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梁庄记

读书评论:
  • 淡清的水桶
    03-29
    新闻联播之外的农民工的中国梦……
  • 一鲟
    12-10
    为什么要在这种书本里不停地表现出优越感呢?
  • 05-14
    矛盾。看着他们生存不易,觉得可悲。像电镀厂那种工作环境,几乎就是毒气室。但是想想横冲直撞的三轮车,制假造假的黑心食品等等,又是可恨。
  • 林见鱼
    01-09
    这么一本旨在记录的书,有太多价值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大部分还都是自上而下的俯视。有这时间还是应该多看几遍《江城》。
  • 神威
    06-01
    修行81st,昨天下午入手读到晚上九点,一气读完,现实是最有震撼力的东西,结合我在农村长大那十年的所见所闻,震撼的说不出话来,这是本不需要太多评述的书,忠实的反映了生活,反映了我们没看到的世界的运行方式,足够有力,强推之
  • _八卦鹊子
    04-11
    这是一本富于情感的书,这种情感是作者对家乡,亲人所有的乡愁式的东西,在现代和理性的支配下,它飘忽,游离,但总能合理化。它也很具体向世界展现了每一个作为个体的农村人的城市化。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对于现今了解和深入研究农村城市化有其参考价值。当然,作者并没有仅仅做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她有意识的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评判,以力求形成自我的角度,从一个离乡多年,已基本完成其个人城市化的个体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老乡们的生存现状,脏乱,散发着腐败的霉味,闭仄的空间,局促的人。恶劣的工作和生存环境。这些,都没有让他们退缩,他们都有自己存在于斯的理由和目标,哪怕这些理由和目标是渺小细微的。作者一直在提归乡的概念,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失败,不是某个人的失败。而是整个社会共同的失败。
  • killer
    05-11
    阅读果然是私人的体验 没有预想给的那么多
  • 立春
    12-27
    “一个词语越被喧嚣着强化使用,越是意义不明。与其说它是一个社会问题,倒不如说它是一个符号,被不同层面不同阶层的人拿来说事儿。人们抱着面对奇观的态度去观看,既泪流满面感慨万分,又事不关己冷漠无情。只有轰动,而没有真正的事件。
  • 韵外之致
    08-06
    掉进讨生活的汪洋大海里
  • Hutzenberge
    09-23
    利用断水断电的两天,读完了<出梁庄记>,有颇多的感慨。有人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批评本书的浅,但它本就是一本纪实文学,作者知识背景不同,也并不能因此苛求。梁庄肯定不能代表中国,但梁庄却是中国的,也是一个时代的。最为难得的是,我们可以看到梁鸿作为一个记录者和当事者的自省与反思。这本书并不是要给出一个答案或是范例,而是讲述社会的一个维度,是一群人的故事。因为我触动了,就足够了,这至少是我喜爱的一本书。
  • 八月..
    07-14
    仅仅是这种记录就够了。
  • 炳灵
    05-29
    作者老是把自己的想象加在描写对象上,读起来特别讨厌。
  • lee
    12-17
    大三曾在六教梁鸿的讲座上提问,表达对她观点的强烈反对,当时基于感性认知纯粹觉得中国的乡村不是这样的,至少我亲身经历的湖南陕西贵州河北河南的乡村不是这样的,那节课我始终找不到突破她论证的方式,现在明白了,她不是在写农村,而是写自己不再是农民的洋洋得意,这一点跟《皮囊》蔡崇达很像,无非都是站在高处指指点点,然而《甲骨文》《江城》的何伟却不同。可能国内“学者”的通病大抵如此,走上高处编再也回不到低处。
  • jiaon
    05-22
    给了足够多的细节,仅此而已。
  • 八圈
    07-22
    看各种介绍,以为这是一本类似《金翼》或者《小镇喧嚣》的书,翻了第一章恍然大悟:这就是文青的支离破碎的记录。如果想通过这书去了解中国农村,那真是南辕北辙。每章里面都有一两段不那么口语化、非描述的文字,试图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和拔高:这估计是编辑期望稿子增加一些学术含量,在文稿成型后另外加进去的,所以读起来非常不顺。能把一个民间文学的稿子硬生生地做成四不像,我只能表达对铁葫芦的感慨:把这么烂俗的稿子用这么完美的市场策略来包装,真是行业的标杆。
  • varro
    12-29
    当某个年度好书评委收到的样书,花了两天看完,看的心里很难受。从写作上,总感觉作者的视角哪里不对劲。虽然也有装饰性地引用些阿伦特、斯科特之类,但显然还是学识不够,应该稍微读点人类学的书。
  • 刀叢中的小詩
    07-18
    又一部把河南人(准确滴说是梁庄人)黑出翔的知音体情感力作!作者原本想以俯瞰的姿态叙述梁庄人的故事,没想到一陷进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从作者的实验性叙述中,你会想起倪萍,赵忠祥,朱军,柴静,但是他们都不属于人类。
  • 木抱一
    12-25
    用Kindle在地铁上看完此书,整个过程感觉不太舒服。同样是非虚构类的作品,何伟的中国三部曲跟梁鸿的这两本关于梁庄的书是两种全然不同的写作风格。前者更为客观和朴实,没有太多居高临下的判断式写作。后者的写作,我总觉得像是先有了一个模式,一个判断,就是农村人很苦逼,很愚昧,很小人,然后再按照这个判断进行写作。在整个过程中,作者首先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角色,对她那些农村的亲戚是一种审视的状态,这种“凝视与被凝视”的写作模式凸显了作者与其他人之间的隔阂。全书主观的评判太多。其实我好奇的是,何伟本身来说,应该也算一名知识分子,为什么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能把自己知识层面的那些东西完全放下,我们的教授们却把这些当成盔甲,把自己紧紧包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