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概念史

什么是概念史
内容简介:

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凭借概念成为历史。没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中心概念,便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观。概念史查考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发展变化,亦即概念的延续、变化和新意,发现并阐明概念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差别及其起源和成因。历史基本概念不仅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表征”,也是能够直接影响历史变化的“因素”。

谈论概念史,向来首推德国。作为历史语义研究的一个范式,概念史率先在德国登上学术宝座并获得国际声誉。它在德国的确立、成就和深入研究,领先于其他国家,对当今世界的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什么是概念史》介绍和探讨的概念史理论设想、具体实践和发展变化,主要依托于德国经验。概念史在史学研究中的目的是,借助概念理解历史。


方维规,1957年出生于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1986年至2006年在德国学习和工作, 获哲学博士学位和德国教授学位,先后在特里尔大学、哥廷根大学、埃尔兰根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6年至今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概念史、文学社会学、海外汉学研究。德文专著五部,中文专著六部,英文专著、编著各一部,中文编著五种,译作四部(中译德,德译中),论文百余篇。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什么是概念史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27771.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江海一蓑翁
    08-25
    一部关于概念史研究的入门性书籍,对概念史的起源、主要研究命题与研究方法以及各个分支领域的研究脉络,做了比较清晰的梳理。然而本书更接近于一部在作者既有论文基础上形成的大型文献综述,如果以研究入门书来衡量的话,那么原创性的导引论述不足,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不足,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牵引不足,跟北大出版社的同主题品牌丛书“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的写作水准相比,差距实在太过明显,以本书所属的“乐道文库”主编罗志田老师在前言里对丛书的定位而论,其实不能算是一部很符合要求的作品。
  • 薠蘅
    11-23
    德国概念史文献综评,兼述福柯“知识考古”、剑桥学派“语境主义”与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尽力贴近前沿,联系本土实践,不太适合无基础者参读。理论性较强,如果没有读过相关的落地研究可能理解起来有点困难,重点阅读德国概念史的学术谱系,韦伯(社会学基本概念)、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施密特(法学概念分析,决断论)、年鉴学派(心态史)我也居然误打误撞都算都有过接触,至于科塞雷克(鞍型期、不同时的同时性),王汎森曾谈到受其启发,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多有论及,但由于未见其中译著作,围绕其的讨论还是相对有限的,方老师这本书可能有助于不通德语的学人一窥德国概念史之门径。一旦得观概念史之学术史,便知道这门学问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容易,甚至其本身也可视作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的汇流之处,四处来源也各有内在不同。
  • 韧勉
    09-22
    本书为国内第一本系统性讲述概念史,这一近二十年来新潮史学理论的通识读本。所谓概念史是由德国史学理论专家科塞雷克在《历史学基本概念》一书最初定义,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凭借概念成为历史。概念史的着眼点,是具有关键意义的、浓缩的词语,并以此为依托去解读其在特定语境中的概念化过程,研究特定词语之历时意义嬗变的连接点。一个概念在历史上的显著性。它偏重概念的矛盾和争议程度,在功能上辨析政治和社会交往场景中的设想、概念或论述,区别看待不同的言说者和政治环境,以及特定时代或时期的社会和历史条件。鉴于历史永远是呈现于语言、沉淀于概念的历史,概念史试图通过分析语言表述的意义变化,让人领悟过去时代的实际经验与社会形态及其变化的关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