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虚拟

真实与虚拟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后真相时代,我们对于何为真实的判断暧昧晦暗。现代社会庞大的信息数据网络,除了如同迷魂阵令人难辨真假,也如同牢笼将我们封锁其中。回顾来路,20世纪的变革既漫长又短暂,一方面,科学的迅速发展建立起现代人膨胀的自信,另一方面,科学和人文的相互隔绝,使人意识到用科学来寻找主体及意义世界仿佛缘木求鱼。于是,当元宇宙作为热词常挂在头版头条,当人工智能快速崛起并被应用于商业领域,在娱乐的热潮过后,我们猛然堕入由无知和茫然带来的无限焦虑甚至恐惧之中。当我们认为科学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命运,却不明真假,难分好坏。现代性的危机横亘于前,仿佛来历不明的飓风横扫一切。

真实性哲学的探索来自对现实问题的反思。真实性的丧失难以避免,其背后是现代社会价值基础的坍塌。在前著《消失的真实》中,作者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而这《真实与虚拟》将延续这一提问,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作者认为,要找到这一方法,最根本的是要破除科学与人文割裂导致的现代人对科学发展的迷信与幻想,建立一种科学认识论的新框架。首先,要讲清楚“什么是现代科学”,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又面临什么问题。其次,立足于此,从哲学的视角审视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对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进展的反思。最后,通过借鉴“科学真实”,直面“社会真实”与“个人真实”,寻找一种将科学、人文社会和艺术统一起来的理论。不同文明的超越视野,现代社会价值基础的重建,以及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都将在这种崭新的哲学中获得理解。


金观涛,生于1947年,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名誉研究员。

主要著作有《系统的哲学》《历史的巨镜》《轴心文明与现代社会:探索大历史的结构》。与刘青峰长期合作研究,合著代表作有《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真实与虚拟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22045.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璞庵
    07-30
    小有震撼!解我疑惑,需要消化并反省!
  • 胡不归
    08-10
    作者想通过哲学来解释分析其他所有学科,我只能说太有野心了,太宏大了,两个学科交叉研究就让人费神费力了,这本书不知道是否达到了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自己满意了吗?
  • 暗柳生
    08-07
    针对现代社会科学迷信泛滥和超越生死的人文终极关怀的消失,金观涛认为是“真实性的瓦解”导致的,所以要建立“真实性哲学”,在人文和科学之间建立对话基础。按他的构思,第一步是探讨数学真实和科学真实之间的关联。他指出“科学经验的真实性是受控条件下实验的可重复性”,而“数学真实是普遍可重复受控实验的符号结构”。接下来,是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的问题。金观涛认为,人文真实和科学真实具有结构的一致性,但必须将研究者代入,不断推演社会行动和相应的观念。代入了主体后,人文历史研究中的观念,就相当于科学中的数学符号。我们有可能通过观念结构,去研究历史的走向。就好像纯粹数学推导的结果,可以在科学实验中得到印证。第三,是研究人类符号系统与艺术的关系。(这三步有点像康德三大批判涉及的认知、道德以及美学这样的结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