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美国人
读书评论:
-
號外鎽10-2419世纪之前,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在国际舞台上都不是强大的竟争者。然而从19世纪初起,美国人有了将其文明传播到全世界的抱负,尤其想要吸引中国人。自从19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政策便开始在联合与遏制之间摇摆。互相需要,因为彼此都太大而不会被另一方所控制,太有个性而不会对另一方迁就,彼此太需要对方而都无法承担与对方分道扬镳的损失。值得读一读了解了解,哪怕是时代洪流中渺小到你我这般沉默的小沙砾,一切天下事、红尘事亦复如此。
-
爱肥01-25可能需要找原文比对一下删节部分
-
爱墨Mo9903-02在国际关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我曾经在想,如果天下一家,是不是就会很安宁?现在想想,也不是。七八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与视野差距,是矛盾的爆发点。我曾经好奇中国是如何在没有科技的情况下,快速发展的?美国的力量,应该被记录。我辈当自强。
-
嗒 嗒嗒04-03从文化角度出发,通过一个个中美“历史第一人”的故事勾连起两个国家的初识,历史有意思。
-
自娱者小五04-06切入点形式上新颖,六个不同时代的人或事物见证了中美历史的交叠。而贯穿全书的甚至可以理解为本书发端的一句“所有的历史都属于全人类”似乎得不到什么有力的说明,选材给我的感觉说是一次“重遇”没什么问题,说“交织”则有些言过其实,想要延伸到对国与国关系的层面太需要读者的想象力了,或说依赖于读者本身对中美各自历史进程和国家关系发展的已有认识,这本书仅可锦上添花。此外语言读来有些乏味,过于倚重史料,而史料又并不稀罕,有时甚至有堆砌之感。相对喜欢的是杜威一章,也是因为无论历史语境、讨论意见和叙事语言上似乎都胜过其他部分。就内容本身来说,我学到的反而是人民创造历史,但单个个体的人总是受制于历史进程和制度环境,推进不了什么也阻止不了什么,心有所愿,勉力为之而已,最终化作历史的一部分,俱为尘埃。
-
烟斗客甲05-20美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是他的看家领域,他的三本书都建立在对欧美文献档案基础上以国际视野写出,它们是:《中国与大战》《奥林匹克之梦》《一战中的华工》,第一本是中国1917年加入反德的一战,第二本是中国追求体育强国的历程,第三本是一战时期赴欧华工在欧洲战场;他在历史研究国际化方面站在最前沿,扭转欧洲为中心的近代国际关系研究的现状,也把研究重点放在跨民族或跨社会的交流互动上,这本新作聚焦跨国非政府交流的层面,这在教育方面尤其活跃,以共有的历史取代文化决定论;蒲安臣是林肯在美国内战时任命为首任北京华公使,他是社会名流,也是美国第一个派出的外交使团的团长;1870年,中国派遣留学生美国是首选地;戈鲲化在1870年在美国进行中国文化教育事项;中国3万亿的外汇储备一半是美国债券,双方的关系巨大到不可能崩溃;
-
这么近,那么远10-04按需。本书利用丰富的档案材料,将焦点集中在民间、个人以及非政府机构之间的互相交往和积极互动上,梳理了蒲安臣、留美幼童、戈鲲化、古德诺、杜威、国际体育等六个领域的丰富历史轨迹,向读者展示,无论中美两国的官方外交关系如何变幻不定,民间和文化层次的交往自有其自身发展的特质和运行规律,并且始终保持高度的活跃机制。
-
洛水09-16蒲安臣章。董恂诗的翻译,不宜发挥。总理衙门就阿拉巴马号事件所发公告,无原始出处,似从马克吐温文章发挥而来。使团中,蒲安臣与志刚、孙家谷,三位都是钦使,作者云,蒲安臣自比领头羊,部分是因国书语言模糊而起--这个看法太牵强了。译者把志刚、孙家谷处理成蒲安臣的助手,是硬伤,外交史欠通。
-
公子羽05-29去写那些熟悉的陌生人
-
山水05-19在贸易战如火如荼的时下,读这本书或许显得不合时宜,但不得不说的是,在西方列强中,美帝确实堪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如作者所愿,对于未来的旅程,两国人民一起分享和共同拥有也许会更好!
-
吴倩莲的风和雨05-02六个中美之间交往的正面故事,读完还是没搞清楚“共有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历史。
-
竹圃04-01初看框架时,蒲安臣、留美幼童、戈鲲化、古德诺、杜威等熟悉的名号使我以为是老生常谈的普及读物。然而开读后却发现这着实是一部优秀的研究著作。从文化角度对“共有的历史”的阐释,远比单纯从政治角度考察政府外交来得令人信服。因为所谓“共有”,其侧重应在合作,而非对抗,这也是本书更多关注个人或非政府团体之间交流的重要原因。(当然,看似非官方的交往,难免仍有官方色彩)除了视角贡献,还有史料贡献,大量的美国本土资料为我们展现了人物更丰富的精神世界,不过这一优势也同时导致作者没有达到其不以美国为视角的目标。(但不得不说,与以往被视为“教化者”的古德诺、杜威等不同,本书揭示其被中国“教化”的一面,这是一种很有趣的路径)借用作者导师入江昭的话作为本书观感:“所有历史都属于全人类。”“所有历史必定都是共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