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龙子(全本全注全译)

读书评论:
  • 爛貓
    07-26
    解历物之意十题确实厉害。读了《公孙龙子》,“历物十事”。
  • 垦兑期年
    06-16
    公孙龙子的篇章很有意思,尹文子的篇章启发很多,只是邓析子篇跑马观花了,惠子篇是庄子里的 十句话。
  • 乙左左
    05-12
    初读以为《白马论》、《坚白论》皆是诡辩之术,当他抛出“离也者,藏也”,讨论的范围已经从事物外在的“坚”与“白”深入到内在经验的“离”与“藏”,表层的辩术进入哲学范畴,《通变论》则从不同概念的结合与变化入手,“苟不变,安可谓变?”在语言内部说明变化与不变的实质,《指物论》进一步讨论人认知的物所指与概念,“指,非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说明被名或概念指认的物已脱离原有的限定,最后的《名实论》通过“名”与“实”的区别,对前面几篇论述进行了归纳,“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层层推进条理清晰。可惜古人没有由此发展出更广阔的哲学理论。
  • 就去找悟空
    05-16
    逻辑学大师,古代哲学的科学性先见,可惜名家作品散佚太多。
  • Léon
    04-08
    “离坚白”是为了“正名实”。当你要把某“名”冠于某物时,一定要弄清是否明晰该“名”的内涵,否则只会名实散乱,世道崩离。万万没想到,竟然在公孙龙的身后看到了苏格拉底的影子。
  • 硫代硫酸钠
    03-14
    公孙龙子的名是原型世界/其余都很一般。
  • 暮秋楚客
    04-05
    物体的属性依托于物而存在;物体则必须经由物的属性来认识;共性不同于个性,而个性便是共性在具体事物中的表现;二者不可分离,这便是逻辑之本。名实混乱则君臣交争,君臣交争则号令不行,号令不行则是非不明,是非不明则政治黑暗;从而出现名实不应,名不符实,实不应名的局面。嗟呼!逻辑学自公孙、惠施后于诸夏势微业已千年;相比于道家涵盖的阴阳派,儒家兼并的墨家学,其被申韩术吸收而消解的名实关系实在令人不胜唏嘘。如果可以一直沿袭的话,以井井有条之思路;泾渭分明之立场;明细微之要,穷毫末之变,想必今日之国人也许就能少一些戾气,多一点理性吧。(最后收录的尹文子与邓析子篇目,内容颇有些老庄哲学遇上罗翔讲座的感觉;不得不说道法名三家本自同根生)
  • 雲隱
    01-16
    2019#11 好!太好了!论如何从一块白石头进入形而上的境界:看到白色和形状,坚硬的性质被藏了起来,摸到坚硬和形状,白色的性质便被藏了起来。那么坚硬和白色是相分离的两个概念,则不限定在石头上,则作为独立概念的“坚”和“白”必然是脱离一切物体而存在的,以此“名”才能被用来厘正实存的事物。
  • 偷猫大盗
    06-02
    翻了公孙龙子和惠施,纠正了对名家的成见
  • 影树
    08-06
    “夫达道者,无知之道也,无能之道也。是知大道,不知而中,不能而成,无有而足。守虚责实而万事毕。”
  • 萝卜头
    09-07
    逻辑推断版道德经,光文译没有用,要画图的:)
  • 窈冥子
    08-08
    诸子百家,均“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公孙龙“审其名实,慎其所谓”才堪称“古之明王”;惠子“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尹文子“故王尊于上,臣卑于下。进贤退不肖,所以有上下也。”;邓析子“目贵明,耳贵聪,心贵公。……则存于不为也。”名家以资才所长,寻乱世之名实,心系万物苍生,无愧于列士人、抱拳拳之心
  • Black Tulip
    08-25
    读了原典才知,名家并不是诡辩,而是关于逻辑推理和语言分析。尤其是公孙龙子,这派发展下去,中国的科学精神就弥补了。可惜名家的原籍散佚太多,还有些真伪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