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的焚毁

读书评论:
  • Daytun
    12-03
    对共同体之建立、失范、无效、焚毁、再创的探索,就算不属于二十世纪后文学的主题,也一定是贯穿某种宏大而悲壮交响乐的音阶。诚然,米勒的理论与细读并不是最新颖的、最巧妙的,甚至说有些缓慢、来回摇摆、踌躇不定的——这可能也是叙事分析主导下的一种必然——但从卡夫卡到凯尔泰斯,再到宠儿,一种“自相矛盾的命运”与“自毁性的免疫反应”便逐渐浮出水面。于自己而言,非常喜欢对于《无命运的人生》的分析,可能这也是因为这最贴近米勒擅长的叙事解剖,而久尔考的反讽与距离则征兆了那个熟悉的见证之不可能性。不可否认,仅此一书对共同体、见证,与大屠杀的探寻远不能阐释背后庞大的历史与话语网络,而自己也不能完全认同米勒的切入方式。但他真诚且直接的指出了那道阐释与文本的沟壑:我们深知其无法跨越,但对这种勇敢的指认永怀感激。
  • Dr.JeKyll
    11-20
    共同体的毁灭体现为人与人的不可感知、统觉和共在的崩解,从而表现于卡夫卡文本中隐匿而反讽的叙述者、琐碎不必要的细节、延迟的叙事、阐释的多义、变形与重影、自相矛盾的铜壶逻辑与错格、恐惧文字的施行力量的未竟之作等等。人道主义关怀与细读兼有,从共同体的角度观察奥斯维辛、美国奴隶制在文学作品中的见证方式,体现了后现代社会的非理性困境。
  • 陌白
    05-03
    @2020-05-03 14:57:57
  • 夜尽天明
    02-22
    极其反感此种高考作文写法
  • Pedro Xu
    02-27
    “如塞斯自己所说,她杀了自己的女儿,也杀了她自己。塞斯的动机和行为,与德里达所说的自免疫的双重逻辑紧紧贴合。据德里达称,这种逻辑普遍存在,它是道德和宗教的双重来源:既含有拯救纯净生命的冲动,又含有牺牲纯净生命的冲动。”
  • 格露莘卡
    02-17
    文学能否见证大屠杀?米勒的回答是肯定的。他通过修辞学阅读与叙事学阅读走向伦理阅读,论述的核心是:见证是一种言语行为,具有以言行事的施行功能。“大屠杀文学”有一个背景音:“我向你发誓这是我亲眼所见,我讲出自己看到的全部事实”,这个声音是一种行动。此外,如何分析文学的以言行事功能?答案是从叙事学入手。
  • 弥彦山
    04-04
    卡夫卡不可阐释使米勒的阐释也自相矛盾,漏洞频出,米勒说布朗肖没有读出《城堡》中人的孤绝境地,然而抛开他专业的学科词藻,我只读一遍城堡也体察到了他自以为的这个创见。说卡夫卡预言了奥斯维辛和卡夫卡发现了人的异化并没有什么实质区别,因为前者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后者。然而归根结底来看,共同体究竟是被“焚毁”了,还是从未存在过?令人感到有点啼笑皆非的是,在分析《城堡》的终末,米勒还为此书没有结局增添了一个个人的阐释:卡夫卡认为文学无法完成自我的救赎。我觉得这个阐释符合卡夫卡的想法,但并不构成他不写结局的理由。
  • 略科夫斯基
    04-16
    文学如何作出见证?第三部分涉及的大屠杀小说有些没读过,等我补完再来重读。
  • 胡桑
    02-10
    对卡夫卡的解读发人深省,共同体的焚毁开启了20世纪的一个黑洞,我们至今不能抹除它。
  • ynamoyerer
    12-09
    一般。有点乱和琐碎,没什么章法。译者注有点繁复,有掉书袋之嫌。阐释和叙事问题可参考,其他没什么。
  • 朏朏
    09-25
    关于卡夫卡的部分很吸引人。
  • 晓林子悦
    10-25
    “共同体”是这部文集贯穿始终的核心概念。让-吕克·南希用“崩解”“错位”和“焚毁”三词激烈主张废除共同体,史蒂文斯则在诗歌里描述神话般天真的共同体。米勒从分析两者的对立切入讲述对20世纪文学与共同体的看法。第一章作为纲领,有点艰深,没太懂。两部分对我启发较大:一是围绕“卡夫卡作品中的奥斯维辛先兆”的三篇深度论文,这个角度奇特,卡夫卡被视作纳粹大屠杀的预言者;二是有关莫里森的《宠儿》,莫里森逝世之时,我重温了她的作品,在米勒这里,莫里森与《宠儿》被认为是后奥斯维辛与黑奴时期文学的结合,拓展了我的视野。
  • 成知默
    07-31
    无论是让-吕克·南希共同分享、彼此分割的“非功效共同体”,还是史蒂文斯“与外界隔离又彼此关联的人群”,抑或彼此交叉、相互联系的作为诸多共同体集合的第三种共同体,在我看来,作者对所谓“共同体”以及文学作品如何书写共同体的崩解、错位和焚毁的论证都不见得有多高明,倒是对《审判》《城堡》《无命运的人生》《宠儿》的文本细读、以及文学作品如何见证人类极端灾难的解读更吸引我。作者论证卡夫卡预见大屠杀的前提在于:“文学作品在我们回顾性的阅读中有一种预言能力,能够预示将来”,带有典型的后见之明的色彩,以及我认为与其说卡夫卡预见了奥斯维辛,不如说是对人类极端情境的洞察与预示。卡夫卡的叙事断裂、阻止阐释、不可完成、自造寓言,凯尔泰斯的反讽与对大屠杀事实的选择与整理,作家们通过作品组织、表达和阐释奥斯维辛。
  • 路边待沽白菜
    09-01
    在一切灾难前后,并非无人见证。小说呈现了共同体的崩解、错位和焚毁,它不再承载所有的亲近、依恋、安全、家园感,个体在灾异中成为独体,暴露在无限的深渊之中。相连又分离,在迫近的死亡中分享世界。无法言说的言说,怪怖的重影和重复,矛盾的瘫痪,共同体启动的是自毁性的免疫系统,构成疯狂的、梦魇的世界。
  • 韧勉
    11-25
    《城堡》是典范,且不仅仅是典范、它精湛地展现了人类生活在某种状态下的后果,人们在这种状态下无法确知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无法确认他人的言语、眼神、脸色和体态姿势所传达的信息。这种人类生活的后果表现为共同体崩溃,叙事随之难以甚至无法保持完整和连续,结局也让人不满,在此意义上,人类生活的这些结果预示了奥斯维辛。卡夫卡似乎已经知道在奥斯维辛之后,就创作有机完整的文学作品而言,写诗是野蛮的也许正是这种隐隐约约的想法,阻止他写完任何一部小说,尽管正如前文提到的,他没写完小说,也可能是因为担心小说一旦写完,会以可怕的方式践行我曾多次提及的小说的施行力量,把他的噩梦变成现实。~关于共同体、卡夫卡和集中营文学、关于后现代与解释学,米勒给了我们脑洞与理论兼备的多重理解。
  • 醉岛
    02-17
    很畅快地读完后又立刻开始为这种畅快感到难为情。“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 玲自体
    04-29
    阅读此书不是学术需要,更是我个人之于时代及我所心爱小说之于时代的追问。米勒延续《小说与重复》时给我的震惊。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让我想到《未知量》中弟弟死后理查德对只顾祷告不涉现实的苏珊的谴责:你可以晚点再享受你的个人消遣!就像疫情时期也可以用上面这句话指责诗歌抗疫的荒诞做法。回答是肯定的,尤其米勒比诗歌更近了一步,他将小说见证的合法性上升到最高。是时候阅读这本书了,共同体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纳粹净化和灭族就是出于共同体的极端,但同时缺失也会带来灾难,德里达自免疫—自毁逻辑给人启发,米勒对几部小说分析仍然精细,不得不承认,某些时代谈论《尤利西斯》《洛丽塔》显然不合时宜,我们不是否定美学,只是在探讨另一个问题:朋友?等你们都饿了七天,你再说朋友!至少,这本书初步解答了我内心的疑难。
  • Miserablism
    05-18
    着重读了前两部分,共同体三种跟卡夫卡。要说有没有用就是下一步如果读德勒兹论卡夫卡可能有用,也回头梳理了南希的非功效共同体概念。但总地来说,看了非常抑郁(你有看书不抑郁的时候吗),抑郁之处不仅在于所谓现实政治的乌七八糟跟批评家的力不从心,更在于你发现对想活下去的人来说法西斯确有其迷人之处
  • 虾米
    08-16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或审美,是否可行?作者答曰:不仅可行,而且必要,因为文字除见证奥斯维辛之外,还有对那些触发奥斯维辛的潜在信号,予以捕捉并作出预警。作者用“共同体(用来把人凝聚成团的那套语言、文化、相同或大致相同的价值观)的焚毁”,来指代这些潜在信号,而它们则可通过对作品文本结构、风格、语言的甄别,加以辨析。《审判》与《城堡》隐匿而反讽的叙事者、叙事的断裂、故事的不可完成性、似是而非的矛盾逻辑,在在说明每个人面对他者都像面对一种不断增殖的符号网络,对这些符号的阐释即使可能,也得不到确认。《无命运的人生》辗转迂回、留有余地和限定条件的表述,展现了一种空白的不确定,“在一种语境下看来是自然的事,从另一角度看,就是不自然的了”。作者对《宠儿》的分析则借助医学术语“自身免疫”来说明主人公杀婴的极端道
  • 安提戈涅
    09-01
    近期最佳。83岁的米勒宝刀未老,在本书中展现出强大的文本细读功力与克制精准的理论运用能力,我认为这是一部出色的批评著作。分析大屠杀与卡夫卡文本关系的作品并不少,但米勒选择了“共同体”这个切入点,相当聪明,通过对诸多作品的细读,米勒给出了一系列值得被认真对待的判断,比如为什么卡夫卡的作品都是未竟之作?为什么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如此多的逻辑混乱与冗余,而《无命运的人生》里,主人公为什么又是冷漠的?这些问题都可以用共同体概念的毁灭获得一种阐释。阐释,当然是事后追加的,但我为米勒辩护,也正因为他的“后视之明”的历史意识必然性。当然,米勒在这本著作里,最打动我的反而不是那些充满想象力与关怀的论断,而是他坦诚于能力有限、他对于批评行为的焦虑与他的欠然——这可能才是好的批评的内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