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到来

读书评论:
  • 半半
    08-15
    人类若不反思,要重蹈覆辙实在是太容易了。至于那种被诅咒过的地方,则根本不用抱任何希望了,只会更黑、更暗、更旧,一丝光都照不进来。
  • 1997xhp
    05-11
    所有暴力中最泯灭人性和令人无助的首推国家暴力。
  • 思想的苇草
    03-10
    埃文斯大名顶顶的第三帝国三部曲的第一弹,俾斯麦留下的沉重的遗产,魏玛的制度缺陷,经济危机等等因素共同促进纳粹上台,埃文斯娓娓道来(顺便洗刷下慈父),也证明了民主制度不是造成了纳粹上台,而恰恰是民主制度的缺陷让纳粹上台了。
  • 看不见的城市
    04-15
    断断续续拖了好久总算读完,在当前时刻实在是太容易引发联想了,又或者说回到本书来讲,历史总是改换外皮一再重复罢了。作者巨细无遗地从源头挖掘第三帝国诞生的预兆与必然性,环境与时代造就了希特勒,催生了带来毁灭与破坏的第三帝国,以及不计其数的加害者与受害者。
  • 长歌皓月
    05-21
    全国人民普遍认为国家被国际社会打压,所有的舆论力量无论左右都倾向于极端,理性中道的力量被残酷打压,或者不得不屈服于民粹主义的力量。——我说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
  • 西尔辛克
    04-22
    问:为什么民主制度的魏玛共和国会投票选出第三帝国?答:看看前后,民主就是历史长河中的一股逆流啊
  • 神威
    03-18
    修行25th,德国人原生思想的特点,如德意志民族混一、种族优越论、强大的民族主义、救世主情结;外加一战失败后强烈的被背叛与不甘感;毁灭性通货膨胀搞砸一切后的愤怒与绝望及甚嚣尘上的犹太威胁论犹太原罪论,认为只要有改变就会变好的心情;上述所有混合在一起构成了纳粹生存并发展壮大的基础,希特勒善于宣传,对庶民精神状态拿捏到位,外加自身极端主义拥有的独特魅力以及易于传播的特点,在需要的时候提供了需要的东西,从而站到了需要的位置。全书对我触动最大的两处,第一是衰微的民主政体无力自保,被对方用民主手段拔了根基,从而出现了民主政体必要时是否应该破坏民主的基本原则以自卫的哲学大问题;第二则是作者在序言里深痛陈述的“对伟大的音乐,伟大的艺术和伟大的文学之热爱,并不能赋予人们任何道德的或政治的免疫力”,一声长叹。
  • 明羽波·秀川
    05-10
    利用午休、通勤和睡前时间读完了这本书,酣畅淋漓。相比于那本为人所周知的情感丰富又极富戏剧性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本书显得更理性和严谨。作为“第三帝国三部曲”的第一部,本书却从1871年俾斯麦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开始书写,笔墨一路绵延,直到希特勒和纳粹党在1933年底彻底实现一党专政。本书相对全面地对1871年到1933年德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和意识都做了描述、梳理和分析,不仅描绘了一幅当时德国的国家和社会的全景图画,而且也对当时德国各政治派别和社会阶层的行为,以及历史事件的走向做了不失深刻的分析与判断。另外,在读本书时一直有头皮发麻之感,因为那些对纳粹党的理念和政治操作的描述与解读,对当时德国社会(尤其是城市中产阶层)的思想意识与政治行为的分析,都像极了当下。新的恐怖还远吗?
  • 胡不归
    03-20
    对于普通读者,178页的注释真的没必要,我们不会看,那还有印的必要吗?178页就可以印另外一本书了,好可惜,看着这我永远不会看的178页注释,能不能出没有注释的版本?或者注释在全文里我也不会感到可惜
  • 静渊
    06-23
    2020年读这本书非常应景
  • 柱子柱子柱子
    12-24
    当今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有两个社会主流民意跟纳粹很接近的地方,一个被誉为“亚洲民主灯塔”,另一个被称为“东方之珠”;还有一个跟纳粹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家,天天被自己的国民,国外的媒体,指责为纳粹。
  • xuerufanchen
    03-09
    雪崩时 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 mashimarro
    03-04
    纳粹掌权的过程以及魏玛政府所受党派纷争的困扰,生动展现了什么叫做“如果你觉得一个体制不好,那么就参加选举,进入国会,然后……推翻它”
  • 西峰秀色
    03-03
    希特勒的上台,不是民主本身的问题,更不要将其上台作为攻击民主制度的案例,以此简化为“民主缺陷论”,让希特勒上台因素复杂,这里想强调的是,希特勒上台利用的是假民主和真独裁,绕开和打压魏玛议会,根本就毫无民主可言的方式上台的。所以,以一个缺乏民主制度的案例去抹黑真民主,要么是无知,要么是故意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