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思維的瘋狂矛盾

資本思維的瘋狂矛盾
内容简介:

當資本主義統治世界,當經濟危機管理國家

東西方政治強權新秩序重整

馬克思留給世人,是警告?或預言?

克萊恩(Naomi Klein):哈維在他的領域激發了一場革命,激勵了這個世代的基進知識分子。

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專文推薦:

身為當代頂尖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哈維延續《資本社會的十七個矛盾》的說法,指出當前的三大矛盾對資本主義的存續構成重大的挑戰。

2018年是馬克思誕生兩百週年,我極為樂見本書有了中譯本,讓讀者得以更理解馬克思的思想精華與哈維的理論創見。

繼暢銷作《資本主義的17個矛盾》後最新力作,西方最具權威性馬克思研究專家──大衛哈維,重新判解馬克思與《資本論》

時間與歷史,證明了馬克思的卓見!

破解當代資本危機的密碼,就在《資本論》裡!

在「一帶一路」大戰略下,一個穿透中亞奔向歐洲、高速高承載的鐵路網正在醞釀……眼下一場革命正席捲著全球經濟的相對空間,是的,又一場!這場革命之所以興起,並不因為它本身有多麼美妙或多麼可欲,只因為這是資本逃避衰退和貶值的最好出路,其目標正是吸收過剩資本。

資本主義歷史中那些看似在劫難逃、表現為不可抗力的過程,為何實際上皆是資本自身的產物……馬克思在《資本論》和其他政治經濟著作裡想走的路,就是斬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日常運作的迷障,直取其內在運動規律的本質,用經過抽象的模型編織出一個資本無窮積累的簡化理論。

大衛‧哈維,全球最知名的馬克思研究權威,現職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特聘教授,講述馬克思三十多年,風格活潑生動,見解新穎獨到。在《資本思維的瘋狂矛盾:大衛哈維新解馬克思與《資本論》》一書中,大衛哈維引領讀者通讀三卷《資本論》,建構資本運動的完整圖像,點出潛藏在資本流通路徑上的危機引爆點,剖析全球政治社會運動背後的經濟基礎。他不只以清晰、精練的語言闡述《資本論》的洞見,更參照一百五十年來資本主義的發展,更新了馬克思的理論。就連初次接觸馬克思的讀者,都能藉本書一探當代資本危機的來龍去脈。

各界好評

一股堅定而明智的左翼之聲。──《金融時報》

哈維在他的領域激發了一場革命,激勵了這個世代的基進知識分子。──克萊恩(Naomi Klein),加拿大知名記者、作家和社動人士

哈維是位學富五車的基進分子,他的文章絕無新聞報導式的陳腔濫調,只有滿滿的事實和審慎的思慮。──森內特(Richard Sennett),倫敦政經學院社會學教授

哈維啟發了我,也啟發了那些熱切盼望正義新世界的人士。他是進步陣營中最富洞見和智識的思想者。──瓊斯(Owen Jones),《權勢集團》(The Establishment)作者

十年來,全球資本主義再度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與政治衝突,在在證明馬克思的(經濟)思想歷久彌新,具有高度的現實性與解釋力。──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現職紐約市立大學(CUNY)研究生中心特聘教授,講述馬克思三十多年,風格活潑生動,見解新穎獨到。《資本論》網路課程於 Youtube 完全公開,廣被來自全世界的人們下載收看,每堂線上課程影片的播放次數達數千至數萬,超過一百種語言的字幕已完成或正在製作。

授課之外更辛勤寫作,主要著作包括《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Seventeen Contradictions and the End of Capitalism, 2014,聯經出版)、《資本之謎》(The Enigma of Capital, 2010)、《挑戰資本主義:大衛哈維精選文集》(The Ways of the World, 2016)等數十種。

譯者簡介:

毛翊宇

就讀政治大學哲學系期間初識《資本論》,奠定往後對馬克思始終不變的閱讀和鑽研...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資本思維的瘋狂矛盾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21411.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最新评论: 更多
  • zhao_kee
    09-06
    前面的大部分内容因为看过大卫哈维讲资本论,所以还算相对熟悉。最有意思的部分是看他分析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中国和一带一路的部分。
  • PPPE
    10-12
    所有价值都在两张图上
最新书摘: 更多
  • 暮归渔舟
    2022-11-08
    马克思将价值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花费时间制造别人会购买和使用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就像地球引力那样,看不到摸不着但又客观存在。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而所有社会关系都超脱直接的物质关联。钱是这种社会关系的物质代表和表达劳动力的价值是以既定生活水平的生产成本来确定的。这相当于劳动者生存和繁衍所需的一系列商品的市场价值。
  • 暮归渔舟
    2022-11-08
    商品生产和剩余价值生产:一旦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成功控制,就要通过劳动过程生产出等待销售的商品。在这里,价值变成劳动生产的新的商品形式。价值是在从实物(商品)到过程(赋予商品价值的劳动)到实物(新商品)的运动过程中产生和维持的。技术越发达,生产出单位商品所需的劳动就越少。更令人头疼的是,如果商品的总产出不足以补偿个别商品的价值下降,那么总价值可能会减少。如果生产效率翻倍,那么必须生产和销售两倍的商品数量才能保持总价值不变。劳动力的价值相当于在一定生活水平上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商品的成本。这个值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但是在给定的合同期内却是已知的。在生产过程的某个时刻,劳动者已经创造了与劳动力价值相当的价值。同时劳动者也成功地将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了新商品中。按马克思的说法,在工作日中的某个时点,劳动者已经产生了相当于V(马克思称之为“可变资本”的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并将C(马克思称之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转移到了新商品中。但劳动者在过了这一时点后并未停止劳动。雇佣合同说工人应该为资本家工作10个小时。如果劳动力价值在前6个小时内就完成了,那么劳动者无偿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就是4个小时。这4个小时的免费劳动创造了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他定为S)。剩余价值是货币利润的根源。困扰古典政治经济的难题,即利润来自哪里,就此迎刃而解。商品的总价值为C + V + S,而资本家计算的却是C + V。
  • 暮归渔舟
    2022-11-08
    货币形式的价值实现:马克思指出,要想维持价值流动,就必须实现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统一”。马克思区分了在价值实现时的两种消费形式。第一种是他所说的“生产性消费”,就是把生产创造的使用价值作为资本投资的手段再拿去生产与销售。第二种则是最终消费,其中包括工人生存繁衍所需要的工资商品、主要由资产阶级消费的奢侈品以及维持国家机器所需的产品。在最终消费中,商品完全从流通中消失,这与生产性消费不同。
猜你喜欢:
切换繁体
繁体
切换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