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莱维作品)
◆普里莫·莱维——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奥斯维辛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这个世界给莱维贴上沉重的标签,使他简化为一个符号
《记忆之声》重现了另一个更加复杂和真实的莱维
···
【内容简介】
1961—1987年间,普里莫·莱维接受了不计其数的采访。《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莱维作品)》两位编者精选了其中36篇采访,编录成这本《记忆之声》。《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莱维作品)》分为六个部分,涵盖了莱维一生的轨迹,呈现出“幸存者”“作家”“化学家”“政论家”“犹太人”等多面向的莱维。在书中,他谈到从奥斯维辛返家后,自己迫切地想要讲述集中营的故事,享誉全球的“奥斯维辛三部曲”就在莱维与他人的对话中应运而生;他谈到自己为数不多的科幻小说和诗歌创作,拥抱技术的同时,莱维对人类的创造力依然抱有信心。在奥斯维辛40年后,莱维认为战争的阴霾仍未散去,法西斯主义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因此莱维积极地介入离散犹太人与以色列的问题,终其一生,他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
【编辑推荐】
◆普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备受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卡尔维诺以及安伯托·艾柯等文学大师的推崇,卡尔维诺称其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这本莱维访谈录,是《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莱维作品)》编者马可·贝波里蒂和罗伯特·戈登从25年间200多家报纸、期刊、电台和电视台刊登的普里莫·莱维中访谈精选集结而出,涵盖了莱维人生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作家”“化学家”“犹太人”“普通人”等多面向的莱维。
◆“来自英语世界的采访”收录了如菲利普·罗斯等英语国家中著名作家、记者与莱维的对谈;“生活”收录了与其的个人生活和兴趣爱好相关的采访、广播节目稿、自述文章;“作品”则收录了关于莱维创作生涯中的几部重要作品的访谈,既包括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休战》《元素周期表》《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也包括莱维的科幻故事集和文学选集;“文学与写作”中收录的访谈围绕莱维的文学创作观;“奥斯维辛和幸存”收录了莱维的电视采访稿、自我采访稿等,内容关涉奥斯维辛大屠杀与人性之恶,这也是莱维的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犹太教和以色列”收录的访谈稿围绕莱维对犹太人身份的认同、对宗教信仰的看法以及对以色列建国问题的思考。
◆相比莱维的其他作品,《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莱维作品)》以对话体为主,语言更为口语化,对读者来说更为亲切好读。
◆译稿清晰流畅,新增的译者注将更好地帮助中国读者理解当时发生的某些事件及重要人物。
◆此次出版的莱维作品集,全面收录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的莱维作品,设计精美,适心娱目,适合每一位喜爱莱维的读者收藏。
【作者简介】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
意大利犹太人,作家,化学家,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
1919年,莱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3年,他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在此后的人生中,他从事工业化学这一行当30年,同时作为一位作家,写作了“奥斯维辛三部曲”(《这是不是个人》《休战》《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以及其他建基于其化学家身份和大屠杀幸存者经历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1987年4月11日,莱维从他出生的房子坠落身亡。
作为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莱维的文字具有一种与其他受难者不同的特质,他秉持一种化学家的冷静与节制书写记忆,同时,又如菲利普·罗斯所说,“本该充满悼念情绪和无尽的绝望,反而充满活力”。他的文字,让人们更理性地思考人性。
···
【译者简介】
索马里
曾供职于《G...
- 上一篇: 百年德鲁克(第2版)
- 下一篇: 樱花创造的日本
-
Incertus04-06“无法憎恨不等于宽恕,只是等于无法去爱。” 莱维身上体现的良知值得反复阅读。
-
见识城邦03-22完整收录莱维访谈稿,涉及生活状态、文学趣味、作品背景、政治观点、信仰和好恶,展示私人化、多面向的真实莱维
-
zhouyuph12-04看到了人性中的深渊与矛盾
-
2024-07-277
-
2024-07-277
-
2024-07-278
-
2024-07-288
-
2024-07-2814
-
2024-07-285
-
2024-07-287
-
2024-07-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