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现在时

读书评论:
  • 王小泡
    07-07
    看了二十多天,依然记不住名字倒是是《遗忘的现在时》还是《永远的过去时》...个人悲剧,成就人类医学史上伟大的进步,亨利因为癫痫,接受脑部手术后,无法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了,能够记住的只有过去,现在对他来说,倒也是完美的“崭新的一天”。书中这样一段话,让我很喜欢:记忆赋予我们的伟大礼物便是让我们能很好地相互认识。我们可通过共同的经历和交流建立起最亲密的关系,但若无记忆,我们便无法深入建立关系。尽管亨利一生中拥有许多朋友,但却感受不到这些友谊的真实深度。他不能很好地了解别人,且不幸的是,他还无法知晓自己给我们所有人是他的人乃至整个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 ⚡️
    03-26
    脑科学研究的进展不能说建立在,但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个不那么成功的实验性手术。个人之殇,科学之幸。
  • 梦颜
    01-01
    看了三分之一看不太动了 记录了大量关于记忆的实验
  • 香蕉的尸斑
    03-13
    看得很慢……像是透过科学看背后那个早已被符号化记载于教科书中的,活生生的人。
  • 斗篷客
    09-28
    在书店读了“亨利的世界”一章。所讲的记忆的分类很有帮助,且对自己拥有丰富的自传性记忆感到幸运。两种解释逆行性遗忘症的理论。亨利能讲述具体情境的事件只有两个:第一次试着抽烟和乘坐单引擎飞机。此外对重复出现的事物会有熟悉感。他作为案例和实验对象的后半生。记忆,一方面给予限定,关于我是谁;一方面赋予人自由,在时间和可能性中旅行。
  • 念念不忘
    08-08
    很棒的科普读物,本书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友善和蔼乐于助人的亨利。那场实验性的手术对于亨利和其家人来说是一场悲剧,却无疑造福了脑认知和神经科学医学的进步。无法想象像亨利一样,失去长时记忆要如何生活,每一天都活在现在时,永远记不得朋友与家人的新近情况,甚至连亲人去世也会遗忘是怎样的痛苦,可实际上正是因为没有长时记忆所以亨利才不会陷入痛苦(的回忆)。
  • 农人
    10-28
    载入心理学史的著名被试H.M.的一生 ;)也是一本极翔实的科普读物,综述了关于记忆机制的慢慢研究之路,从早期的医学、解剖学研究,到20世纪中期行为层面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再到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感觉很适合作为心理学本科生的拓展阅读材料。突然意识到「记忆」是学生时代最感兴趣的一个主题了,字里行间的那些经典实验和机制,想起读过的paper做过的实验们,原来也早已写入了长时记忆等待检索和提取...
  • 前面听说风沙大
    05-20
    2021.12Henry Molasion,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史的著名个案研究,极大地推进和更新了人们对于记忆的研究和认识。他于2008年去世,捐赠脑部供进一步研究。本书由布伦达•米尔纳的学生Suzanne Corkin教授于2013年出版。—《追寻记忆的痕迹》2022.2.5图书馆、电子书都没找到。虽然放假前发现有师弟竟然这么巧也入了纸质书,但是没好意思抢了他的书。还好在vx读书上找到了!特别想看hm背后的人物生平,这样跟这个店就多了更多联结了。2022.5.20近来才逐渐对neuroscience scientist的研究范式有点模糊感觉;真正在这领域的天选之子,我想需要对人类有敏锐洞察,极丰富的想象力和逻辑性,还要会讲各样大小故事吧。致敬H.M.这位大物老师!
  • 钟离毓
    09-30
    想起之前读《永生的海拉》,医学上的样本原是这样鲜活的个体。
  • Fiber
    12-20
    已经比较有文学性了 但文科脑还是只能对其中阐述专业的部分囫囵吞枣地翻过 唉 什么时候才能跳出固有思维做到文理兼修呢
  • aosigu
    05-04
    看到他写给自己的小纸条,爸爸已经去世了,妈妈在养老院身体状况良好
  • 小糖果
    09-05
    太感人了!!泪目!!
  • K1DD
    08-22
    这本书所有的诗意都在标题里了……实在没法对板着脸的无休无止的实验介绍感兴趣……说不定以后可以找来当素材……有个可怕的细节:风行一时的“精神外科学”,这恶魔的实验,竟然不是因为医学伦理学的批判而销声匿迹,而只是高效抗抑郁剂开发成功了……只是因为,对行业来说药品的商品利润永远大于医生的个人技术服务……
  • 苏氨酸
    07-12
    他什么也记不住,很惨,但也不那么悲伤,因为大部分时候他也不觉得自己惨,只是知道自己记忆不好。不过世界上那么多人都记住了他,让人欣慰。
  • 简不易
    05-25
    与《追寻记忆的痕迹》类似,将科学史、科普和传记合为一体,真诚感人,只不过这本书传主是一位特殊的失忆症患者。想想五十年配合无数次研究测试,恰恰因为失忆,否则早已厌烦了。最后一章处理死后的大脑,让人想起爱因斯坦的大脑。
  • 黄二刀
    07-31
    今年到目前为止自己编辑的、最好看的一本非虚构类图书。对记忆的形成有了清楚的认识,也明白了:自己无限怀念的那些过去,其实都是多次再加工的产物。但依旧还是自己骗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