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大交换
读书评论:
-
Hugh Lynch12-04虽是环境史的开山作,一是毕竟50年前的著作,二是看过戴蒙德那著名的枪炮病菌钢铁,没有一看就被震撼到的从生态视角解释历史的感受。但也有超出枪炮的一些叙述,比如以前未经反刍就接受的印第安人灭绝大型哺乳动物的观点,书里说欧洲人带着枪炮来也没灭绝美洲野牛。但是为何没有驯化出本土大型动物呢?梅毒传播的章节读来最有意思,还引述了伊斯拉谟、拉伯雷、拉斯卡萨斯这些大名鼎鼎但不会去读其著作的中世纪大作家的文字,让人得窥一斑。
-
阿林12-30读了之后才发现 枪炮病菌钢铁 那本书基本是抄它的。
-
雪莱01-09比较蜻蜓点水地介绍了地理大发现带来的物种交换和产生的社会影响。最感兴趣的是农作物交换这一章,比如匈牙利原来以畜牧为主,大量种植玉米和红薯后成为粮仓,支撑起奥匈帝国全欧第一的农业实力,很有意思
-
冷月独夜行04-01本书从新旧世界生物大交换的角度阐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世界历史,现在看来一点也不新鲜,但能够在1960年代提出这一视角,眼光不可谓不长远。郑明萱的翻译既流畅又典雅,毫无欧化迹象,堪称神译,为本书增色不少。
-
杜君立05-28这是一部被大众读者忽略的书,克罗斯比原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现代文明起源的新思想,但在60年前,却遭到学界的批判,几十年后,戴蒙德根据其思想写出了《枪炮钢铁和病菌》,一炮走红,成为超级畅销书,并斩获策普利图书奖,名利双收,由此可见思想虽重要,但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表达方式也很重要。
-
黑心橘03-15某楚汉剧里的军粮还有玉蜀黍
-
veeltalige05-23适合坐飞机读,酣畅淋漓……不过正如克罗斯比自己在再版序言中所说,梅毒那章的确讲过头了。事关sexuality的传染病,用生态史的视角有点力不从心吧。
-
信鸽02-17讨论哥伦布大发现之后美洲的输入和输出。大半印第安人死于西班牙人带来的天花;欧洲的马、牛、羊大批出现在潘帕斯草原;小麦、橄榄、葡萄也在美洲种植;另一方面,来自美洲的梅毒肆虐全球;黄金白银让西班牙殖民者发了财;美洲原产作物如玉米、辣椒、番茄、甘薯,成为旧世界餐桌上的常见食物。
-
韧勉07-29看过《1491》和《1493》后,本书只能算作科普性读物,不过学习世界史,哥伦布大交换,作为环境史研究的基础概念还是要了解。
-
鼠帝大陵三百里08-07在这场大交换下,新世界除了在农业上对旧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外,其余方面则对旧世界影响微乎其微。“哥伦布大交换留给我们的不是一个更丰富多样的基因池,而是使它愈变干涸贫乏。我们本身,以及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因为哥伦布而比以前贫乏,而这种贫乏现象只会有增无减。”
-
眉间尺04-27这本成书非常早,应该算是这方面作品的奠基石,也因此有一些不足。相较后来的畅销书而言吧。
-
单于天降08-10太贵啦40分钟就看完了
-
鸟飞04-22看过戴钻石的《枪炮、病菌和钢铁》之后再看这个感觉就完全不带感了,毕竟已经是三四十年前的东西了,无非说得还是物种和病毒的交换,而且啰里啰嗦,完全没有《枪》中高屋建瓴的感觉,看过了前者这本基本可以不看了。书中对于南美作物对中国的影响有了进一步阐述,并非土豆、玉米的产量就比小麦和水稻高,而是这些东西生命顽强,他们把原本不能种麦子和稻子的山地、贫地利用起来,从而间接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中国的人口容量。另外比较好玩的东西,有梅毒的叫法:日本人管它叫唐疮,中国人叫它广州溃疡,印度人叫它法兰克人病,阿拉伯人叫它欧洲脓疱,俄国人叫它波兰佬病,波兰人叫它德国佬病,英国人叫它法国佬病,法国人又叫它那不勒斯病,意大利人又叫它法国佬病。看来看去还是觉得,法国人真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