越往后越发寡淡。最后几篇真的不是我说…写软文广告的嘛
  • 珊瑚养殖者
    09-26
    在读张定浩的时候,常常去想他怎么能那么理性、成熟、健全,他怎么不,哪怕多一份无理和偏激呢。也常常禁不住去想,敞开自己,让那些四面八方来的风在他这里汇聚、激荡之际免不了的痛苦。他像是某种海上的光,也许以他的自谦和自律未必接受这种固着的比方。
  • 安提戈涅
    11-15
    书评很难说是创造性的活动,说得悲观一些,很多时候不过是靠捡拾原创者的牙慧进行回炉再造而已。卓越的评论家一定有非常自我且非常成体系的表达内核,比如艾略特的“传统与教育”,或者是布罗茨基的“时间诗学”。如果说张定浩有内核式的批评理念,可能在于对于爱感的拷问——但实际上它又是非常抽象、难以言说的感觉。总的来说,全书有汤汤水水的部分,也有“情之所钟”的部分,我宁愿把这本书看成一个阅读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