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中国1940-1946
读书评论:
-
麦田圈21204-09评分是不是过于苛刻?作为抗战时的外国观察者,他的立场是公正的,对普通百姓是悲悯的。我们得以了解烽火间蝼蚁百姓真实而悲惨的生活。微观的战时生活,倒是通过外国人的作品了解,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作者的素描速写也很有意思。
-
刀叢中的小詩10-10《战时中国》——圣人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观中日战局,美苏窥伺,看本书作者一路走来,痛诋国军,有如下士闻道。其间种种,恨不能起老蒋问之:为何不接收琉球,分占东京?在两强之间欲左右逢源,反而顾此失彼,让外蒙自立,授柄于人?唉,观近代史,每到关键时候,刚一看到起色,必向一个最坏的方向发展,深不可解也。
-
欧亨立01-03外国人在处于战争时期的中国的所见所闻,没有聚焦于战争本身,而是将重心着眼于百姓,执政党以及美国政府之间的种种,很真实,很讽刺
-
石涛11-04《电子书》以美国人的视角展现抗战时期的中国现状,分析了当时各方的思维方式和相关行动。
-
百器徒然01-12说此书没有丁点史料价值那就是信口开河了,光是本书提供的视角和偏见本身就是不错的史料了。它告诉了今天的读者,抗战时期一个在华多年的西方记者,能够看到怎样的情况。“我们这些外国旅行者就被KMT驻军将领们请来屋顶花园做客了。那是一桌豪华的酒宴,有鱼翅、大虾、鸡鸭、猪肉、高档调料等等。在吃了一星期干鱼和瓜片之后,这样的一餐的确美味非凡。有玉石花鸟装饰的花园餐厅凉爽宜人,肥胖的官员和商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开怀畅饮,像孩子般玩笑打闹,互相比较着新近走私来的珍品”对比那些吃不上饭卖儿卖女的老百姓,看来延安最后胜出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委员长治下有这么一大批得力的干将,何愁不胜利转进到台湾?
-
Chris04-05值得一读,下册明显冗余
-
王十二09-22先挑写云南的一段来看
-
Assisi10-21未来总不免要产生于过去,而中美之前的关系绝非良好的先例。
-
黑色曼陀铃06-113.5星。单就战时民间的百态而言,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因为史书往往聚焦上层精英与主流新闻报道,很少能看到民间的故事。后面对于战争后的设想实在暴露了美国人的优越和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浅见,比如建议国共分而治之,联合国参与中国内政的管理等等。
-
catse05-04这本书是用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战时中国,国民党政府贪官污吏,腐败透顶,军队士气低落,果然是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就不同
-
figo07-07这也叫讲故事的高手?不细腻很浅显。作者毫无远见,只看到听到那时的事儿就武断站队下结论。
-
浪费粮食的杨08-05内容令人失望,废话太多,翻译的也一般。
-
老彭是個书脊党06-04格兰姆·贝克是一位敢于在生逢乱世,离开书斋,背井离乡,为了心中的梦想来到中国的美国记者作家,他在本书中显示出了极高的记者客观真实的素养和坦率求真的精神,并且能够深入社会底层、战争一线,乃至中美外交中,将自己的见闻客观的记录下来,加以自己的专业评说,既不为尊者讳,也不为权者谋。无论是在成一家之言的历史价值上,还是对于研究战乱时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的文化价值上,或者是本身书写上那种轻松明快的笔调,以及内容上乡野趣闻,都有相当高的历史文化阅读价值。同样,这也是一部让今人能够更加准确还原当时当地客观历史真相不可多得的历史读本。
-
拉拉纳07-24建议和陶涵的《常凯申与现代中国》对比着看,同样一句话,会有不同的解读。
-
行远05-21我党的胜利更大程度上是美国模式的失败,而不是苏联模式的成功。
-
XufengKou06-06近来连续阅读了多部外国人作为亲历者描写近、现、当代中国作品,本书的深度算是其中上品,尤其提供了抗战中后期前线战区(1941年的洛阳和1943-1944的昆明与桂林)难得的一手纪实资料,把KMT统治下的自由中国与国军在正面战场的所作所为忠实还原给读者,再度印证了KMT转进台湾的结局早在1944年就已注定。本书最后对KMT与中国内战命运的总结毫无悬念地与白修德、谢伟思、贝尔登等人完全一致(当然也愈发不解在所有在华美国人都洞若观火的情况下,美国政府1945之后的对华政策怎么会如此离谱)。当然书中也不免出现此类作品(从民国至今)中作者在所谓西方文明优越感视角下偏见性论述的通病,中西方文明间真正的理解和平等对话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若以此大历史观的角度来对比审视当今的中美关系,唏嘘,唏嘘,唏嘘。。
-
Arthur06-2920200605~0629 不是一本好书。充满了道听途说,臆想和猜测,以及西方人固有的偏见。既没有与当时著名人士的深入交流也没有对市井百态的详细记录,找不到丁点史料价值,叙事记录还杂乱无章甚至莫名其妙。糊弄西人可以
-
小荷05-06据说战时美国新闻处在中国发行的很多小册子里面的插画似乎都是出自贝克之手。这位美国先生来到中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实地调查,而且前前后后(1935年秋—1937年末 ,1940年初—1946年底)一干就是十余年。他的见识和气魄远超于当时在华的美国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