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

读书评论:
  • 五棵松护林员
    09-14
    在我读完繁转中电子版的半个月后,出版社出了官方简中……
  • 陈点点
    06-27
    节奏太差,刚进入剧情,又被乱七八糟的情绪带走了。。
  • 一个点儿
    11-13
    想学雷蒙德钱德勒给哈利加点性格,可哈利咋可能和马洛比,弱爆了好么。北欧跑到新西兰,还是不如老老实实写北欧暗黑系。太啰嗦了,太庞杂,不过知道是处女作就懂了。
  • 暴暴_bobo
    10-09
    尤•奈斯博的第一本书,也是哈利系列的第一本。虽然写作手法相较于后面的几本书确实比较青涩,但对于哈利迷来说,是一个了解哈利的窗口。
  • 李四辣个
    10-27
    有许多地方透露出一个处女作大概应该的样子,比如懒得节制的自我表达,以及中段来不及优化的结构。但是很喜欢,从开头就被惊艳到。文字中确实有一种纯文学与类型的完美交织,这是个人比较追求的感觉,所以特别动心。挪威与澳大利亚的冰火两重,人与人在语言中构筑迷宫,传说对现实的隐喻,以及核心梗,都好。
  • 枨不戒
    09-30
    作者用简洁克制的文风和层层包裹的线索编织了一个绚烂的迷宫,挪威的生活碎片和澳洲原住民的神话给小说添加了更多异域风情。作者躲在文字后面冷静的和读者捉迷藏,节奏和转折玩的很溜,真相在最后三分之一才显露,和开篇的线索和神话完美呼应。在主角哈利身上,有马洛的影子,但又有性格上的不同。作为悬疑小说,本书算是一部成熟的作品。
  • 此情
    10-24
    如果把书形容成雨,那有的人是得了一场细雨,点点滴滴都渗进去了;有的人是得了一场暴雨,湿得不轻,流走的不少,好在得了场痛快;对于我,雨是下了,可惜下在了鱼网上,啥也没留下。前几年我是迷过奈斯博,这个事我记得,内容是啥可就全没了。所以看到报道说老年痴呆能治了,欢欣鼓舞。这本《蝙蝠》我一天看完,很过瘾,“三番四抖”用的不错,搞得我很费了一番心思,结果却都不对。其实一开始提到的杀人手法就有了指向性,却被他东领西带搞了许多擦边球,关键点埋的又深又多,多歧路,遮望眼,真让人沮丧。得此书打发一日光阴,甚好。
  • 雪·法妮奥
    10-23
    天煞孤星哈利霍勒的起点
  • danyboy
    05-26
    霍勒的第一部,就情节和叙事安排看,确实有不成熟的地方,核心推理点(凶手与两个死者的关系)很棒,不成熟主要体现在多余的障眼法,前后呼应较刻意,以及存在的与推理无关,但却被读者特别是先读了很多后面霍勒作品的读者下功夫琢磨的寓言、意象与感慨。但这可是第一部啊,已经露出了作者那驾驭千头万绪、到处铺设线索的能力。另外,这一部还看不出霍勒是一个系列的主角,但形象和性格已经立起来了,也就很容易穿梭到新的故事里。最后,作者写这部小说时,可能有许多关于生与死、光明与黑暗、人性与疯狂的感慨,于是在小说里倾泻而出,等发泄完了,后面的作品里这类内容就少多了,推理的技巧也成熟了,但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小小的遗憾呢。
  • 厨房终结者
    10-10
    读了一大半了,看到了一个作家最本初的写作动机和欲望。又冷又欲。但我更喜欢雪人。不过读了这本更明白了为啥会有雪人这本书。
  • dante
    10-15
    作为系列的第一本还是不错的,比起整个系列状态最好的《雪人》和《猎豹》还是稍显稚嫩。给哈利立人设的意图有点儿过于明显,对待女主又过于草率,以至于情节在结构上有些失衡的危险,不过没有太影响总体阅读感受。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的背景设置很讨巧,传说故事作为隐喻交错于情节之中,毫无生硬感。看来哈利真是一个国际主义者~另外以断头台小丑戏牵连出分尸罪行的设定很独特,确实令人毛骨悚然。
  • 黄青蕉
    10-26
    案件和真凶有点扯,但这一部的感情戏那种没钱版零零七皇家赌场的即视感真是令人唏嘘啊。而且哈利警官那时候还是男女通吃的金发帅哥呢,就已经开始不珍惜自己美貌的乱打架了,按这个自毁速度,他能活到雪人的年纪才是作者开的最大的挂叭!
  • 纪北
    07-11
    当看到旧友和酒精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本肯定不会是我喜欢的了,对主角的着墨太多,对案件的描述太少。而我对这种一边受伤一边泡妞的男一号实在无感,看的心累。
  • 柏拉不图
    10-08
    奈斯博书迷们的一次溯源之旅。
  • 影随茵动
    10-21
    967/看着奈斯博在国内由籍籍无名到畅销作家,不长不短,整六年的时间,博集的成功,让人完全忘记了新经典的失败。终于,处女作也被引进了,谈不上一鸣惊人,却也不逊色。其实奈斯博的作品重点并不是推理悬疑,而是氛围营造,以及比英美作家笔下更加细腻一些的硬汉人物。回到《蝙蝠》,故事里的寓言好像都与蛇有关,不知道为什么书名要叫蝙蝠。最喜欢的部分,其实是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书写,这才是整个故事的源头。
  • 游佐中
    10-22
    江户川柯南挪威亲戚哈利初次展示“走哪儿哪儿死人”体质!作为系列第一本,能够明显看出作者的稚嫩,哈利的稚嫩,也能看出一系列写作上的尝试。这本已经有了奈斯博标志性的城市场景写作,也有了哈利持续的自毁倾向。这个年轻的哈利善言,颇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态势。这本的罪犯揭示也颇具奈斯博的风格,此刻显得不那么惊人和流畅,到了雪人已经成熟。女主呢,和该系列一致,纯粹的工具人而已,这也是奈斯博人物描写上不去的一个原因和标志。总体可读,系列爱好者可以来看看哈利和奈斯博能够啰嗦到何等地步哈哈哈哈
  • 韧勉
    09-25
    当红挪威推理小说家尤·奈斯博最经典的“哈利·霍勒”系列第一部终于引进,一切悬疑深沉的纵横江湖的故事从此开启。一拿到新书,一天时间迅速看完,引进的台版翻译酣畅淋漓。异域风情、澳洲神话嵌套,命硬神探哈利·霍勒年轻气盛,罪案解析自圆其说,又显新意,风格偏向硬汉派,还没有之后《雪人》《猎豹》《幽灵》中那般冷硬,夏日骄阳下的悉尼,汗水肆意,危机四伏。
  • ღ 狐不悔,
    10-04
    跟不上整个系列的节奏,两年前读了《幽灵》,爱上了尤奈斯博!总算有了哈利系列的第一本《蝙蝠》。就跟想象中的一样,相比后来的幽灵,这本稍显稚嫩,但不妨碍我想入整个系列的心。哈利跟柯南一样,走到哪,死到哪的节奏呀哈哈哈
  • bookbug
    10-20
    没有人生来孤独,即使是哈利·霍勒。或者说作为霍勒系列首作却终于迟至繁花落尽的当下译介出版的本书,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对于哈利而言,为何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没错,本书是奈斯博的出道作,是大学主修经济,毕业后白天从事金融,夜里摇滚主唱的他百无聊赖时跑去澳洲休长假期间突发奇想完成的试水之作,谁想竟一鸣惊人,自此一写就是11本,22年。我们也跟着哈利的足迹走遍了几大洲,见证了他一个个案件破解后的一次次孤独和冷峻。以首作标准衡量,本书无疑是成功的:冷硬的风格,鲜活的人物,异域的情调,以及保留到最后的悬念。书中哈利多次对往事的追溯和本案遭遇的生离死别也就此完成了性格自我塑造,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说本书只是他当初飞赴悉尼的航班上草拟的大纲,倒不一定是系列作的布局,至于后来的10部应该都是趁热打铁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