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和《黄河大合唱》

我的父亲和《黄河大合唱》
内容简介:

父亲出生后取名为张文光,那时战乱频仍,祖父希望他能够识文断字、光耀门楣。

1931年,十八岁的父亲不负所望,去武汉读大学,后以“光未然”为笔名,写下了《五月的鲜花》等抗日名曲。在此之前,他早已投身革命的洪流,五卅惨案发生后上街为民众呼喊,十五岁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经历过大革命的失败,他不忘求学救国,以笔作枪。

1937年,二十四岁的父亲和冼星海首次相识,当诗人遇到了音乐家,他们怀抱为民族呐喊的使命,一起创作了《赞美新中国》《保卫大武汉》等歌曲。

1939年,诗人和音乐家二度合作,二十六岁的父亲仅用五天时间,便完成了四百行的长诗《黄河吟》。“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一曲《黄河大合唱》从此气势磅礴地回响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向全中国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我的父亲和《黄河大合唱》》以诗人之子的视角、深情细腻的笔触,呈现了《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鲜为人知的成长和奋斗经历。光未然和冼星海两位艺术家联手,他们以高度的心灵契合,共同谱写出了一首饱含时代情怀、影响无数中华儿女的民族音乐史诗。


张安戈,艺术家、插画家。曾为多部儿童绘本创作插图,主要作品包括《马儿跑向落基山》《夏日小渔民》《石头船》《爷爷和火车》《冰球前锋》《难忘的日子》,其中《冰岛的故事》获得加拿大儿童图书奖。他的近作《中华之歌》荣获加拿大文学艺术创作基金。张安戈曾数次担任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绘本评委,并应邀走访学校和图书馆,为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新书,努力向孩子们推荐优秀的儿童读物。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我的父亲和《黄河大合唱》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25153.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开拓万古心胸
    02-09
    湖北省光化县老河口的光未然(原名张文光,笔名的意思是“尚未燃烧发光”)1939年在延安作词,冼星海谱曲(六天六夜),歌词共八首(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其中第七首唱得最多,“风在吼,马在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