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你的学生思维

读书评论:
  • @三顾阿顾
    02-25
    (看到评论里同感的内容。"迷茫总是相似,区别在于认知与行动。认识自己是一辈子的事情")学生角度的提问,职业前辈的回复。遇到问题,自己实在想不通,请与几个见多识广且喜欢帮助人成长的良师益友,就会豁然开朗。想到新年蔡澜先生开放微博互动评论,过了一些时间,评论区热闹起来。偶然看到有人留言意思大概是"每一年的评论内容大体相似,围绕着生活琐事,工作生活或者感情人生,也还需自己走出来,自己想通问题所在。"在评论里,还看到"先生好,人生是自己经历的、体会的,虽然这一年跌跌撞撞,但是也摸索过来了,以后也会这样,就不讨教先生了,祝先生身体健康 每天开心。"人生都是经历,跌跌撞撞,也摸索前进了。
  • 南方小强
    01-24
    帮助不大,可以看目录找自己需要的看
  • 糖糖
    05-11
    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会想自己面对的压力。想知道自己的职业规划,害怕自己被社会抛弃,这本书主要讲的应届生,我已经过了那么年纪,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最终的路,方向最终还是靠自己一点点的去摸索。虽说没能帮我解决目前的困境,但也给了相对应的启示。凑合看吧
  • 无名小卒
    10-24
    给五星都嫌少。一帮志愿者勤勤恳恳,问题和答案都很中肯。看了两遍,边看边做笔记,推荐在校大学生,还有刚步入职场有困惑的同伴看。
  • Sakai Masato
    07-29
    职慧公益是实实在在做公益的,佩服,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到迷茫的大学生和职场新人。
  • _凉愿_
    01-28
    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两年的职场人,重新回看每一个问题,都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要是六年前我就看到这本书该有多好啊!谁的成长也不可能是匀速直线提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曲折,学生思维不过一小段罢了。而且,克服它也没那么难。
  • 闪 电
    10-24
    强烈推荐!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两年的职场人,重新回看每一个问题,都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要是六年前我就看到这本书该有多好啊!让我觉得,大家的青春都曾迷茫,我不是孤单的一个人。而且还有那么多志愿者老师的支持,即使困难重重,也让我有了勇敢走下去的勇气。迷茫不会立刻消失,问题不会立刻解决,但重要的是我们有了一些思路和方向,可以去尝试去探索。每个人的人生之路终究不同,每个人的职场之路也会不同,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其实也就解答了自己。
  • hey jude
    01-12
    简单的一问一答,去知乎搜一下还有各种角度的回答呢,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 Dolin欣
    09-16
    我不喜欢一问一答形式的内容,这种形式以后我应该都不会再看了。和很多职场的书籍是类似的,假大空,看完以后更加焦虑,没有实际性帮助,更多的还是给自己灌鸡汤。
  • ^_^
    07-25
    这本书很棒,职慧更棒!
  • 大脸
    09-23
    还以为可以刷新我的三观呢,原来是请职场老人给在校生读的职场abc。题目起得狡诈。限于篇幅和主笔人的差异,观点有的不是说的很清楚,反倒容易变成偏听,给同学们指了歪路。说实话这类书都是信息冗余,我们的父辈从没看过不也一样横行职场的啊?不用害怕,机灵点,就没事。书一般般,作为公益事业,给加一颗星吧。
  • 查无此人
    02-01
    迷茫都是相似的,区别还是认知和行动。认识自己是一辈子的事,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放弃寻找
  • B612
    05-27
    还不错 虽然暂时用不太上
  • 10-24
    1.很多提问的问题不是学生思维,是幼稚。2.希望你可以从中找到共鸣或解答。但更多要靠自己。尽力去学习 ,去感受。
  • yellow
    04-07
    为土豆和蚂蚁老师8年来的坚持点赞
  • 噗二欣
    10-24
    已经成我的小本本啦,有问题就拿出来翻一翻~
  • 吹吻橙
    07-09
    宁可看八字解析。。。。
  • 阿斯匹霖
    10-25
    看完有种获得武林秘籍的感觉,太神奇了!真的没有想到有一本这么针对大学生的书,而且这些问题都这么真实,里面的问题都是我曾急切希望能找到答案的! 虽然篇幅有限,90%的问题都能给一个启发,要么是一种分析方法,比如,怎么选实习/工作;要么是一种视角,比如,从培训行业去看一个助教岗位的发展;要么是在这个岗位上做到成功的经验总结,比如,怎么从不喜欢的专业转行去做到人力资源总监等。 真的好神奇,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一天读到一本,由职场经验丰富的人倾囊而出的,汇集而成的武林秘籍~ 竟然由一家公益机构做成了这么有意思的事情。
  • 歧路花火
    06-04
    其实看这种书,大多数时候是在祈求一个「和我想的一样」的答案。虽然有时候也会被新颖的观点所说服。沟通与交流是双向的,即便是存在实质上的不公平,解决方法倾向于察觉—修复,而非划清界限的批判。比如领导蛮横不讲理——职员要发挥「向上管理能力」。比如升职不公平——你猜怎样,老生常谈的忽视「关注圈」重视「影响圈」,这是一种妥协的技术,却也是一种保持心态健康的技术。有点无奈,有点真实,有点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