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后叹息
读书评论:
-
Fulolunte03-06绝对有趣!回忆录的形式压缩了他对自己的电影艺术的解读,扩大个人经历的篇幅,这样有思考的亲历者的讲述实在太难得有趣了,可以当电影史和20世纪奇闻志来看,他确实在里面讲了不少极好的小故事23333
-
皮埃羅07-18喜欢布努埃尔的诚实,喜欢他描绘的他的时代的欧洲以及墨西哥,还有那个时代的电影往事,仅此。
-
vivi01-09奇怪,之前读的时候不是特别喜欢,这一次却喜欢了。P317 “白日美人”中的这一段跟“特丽丝塔娜”里芙芙弯腰注视死神(P86)算是对应;P323 芙芙多次给布努埃尔写信谈论角色,想看他们的通信;“朦胧的欲望”跟“黄金时代”和“安达鲁犬”也是遥相呼应。布努埃尔的梦和费里尼的梦不一样,他把自己的梦默默都拍下来了。
-
旋转楼梯05-15欲望的隐晦目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虽然文采一般,但有趣好玩,电影长度若是不够,我会加一场梦,多好的人生
-
cczsz01-11跟预期的不太一样,从童年到西班牙内战,从美国到墨西哥,直到全书倒数第二章才看到他最为人熟知的几部电影。布努埃尔坦诚直率,讨厌主旋律,对自己的电影技法讲得不多,仿佛电影只是他人生中一块不大的组成部分。我喜欢《维莉蒂安娜》、《泯灭天使》和《白日美人》。
-
Lamentos04-22爱恨分明、直言不讳的布努埃尔。尤其是对洛尔卡天赋的赞誉、与达利爱恨相杀、尊重博尔赫斯学识却又不喜其人。
-
tintin04-06非常平铺直叙的回忆录,往事精彩纷呈在最后的日子里回头看,也只是似水流年娓娓道来。“若是影片的长度不够,我会加一场梦”,若是生命的厚度不够,是不是也能加一场梦呢?
-
恶鸟01-19稍微朴实平均主义了点,对于一个大师导演的那些惊心动魄的电影来说
-
晓林子悦02-04路易斯·布努埃尔(1900-1983),在成为电影大师之前,他是一位诗人。从西班牙到巴黎,文学、艺术,然后是新浪潮的电影,伴随着性观念从保守到开放。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我们大致能明白是什么样的文化和环境熏陶了他的超现实主义电影风格。首部作品《一条安达鲁狗》(1929),与达利合作剧本,大获成功。1930年,访美,结识卓别林等人,后回西班牙,经历佛朗哥时期政治风云,晚期主要在西班牙,有时穿梭巴黎与好莱坞,《白日美人》(1966),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20世纪最好的电影时光与文艺风赏都留驻于简淡的笔墨,虽然直叙平铺,文学性一般,仍有吸引力。19章“赞成与反对”,很有意思的一份清单,布努埃尔讨厌博尔赫斯,认为他拿腔拿调,还认为斯坦贝克不过是举国之力捧出的作家,哈哈哈,吐槽了一堆名人。
-
mármol11-16天真而坦率,天才且富有激情,最喜欢他回忆马德里学生公寓的生活那段,洛尔卡在他心中是那么完美,看得出他在心中为洛尔卡保留了一块不可亵渎的纯真领地,而达利则不同,这个不可一世的天才太过自我,即便二人有过亲密无间的合作最终也必然会分道扬镳。布努埃尔痴迷于梦,即便在动乱的年代中也没失去做梦的能力,这样的人是天生的艺术家。
-
欢乐分裂11-26“记忆被想象和梦幻侵扰,把假想制造成事实”。布努埃尔借记忆之谵妄与主观修改,倾吐暮年心声,出生于如中世纪般的封闭小镇,物质匮乏并不妨碍精神的丰盈美妙,生活所历细节与幻想被悉数收进日后电影中。他身上汇聚着逆反与毁灭的冲动,行事大胆鲁莽,爱好恶作剧,喜欢爵士和瓦格纳,迷恋吸烟,对情欲的渴望往往停留于柏拉图阶段(或许也宣泄在作品中?),他焕发着胡闹的天真少年与沉思的艺术家混合的迷人气质。并未多谈及自己的电影,但对超现实主义运动及当年伙伴的记录一直延续到生命谢幕,这是影响他终生的思想主轴;花了不少笔墨于二战期间参与的抵抗运动,阐述立场。他宣称对科学缺乏兴趣,更在乎神秘性的偶然——一如电影所示。与众多大咖的结交,描摹有趣至极,交恶达利,讨厌博尔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