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
读书评论:
-
RousseauCat01-12如同哈登贝格一家回到施洛本途中所见场景一般,所有人物都仿佛那安宁的溪水,悠悠地流向既定的归处。轻灵的笔触让人仿佛走在薄雾中,看着些许光亮,微寒也清醒。
-
Arietta08-23菲茨杰拉德的文字对我来说太受用了,不是某种意义的闪光让人心折,而单纯是爱她的讲述。没有居高临下或冷眼旁观的创作者意识,钩缀迷局等读者落网。取而代之的是轻敏缓畅的从容叙说,附录的书评里说“她不追求遍地开花的效果,很少让读者惊讶;她不提供审美,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的只是明确和美。”//想了很久这种内心得以安顿的舒缓该如何用语言表达,很像是冬天的时候看着炉膛里的火烧热起来的满足感。
-
BadCode02-04开始是发现,结局是寻找。笔触是如此的轻盈和平静,描述着每个人的寻找旅途和无法言说的苦痛。我漫步在河畔寻找天使的身影,在酸樱桃树下注视着母亲的无助与勇气,又踏入冷杉伫立的圣诞夜晚,静默等待着施洛本橡树林的薄雾升起。“在她转过身来之前,请让时间停止吧。”相见之后蓝花便注定逝去。在索菲伤口被打开和缝合的来回之间,视线被移开了,蓝花却在我们对其的想象中清晰。
-
看不见的城市09-27一种疾病。一种隐喻。
-
蜜瓜味菠萝包03-11自从知道蓝花是菲最后一本作品之后,就有在调整看这本的次序和时间,于是拖到现在作为中译的最后一本看完。架构跟无辜有相像,缀合碎片,不过这本比无辜更连贯和边角简洁,像是温润珍珠散发光芒。
-
ESO 510-G1310-03译笔全无空灵感我的上帝啊,以及我本人全无同理心。
-
AQQ12-28这本书我大概看了半年多,就是想起来会翻两页的状态,因为每次看都很喜欢,剧情也不复杂,所以也不着急读完。佩奶奶写的好灵啊,轻柔而绵软,感情收的很深又很浓,就像那朵不存在的蓝花。【但他真正的动机来源于人类最强烈的需求,就是要折磨自己。】或许我对浪漫的追求也是这样。
-
John Smith09-27可以说是我看过最无聊的书之一...这种东西还是让毛姆和日本人来写吧
-
乐青05-09五十五个断片组成的小说,又间有诺瓦利斯的箴言和诗歌,给我的感觉像是用诺瓦利斯的方式来写诺瓦利斯。小说的人物实在太符号化了,断片总是戛然而止,隐约的情绪包裹在凉雾中。最明显的就是“天使”伯恩哈德,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一个独立的人物,还是诺瓦利斯死之欲的另一个具象。不过在诺瓦利斯自己的美学中,索菲不也是一个符号吗?如果一个人迷狂地爱上一个“不值得爱”的对象,那他爱的或许是爱情本身,一种未经发达的人类精神侵蚀的整一的原初状态。这样来看,我大概可以理解诺瓦利斯,但很难理解这部小说。相比之下,卡罗利妮的爱与牺牲、青春的煎熬、空想的“不存在的人”反而是塑造得最出色的部分。小说以一个完全不重要的角色的视角进入哈登贝格一家,像是兼有情景表演的BBC纪录片,大量的对话和对话从始至终的抽离和陌生也让我有这种印象。
-
Miss. greedy12-05没有波澜起伏的剧情,人物动机我也不是很能共情,但阅读体验非常好,很顺很舒服,是随便什么时候拿起来就能读进去的那种,神奇
-
乌鸦像写字台03-12在一个万物都欲图交流的世界里,广泛的同情是不会显得毫无遮拦与廉价的,它甚至平等地给予给四匹长期受苦的马。至于那广阔而无法由一个贵族家庭掌握的历史、家族中每一个人童年少年中年老年的历程,都显示出令人痛苦的割裂。情境式的描写叙述那些爱而不得、失败和死亡,简洁优雅,与那震耳欲聋的感性同情形成适配的和谐。也让我看到,一个追求诗意、哲学的乏味主人公的结局并不显得特别,当然,也并不显得凄惨。
-
danyboy10-25这是本很特别的历史小说,不是那种常见的刻意复现历史氛围的“现实主义”作品,笔触更多的是在描摹人的行为和内心。如果不是以前学文艺理论时对诺瓦里斯有些皮毛的了解,更是难以将自己带入到19世纪的德国去。但这也许就是小说的特色和灵动之处吧,不是在塑造何种典型人物,而是展示人物生命中那微妙而短暂的蓝花。总的来说,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
-
猫弟 maud07-17“空间蔓延出来,进入了时间,就像肉体进入了灵魂”
-
王福07-17《苦炼》是油画。《蓝花》是素描。克制地描画浪漫主义者,对外系同学不友好。
-
普照04-15不到300页,55个章节,每一章都是天工美玉,由发光的对话、流转的心思、纯然的神态以及几笔气氛的晕染构成。P. F. 知道该呈现哪些、该如何呈现,对选材的天然敏感和对表达的纯熟运用,让《蓝花》如“蓝花”永恒:简朴、幽暗、虔诚、季节性的前现代生活,明白“蓝花”为何物的不过一二人,但人的愚笨不逊于智慧,凡俗不逊于美丽,虚浮不逊于真挚,因为读毕书而稍具慧眼的人总会看到,一切建立在一种明确的基础上:“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发展想象的能力……虽然只是那么一瞬间,我们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到‘有些东西’。我们在寻找蓝花。”
-
哑古04-21每个章节都极精致。佩内洛普的笔调很适合写这个故事,她以不动声色的幽默和忧郁,淡化了浪漫主义诗人的爱情和死亡,使蓝花成为在象征意义之外的,那朵真实存在的“蓝花”。
-
东来07-23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并不总是洋溢着诗意的日常,浪漫是星星,洒满星空。55个小章节,55场戏,写得晶莹剔透,对话和场景都如此明确,几乎没有冗缀。看完之后就明白了,为啥佩奶奶是有些人心尖上的作家了。
-
崇光07-254.3 弗里茨在与苏菲相遇的一刹那便透见了苏菲的本质,这个钻研费希特,黑格尔三段论的哲学家是用诗人的眼光捕捉到了苏菲全部的存在核心。蓝花是神秘的,无法被定义的,它即是苏菲,在苏菲前就存在于世,她短暂的生命消逝后仍焕发光彩,正如卡罗利尼所言,蓝花虽是隐喻,但并不属于诗歌的领域,因为诗歌对他而言早已不再陌生了。它也绝不是陌生的他者可以教授的幸福范畴的情感体验。他在长长的梦里意醉神迷,但苏菲是注定要逝去的,正如蓝花是不能被人描绘的。总有一些事情超出人世的理解,熟透的黑紫樱桃是用来酿酒,星辰在土地上行走的轨迹会以矿脉的形式留待地质学家发现,它们都有目的,但蓝花没有,蓝花不会提出问题,它晶莹的存在脉络里没有不确定性,她/它只是彼岸的情怀在现实中一个完满的映射而已。让人仰望,然后热泪盈眶。
-
布立吞08-25那些认为翻译不好的读者,请务必拿出证据,熊老师的译文在我看来准确而优美,原文中难以传达的意蕴,难以捕捉的微妙感情,摄人心魄的场景,都跃然纸上,我不知道这样的翻译在何种情形下能被认作不合格。想去读原文的尽管去读,Fitzgerald风格极为简约,并不适合只懂皮毛的英文阅读者。翻译文学质量本就参差不齐,优秀译者更是难觅,这样随意指摘未免太不负责。当然,在英国文学史上,《蓝花》处于“难读”之列,大量德语专名、对于日常的朴素描写等等,都是表面的龃龉,这本书从来都不是轻松读物,它过滤了那些没有耐心、缺乏感受力的读者,而蓝花作为意象,被永久封存在菲氏的笔下,等待一代又一代读者去思考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