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读书评论:
-
ooooo04-18终于读完了。语言真的难受啊。
-
bookbug07-13更多的是中兴一代军政掌故的讲述,天京之战只是其中一章而已。
-
深溪虎12-24忘记这是自己读过的第几本关于太平天国的著作了,无疑,很喜欢这一本。如果是什么导火索促使自己开始全面反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历史观,一个是义和团,一个就是太平天国了。如果比较极端的言论来阐述的话,清朝是很混蛋,但是如果选择太平天国来取代清朝的话,我宁可还是生活在清朝。造反不一定都有理,可能还会很闹剧。
-
南方的北瓜09-20副标题是“晚晴军政录”,实则是围绕太平天国时期湘军几位将领之轶事,主要是曾国藩、左宗棠以及曾国荃三位。始自团练,终于天京城破,结构不算完整,由点成面。晚晴由于太平军、捻军之乱,中央-地方关系剧变,地方团练兴起又有厘金作为地方财税保障,封疆大吏的离心力愈来愈大。地方官员的幕僚制度,又为科举失意的人才提供了表现舞台。及至辛丑年间才会发生东南互保这样的滑稽事件,其实中央亦无能为力。有意思的是,尽管两次鸦片战争已经威胁清廷,大清百姓依旧是漠然,处于中世纪的蒙昧之中。即使是曾国藩,初期也对于洋务不以为然,唯意志论。李鸿章的视野其实与他同洋枪队的合作以及主政上海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
嘟嘟兜12-31金陵围城之战,不是军事仗,更是政治账。曾国荃苦战苦支,不愿分功。李鸿章迤逦拖延,暗通款曲。曾国藩左支右绌,心照不宣。左宗棠心有希冀,跃跃欲试。晚清官场厚黑学教材。
-
聊天专用09-30一部晚清军政档案史,男主角分别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他们组成了晚清军政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三人行,一个多世纪以来,对此三人的评说,一直是学界的热门话题。书中既有风起云涌背后亦步亦趋的职场关系,也有对国家忠诚和兄长师徒伙伴之间理性也偶尔任性的记忆,还有你可能不曾了解的一面:“愤青”曾国藩、“替补队员”李鸿章、“劣幕”左宗棠……
-
Kly05-08通俗读物,适合茶余饭后闲读。传信、野史穿插其中,共同构成了一副咸同年间政坛掠影。各篇水准不一,相交而言,尤以"相期无负平生"读来感慨千万。
-
古尔齐亚02-06所用书信较多,与其说是作者写得好,不如说是那一代湖南才子们的文笔好
-
浴神01-20问题太差,可读性不强,半文半白随意切换。
-
泛流04-12大量书信、奏折、谕旨的征引自以及对这些材料的白话解读和对背景知识的拓展补充是本书精华所在。小缺点有三:太平天国方面的视角少;以人物故事为主线,并不按时间顺序梳理;行文常有网络用语等戏谑之词,让很多“严肃”读者有跳脱之感,不过瑕不掩瑜,其作品中的严肃并不会因轻松文风而削弱。只通过一本书就能“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也不可取,再优秀的书籍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尽善尽美,与其揪着某本书的缺点不放,不如省下精力去吸收该书的长处。
-
大宝法王小海君07-30是书名曰战天京,实际上怎样战的内容并不多,围城亦是将各路人马怎样勾心斗角居多,特别是曾九贪功。以洪杨之役为引,叙述晚清军政势力的变化及湘系势力崛起过程中内部的扯皮与龃龉。尤其以曾左、左郭及李元度等引发的笔墨官司。文章结构要求读者有相当的晚清历史常识和认知,从湘军起步,到中枢易主,再到具体事务操作中的矛盾与协调,可以看出晚清的中央控制力在逐步衰弱。另外,书中对“天国”这边的叙述太少,资料不像说清政府那样详细。当然可能留存的也不多。总之,是本不错的书,湘系几个大佬的集子要认真看完就是不容易的,起码对于我来说。
-
Praetoria04-07坟气比较重,像退休师爷给学生讲办公厅的故事:某篇折子写得如何如何,山头场面这般那般,上峰心思又如何如何,阴差阳错,这才有了这咸道同光的大好局面。
-
揽尘08-23论人论事,索隐探微,对认识晚晴政局大有裨益。然于“相期无负平生”中,似回护左文襄过甚。
-
神威03-06修行13rd,功夫下的到家,语言风格轻快而不轻佻,文字尺度拿捏是历史随笔中最适宜的一种。此书写最透一部分为曾左关系,其中对左心态剖析入情入理,而有关曾公部分则有无措手足,难有下手之处的嫌疑,只列史事不做推测,盖因曾公人物太复杂深刻,被研究又太嫌细致,无从用武。曾九家产一篇实为当世八卦者最为关注话题之一,本书实证少旁证多,逻辑推测多,实属无奈之举,所幸推断缜密,令人性福。很喜欢这本书,盛名之下果无虚士。
-
Glasscandy09-23主标题太误导人,看完全书有种文不对题之感。某些章节语言描述时而白话文言,某些章节又突然加入流行网络词汇,让人觉得缺乏文体统一性。
-
阿留申在死01-02這麼多年了,歷史還是逃不出「帝王學」、「人際學」、「為官學」的套路。尤其發生在這個一個倡導「歷史唯物主義」、「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國家,實在是諷刺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