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仁之乱
读书评论:
-
麻烦你,我要鱼丸粗面。07-22早年看漫画《一休》就想探究应仁之乱的因果。因为漫画里说是“马借”(就是非体制内快递)发动,继而爆发的。//大贵族日记做主要材料的史观著作。不喜欢。也没回答我的疑惑,
-
后浪06-03本书作者日本新锐历史学家吴座勇一以小见大,从东大寺两位高僧的日记入手,将应仁之乱的起因经过分条缕析,娓娓道来,引导读者漫步神秘的日本中世世界。
-
韧勉09-06内藤湖南指出若了解日本历史应从应仁之乱开始,应仁之乱爆发的原因,家永遵嗣指出,统治关东的政策对立不容忽视,在偏远地区的竞争中,大名间的利益是相对较容易调和的。对在京的大名来说,比起在关东数度反叛的足利成氏,在畿南横冲直撞的畠山义就是更切实的问题。因而,应仁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畠山义就上京。嘉吉之变后的政局使各大名的同盟一分为二,变为对立的两大阵营,引发了应仁之乱。但讽刺的是,挑起应仁之乱,同时也是应仁之乱主体的两大大名集团,随着战争结束一并解散了。接着,一直在幕府政治中被埋没的守护代阶层和远国守护,作为战国大名登上了历史舞台。以往以京都为中心的政治秩序被迫发生剧变,地方的时代开始了。
-
马上到站05-26两位畠山XX的家督之争是导火索,深层的是足利幕府的协商体制问题。将军弱势,大名投靠将军下势力最大的两个管领:细川和畠山。细川胜元与山名宗全联合压制畠山,但一旦畠山弱化,联合体内部就开始对立。本书号称用两位僧人的视角(日记)看待应仁之乱的前后,不过实际上感觉只是大量细节化了应仁之乱,以及他们两位的所思所感与行动,至于他们周围的“僧侣、贵族、武士、民众在大乱的漩涡中如何生存、如何思考”,则效果还是差了一点。阅读的最大障碍就是人名的复杂与相似,以及原本对日本这段历史的不熟悉。叙述的也算是比较清晰了,唯独到后面因为人名、地名已经一团浆糊了,只好囫囵吞枣。
-
Caselnes07-05说实在的,日本史再这么写就要报警了。题目叫应仁之乱,结果山名宗全和大内政弘都没怎么写,倒是舍得花费笔墨在兴福寺怎么收租和泡澡上。我不是不重视微观视角,但是全书读毕,兴福寺到底和应仁之乱有什么决定性的关系吗?
-
总有刁民想害朕10-10这本书格局太小了,让读者无法把握事件全貌。这本书讲的应仁之乱,还不如百度百科讲的清晰。
-
浴神08-02写作有点乱,各种乱七八糟的人物错综复杂的出现又交代不清楚,读起来有点累。
-
紫心银翼10-25不算通俗读物也没什么读下去的兴趣
-
宝木笑05-27阅读的过程相对艰难,很多人名和关系必须停下来好好回想一番。这很像“应仁之乱”在日本史上的尴尬地位,比起著名的战国时代,这段历史即使在日本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战国时代群雄崛起,星光闪耀,而“应仁之乱”时期的豪杰实在乏善可陈。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应仁之乱”却应该成为日本史最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下克上”的乱世思维被日本社会接受并最终迸发,一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响彻一片土地的上空,那片土地必然迎来群雄星聚的浩荡时代。然而,吴座勇一最终还是将整部书落脚到了兴福寺的两位僧人身上。也许,我们会发现无论群雄浩荡还是豪杰乏善可陈,历史最后依然是由最简单的情节构成。 “应仁之乱”即使纷乱人目,本质上却是一个嫂子和小叔子之间的斗争故事,家业到底应该传给大侄子还是小叔子,这是个问题。
-
晓木曰兮历史系05-12不得不说,这样的书籍有现在的热度和市场是非常难得的,应仁之乱,这场日本历史上转折点似的战争,对历史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本书的出奇之处就是通过两位高僧的直接描述来回顾这场匪夷所思的战争。习惯了大历史框架下的日本战国时代,这本书是异类,以小见大,不觉得小气,又从针眼般的角度对应仁之乱有了全新的概述。对日本历史感兴趣,喜欢战国时代那些名人们的极力推荐阅读。翻译也属于上乘之作,有独到的理解,不会对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有误解,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原著的风格。这本应仁之乱值得收藏,大概是汗青堂这些大历史书籍中的一股清流,涓涓细流,沁人心脾。
-
大-燕-威-王06-04作者写书的预期读者是日本国民,行文间似乎并未做太多背景介绍,认知都是默认的,读起来总归需要点耐心。不过归根结底,故事主轴还是室町幕府的将军做了一件连东周列国时期的周王都不敢搞的事:玩“宫心计”,挑动大名和各个势力之间的内斗。可问题来了,大一统时期帝王心术够使,可你丫明明就是个松散的地方联合,这么搞,其结果当然就是各个政治势力一语不合就开干了。战争总归是不好的,食髓知味,各方逐渐会发现还是武力好使,“社会大同”还是输给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比喻义),才有了后来的下克上和翻天覆地。从两位大和尚的日记入手,实际是从社会意识探讨社会变迁本身,并没有映照史实的太多价值(作者也并非是这个意图),该视角还是很独特的。然而乱世本身意味着什么?参与者不是史学家,无非是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罢了。
-
东土大唐05-18幕府将军模仿后白河法皇,扮演搅屎棍的角色,到处给底下的家臣制造矛盾来削弱其实力,结果玩着玩着玩脱了,大家都迈过了底线,不死不休。再加上防御手段的进步,打成了长达十一年的相持战。战后,政治重心从中央转向了地方,以往大家都想在中央混个头衔,以大义名分压制对手,一场大仗下来明白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都回到各自领地拉起队伍,战国时代由此拉开帷幕。此外,我好奇的是僧兵在这一阶段的实力如何。兴福寺已是外强中干,那延历寺、本愿寺这些强寺又如何了?直到织田信长这个第六天魔王登场才降伏了山法师们。
-
陆钓雪de飘飘05-22应仁之乱:应仁元年(1467)至文明九年(1477)。具有新兴势力山名氏向以霸权势力细川氏为中心的幕府秩序发起挑战的特征。但是山名宗全最初绝不期望与细川胜元展开全面战争,目标仅仅是军事介入畠山义就与畠山政长之间的局部战斗——御灵之战,帮助畠山义就取得胜利而已。细川胜元的反击,与其说想积极地、攻击性地打倒山名氏,倒不如说担心抛弃畠山政长会损伤作为大名的面子,无奈之下才选择报复。东西两军都希望短期决战,战争却走向长期化,呈现出动员足轻和乡民开展总体战的样貌。最终,因为被东军切断了补给线,西军投降,战争结束。但东军诸将也损失巨大,连以钢铁般团结著称的细川氏一族日后也内斗不断。没落的参战大名被甩在了后面,所谓的“战国大名”崛起了。无问古今东西,人类也许总是在重复着同样的错误。
-
虾米05-19国家治乱的原因,总有一个公式可以套用,人物忠奸、阶级斗争、历史必然、经济决定论,等等。但应仁之乱没有这样便捷的公式,毋宁说,作者在“乱”中整理出许多线头,每一个线头既是因也是果,它们像多组多米诺骨牌那样,推倒一组,其余的也跟着一块儿倒。所以,本来仅仅是畠山氏一家的家督之争,竟作为导火索引起全国性的一场大乱。所谓牵一发而动的“全身”,即大名族内和大名之间的斗争、北朝与(后)南朝之间的斗争、奉公众奉行人与幕府和大名之间的斗争、土一揆国一揆等底层民众与特权阶层之间的斗争……如此,整个日本的统治结构于微观与宏观的双重视角下,赫然呈现出来。另外,统治者为减损而采取的最优措施,并没能防止动乱的进一步扩散,反如蝴蝶效应一样推波助澜,在在证明历史的发展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也让人对人的理性之局限生出无限感慨。
-
惠山老翁07-07对照原书,第44页第三段最后一行删减了「中華人民共和国の国連加盟問題のようなもので」一句。其实不太觉得吴座勇一从兴福寺出发的视角有什么问题。就像他最后要把应仁之乱和一战摆在一起考虑一样,大和国的众徒国民仿佛就扮演了一战前夜巴尔干的角色,早期反筒井势力 (越智、箸尾、古市、经觉) 背后的支持者是畠山持国,之后其成为了义就一方的基干力量,筒井势力 (筒井、成身院) 相反则成为了拥护政长的势力,所以作为应仁之乱引爆点的畠山家督之争,其隐患可谓早就埋伏在了大和。当然这本书要读出兴味来,背景知识的储备是一大关键。
-
完蛋了的国王05-06本书条理清晰,复盘了应仁之乱的前因后果,但问题是格局意外的小,给兴福寺和尚及大和国人的篇幅占到全书的一半,视角这么窄主要是因为引用的史料是和尚的日记,拘泥于私人日记是日本中古历史著作的老问题了,格局太小,几十骑两三百杂兵的战斗,老和尚的吐槽云云也拿来写,读来竟有一种贻笑大方的喜感,相比之下西军主帅山名,主力大内等一时豪杰都是一笔带过的戏份,固然有视点的选择,也不至于厚此薄彼到这种程度。大和国在后来的战国时代无足轻重,这种没落的处境一直延续至今,作者一味强调大和国几方势力在应仁之乱中的核心作用,反倒显得有点荒诞了……再者,在点评幕府的作用时,过多引用其他作者的观点,冲淡了作者本身的观点,幕府到底是时代的废弃物,还是力挽狂澜却功败垂成,到最后都没有一个定论
-
中世与近世之间05-06先提高下评分,毕竟不管从内容本身还是译文质量以及出版社选题,都值得鼓励。对于上面的两条评论,也早在意料之中,所谓希望从幕府视角看应仁之乱,无非指传统的政治史宏观史角度的解读,日本虽然有关应仁之乱的专书并不多,但多卷本通史里面基本是这样的叙事,如何取得突破是新生代学者的主要工作,本书的价值恰恰是提供了一种微观视野,以经觉、寻尊的叙事对这场战乱乃至中世生活史加以论述,并非纯粹的政治史军事史著作。但是这类书显然并不适合国内的读者,出版社必须意识到国内读者基本是日本史零基础,别说应仁之乱,就算室町幕府的基本知识都不具备,突然接触大量的人名地名不晕才怪。所以最合理的还是引进多卷本以及人物传记之类,先有一个框架再接触这类书更好。另外本书对于左派史学的批判其实也值得中国史的研究者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