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读书评论:
-
danyboy03-02属于我书架上那类“观点早已耳熟能详且能较为准确的找到某章某节来扒拉几句话引用但事实上从未通读过全书”的书籍之一。这次迫于压力辛苦读完了。阎先生这部早期作品,充满着青年人思辨的激情和担心被人抬杠所以旁征博引中外资料的心思,因此显得有些繁琐,四十万字确实太多了。时光推移,当时一些看起来引用上显得很潮的资料特别是西学的引证,已颇显累赘。但拨开这些,作者清晰的思路,严密的逻辑,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封建的大夫士,如何裂变为文法吏和儒生的分涂,并在王霸之道的帝国大政框架下,东风压倒西风,在莽政时达到一个顶峰;随即分涂的两者开始合流,在九品中正之前又达到一个顶峰。论证精彩,许多小问题值得细细把玩。
-
静嘉张12-2180年代以来,史学界一直在探索传统史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可能性,《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在此是一个成功的尝试。本书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作者将士大夫政治看作是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并探讨这样一种文化是如何被历史地建构起来。本书在方法论上亦有所突破,作者十分尊重中国历史传统阐释的内在理路,同时在宏观架构上,借鉴了社会学理论中的某些概念作为分析的核心切入点,并运用于对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演化的分析,其中对“儒生”与“文吏”分合关系及其演变轨迹的论述,已具有示范的意义。在史料考据上,本书十分严谨细致,具有较深的造诣。全书结构完整,论证周严,在写作风格上亦不乏个性色彩。本书的成就,证明了西方社会科学的分析框架与中国史学考据传统,是有可能获得融合的,它展现了中国新史学一个可能的发展空间。
-
大马猴下山02-16囫囵吞枣读完了,大致留个印象。引用史料太多,不太适合初学者...
-
宇文飞升08-25名为研究士大夫政治之发源演生,实际却是一部视角独特论证扎实的先秦两汉政治思想制度变迁史,而且将作者广阔的社会学理论视野与细致的史学观念考据功力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既收益且过瘾
-
蔓荒君06-25材料稀碎,废话连篇。啰里八嗦,叨叨个没完。
-
L12-20结构/功能的时代进路得到了几乎最大程度的展示。这种成功本不应意味着某个话语类型的终结。对艾森斯塔德(韦伯)的倚重应当提示后来者,描绘理性和理想型的边界才是判断方法论效度的标准。就此而论,历史行动者“主观的客观化”在书中的位置略嫌尴尬。思想史亦需更多维度的验证、质疑与补足。
-
夏草07-16社会学与历史学完美的结合。从三代到东汉社会制度、文化、思想的变迁论述士大夫政治的演生,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最后一章的推论和余论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
殿前不检点06-14先从最后一章结论开始读
-
福贵儿11-04被后记里的这段话打动:我想把这部书稿献给我的爱子——9岁的培风,他在父亲心中占据了那么大的空间。在我给他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的时候,我无意限定他的未来路程;但我依然在企盼着,他能够选择那种或许不会富足显耀、但必定是充实的生活方式。
-
韧勉06-23Books的特色既是用治政治史的方法治思想文化史,独特视角内功深厚,缺点是总觉得有点儿怪怪的,估计是思想史的挖掘缺乏先秦出土材料。
-
danunited01-09又是一本让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然后醍醐灌顶的好书,阎步克老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早就有所耳闻,这本书虽然名为士大夫,但细读可以发现,实际上是以士大夫这个阶层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为线索,对从封建时期到两汉的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制度进行了细致地解读,论证非常严密而又不枯燥,结论和观点清晰而具有说服力,对礼与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分分合合有着独具匠心的剖析,实在是给五星都嫌少的经典之作!
-
江海一蓑翁04-30阎步克老师在北大最负盛名的通选课《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的学术版,尽管探讨的是士大夫政治这一政治史的话题,但采取的却是社会学与历史学交融的社会史研究方法。史稿的形式虽然导致行文的学术规范性可能有一定欠缺,但却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思想的原创性和发散性,从士大夫阶层的产生和演化进程出发,探讨先秦两汉时期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制度的诸多特点,关于“官”与“吏”的起源和分化的论述,尤为让人印象深刻。期待阎老师能把最后一章推论和余论的部分内容写成专门的后续专著。
-
寒鲲05-12虽然很多点位都颇具启发意味,堪称妙笔,但妙笔屡屡被重重叠叠的思想史论述围绕支离,难免失之散漫,从阅读体验甚至理解转化上讲,绝非一件好事,换言之,这是一本对大部分阅读者不甚友好的专著,需要与阎老近年来的北大公开课一并参读,以助消化。但,此书依然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研习经典之作233
-
风间隼11-14最社会学的史学著作,对历史上学者与官僚合流的分析令人信服,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是由一帮外行来治理,社会学者都该读一下。认为王莽新政与秦代暴政的结构对应的观点很有意思。缺点在于其制度史进路过分注重法家“片面深刻”的一面,把社会完全视作一静态的未分化状态,忽视了战国到两汉社会层面的巨大变化,于是思想和制度层面的演进就变成了无源之水。
-
扭腰客06-01别说一般读者了,专业学历史的,也不见得有多愉快的阅读体验。著书立说,不能只顾着自己爽,口耳相传还是要靠凡夫俗子嘛。不过,研究这些,受众群体本来就没多大倒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