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
读书评论:
-
珍妮的肖像12-30她将那些固化的正确,碎片鳞爪抽取出给我们观看,宇宙星球边界,时间线性,方向地点位置,目的与过程的诸多细节,再随时在轻盈灵巧的诗性想象中,展示了可重生的推翻与重置。《云游》的“星群”,阔大深邃闪烁的116篇,包涵了历史,生物,解剖学,心理学~怎样都精妙温柔的托卡尔丘克。
-
赫恩曼尼11-17托卡尔丘克的笔是精灵,穿梭在黑暗与光明交织的梦境里。唯独这本《云游》我无法欣赏,像是因为现实过于荒诞而去写梦境,梦境却是破碎的;因为土地不牢靠而去写水波,水波是搅动的;因为人的多变而去写空气,空气是无形的。一直以为,写作总要踩着一点坚硬的东西,而不能一味放逐,否则就像空中水月,读者好意推门进来,只看了个你心里闪过的影子。相信这本书一定有它的读者和使命,只是我退缩了。
-
后浪01-01新晋诺贝文学奖得主 托卡尔丘克 长篇力作,2008年尼刻奖、2018年布克国际奖获奖作品。
-
罗开贵12-28谢谢室友送的圣诞礼物! 了解了波兰语“Bieguni”的意义后,我更觉得“云游”比英译本的“Flight”更恰当,因为同样以天空俯瞰的视角,云游的漫无目的也符合原文种写到的“有些人到了终点站也不会下车。” 这是我前所未读过的叙述形式,在碎片化的世界中用更碎片化的文学来面对。过程中我不断怀疑是否有意义去厘清明确的几条线索,还是仅仅保持116条断片里似有似无的联系。在人体体内的游历和写给自己的断肢一样有趣。
-
冬至01-18“1542年是新时代降临前的黎明时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第一章、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全书都是那一年问世的。这个世界——内部的以及外部的——的地图已经被大致画出来了。”书中这段可算是对本书非常好的概括,而奥尔加对外部旅行的书写并不是顶级的,但对人体探索的书写绝对令人惊艳。布劳医生对人体的审美,费尔海恩对截肢的执迷,写得真好。读完书又读了诺奖获奖感言,更理解了奥尔加这种叙述方式,整合心智对当代人尤为重要,但难度很大呢。
-
宝木笑01-19得不得诺奖并不是衡量一本书和一位作家的依据,波兰作家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超脱。就像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云游》创作中的那种状态,她终于走入人生中很解脱的阶段,她去做很久之前就想要的环游世界,她随手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她没有想过什么奖杯、什么变现、什么作协、什么诺贝尔。很多人说《云游》是奥尔加如何突破、如何革新、如何里程碑式的写作,也许奥尔加本人不会特别喜欢这种过于热切的评价吧。所有的作家都不会实现完全割裂过去的写作,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人学。《云游》其实延续了奥尔加一贯的风格,那是波兰魔幻现实主义与时空碎片化写作的水乳交融,还有奥尔加在《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中所坚信的:“世界既不会被你改造得更好,也不会被你改造得更坏,世界只能是现在这个样子。”或许,那也是苦难深重的波兰民族共同的认知。
-
安德烈大叔01-26很奇特的拼凑,碎片化内容却能称之为文学的作品,对外在世界的自省式旅行与人体探索的“旅行”的碎片化文字叠加在一起,竟有一种魔幻的完整感,托卡尔丘克太灵敏了。流动与静止的思考,持续的旅行和不存在的终点,面对不可停息却又空洞的渴望。驻足在机场共和国与解刨实验室,体悟我们对自身、对世界的不够了解,代价就是永不停息。
-
三皮12-23举重若轻,大手笔。因为片段式的结构,所以可以包括众多的面向,故事、随想、妙语妙喻,从皇帝到卫生巾等等。《圣灰礼拜三的盛宴》讲了一位前海员埃里克,曾在捕鲸船货船上干过,现在在岛和陆之间来回的渡轮上工作。某天“渡轮离岸,就在距离两个码头相同距离的地方,船突然停了,然后朝公海驶去”可能是埃里克想念海上的生活了吧,看到之里,不禁想起了《肖申克救赎》里的安迪,跑去广播室给狱友们放起了歌剧。哈哈哈,同是狱中人,但是这位不时有出尘之想,想想哪天某位司机要是把开往西二旗的早班地铁给开到八达岭或者沙城子,大概可以比拟得上。
-
后浪文学12-23《云游》来啦!由116个速写、随想、当代故事、历史传说组成,116个片段组接为漫漫旅途,如粒子穿行在世界之中,成为一切时空里的奔游者。
-
阿巴厮01-06这是奥尔加送给全世界读者一份美好的礼物。突破了文体,拼拼凑凑,但又浑然一体的作品。这根本就是神一般的才华。
-
何大草01-30碎片化的写作,内涵再深刻,倘没有清晰的叙事,缺乏细节,把人物写得平面化、符号化,可能都是讨巧,巧妙避开小说写作的高难度。
-
陈老板12-31可能是我读书太少,给《云游》打四星我都不能理解!(今年最佳)
-
基本是我02-20矫揉造作,刻意疏离,故事情节乏味,不过有类似当代艺术那种孤傲之感。缺失共情,只是私人絮语。
-
某四01-19【2020008】读托卡尔丘克真是太享受了,她好会写哦!那种严谨、准确,是别致的、充满灵感的,有诗性的轻盈,又不失深刻与广博(中文译名“云游”真是再合适不过),非凡的感受力和驾驭文字的本事,都好令人艳羡啊,太聪明太自由了。看似零散的短章,那义近旨远的劲儿,有些像加莱亚诺;比较长的,相对独立的几篇——《库尼茨基》《布劳医生的旅行》《阿喀琉斯之腱》《云游》《人间天堂》《凯洛斯》等尤其精妙,(与短章一起)虚实结合地完成了对人类机体与心灵肌理极具史诗气质的幽微探索。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老准确了:“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代表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反正,真实地一见钟情了,以后托卡尔丘克的书可以闭着眼买了【喂】
-
D_宗师02-22一如那本《失败者的春秋》,当一个作品没有论述的主题时,写作就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堆砌。这本《云游》抱歉我不理解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判标准,在我看来,往好听了说,这是一本闲云野鹤的人才能看得下去的书。也是作者声名鹊起后的第六本小说,所以那么凑合还有那么多人捧臭脚。这本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堆草稿的组合,拼凑起来它还没有读者和青年文摘好看。不过我之所以不爱看这类的东西,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本来也是内心活动极为丰富的个体,另外一个内心活动极为丰富的个体很难与我完全匹配。所以要么你就是个白痴,要么你有一副好皮囊,我们都可以相安无事的相处。但凡你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心,我们要么是至交,要么互为傻逼。很显然,我可能和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就是这么一种关系。
-
鹿鸣之什12-07跨界写作,有旅行随感有历史笔记有虚构故事,模糊虚构与非虚构的文体,变动不居的主题和一个个简短的片段,是旅人不停赶往下一个地点的最好诠释。
-
加我QQ12-23接近于《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只有读了这本书才能理解诺贝尔奖颁奖词里的“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城市沦为机场的设施,而城市的一边,移动性已成现实——一句广告词,舌头是最强健的肌肉——卫生巾上的小tips,木头和天空不断呈现出圣人像,在葡萄天堂中迷失的缄默女子,困在折返区间之内的海族疯狂驶离航线,令人失望的异乡迷宫,地铁族和热社群,船都叫波塞冬,人体保存的艺术驶向解剖学的地狱,被水淹没的图书馆,无法容忍女高音的教堂,不断出现的涨潮是世界末日的预知图景。
-
瘦竹12-15在托卡尔丘克之前,我以为“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只能用在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埃科等大神身上,而托卡尔丘克似乎为我们呈现了另外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激情”的形式和成就。
-
哑古11-26读完了试读本。一部博大又轻盈(托卡尔丘克的魔术)的当代生活史诗。旅行见闻与人体标本学、医学、生物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知识和故事的无穷碎钻令人望洋兴叹。比起前两本,中年托卡尔丘克在诗意的表达里加重了思辨的比重,重时一语千斤,轻时羽化登仙——完全是上天入地的自由。标题“云游”译得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