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的技艺

观看的技艺
内容简介:

里尔克看到塞尚的画作,大为震动,之后的着魔与入迷,以及他的震撼与心得,诗与思的狂喜,俱化入一封封书信里。海德格尔见到后,大为赞叹,并多方推动,终于1952年得以出版。这些书信,其实是大诗人与大画家的心印。

◆◆◆

这些书信萃取出了绘画的真正本质⋯⋯塞尚的伟大,唯有经一个等量级的大诗人方道得尽。

—— 《纽约客》

在通往圣威克多山的朝圣路上,塞尚所作的探索抵得上西方所有艺术博物馆、所有哲学博物馆的一切研究。

—— 海德格尔

我在写《艺术家》那首诗的时候,正在读里尔克描述自己狂迷塞尚的那些书信,于是,他的一些词句就被引入了诗中⋯⋯塞尚画出了那些无可争议的画作,那些画作如此安稳,乃至让你安稳,让世界安稳,让你在这世间安稳。

—— 谢默斯• 希尼

◆◆◆

在塞尚无数次凝望、无数次变奏的《圣维克多山》前, 里尔克说,自摩西之后,再无人能见一座山,见得如此伟大。

1907年秋天,巴黎的“秋季沙龙”画展上,里尔克见到塞尚的画作,惊为天人。他惊呼自己简直是盲的,自出生以来至今简直一无所见。而只有遇到这位大画家,才算开了眼。他从此处开始学习观看。于是,他着了迷般地,几乎天天去看那些画作,发了狂一般地,几乎是天天写着书信,记录他在那些画作里的大发现,记录自己的所得所见,记录自己在画前的失魂落魄与嗒然若失,记录那些视与思的狂喜。

这些书信,是他的观画记,也是观看记 :他日渐明亮的眼睛对周边万物的观照记录。此外,更有诗人的谈艺录⋯⋯

大诗人里尔克与绘画大宗师塞尚的相遇里,

有诗、有画、有思,也将有燃烧与迷醉。


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德语诗人,被奥登称为“十七世纪以来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有《秋日》《豹》《杜伊诺哀歌》等。

光哲,“纸上造物”联合创始人,“眼与心”书系策划者,兼职译者,另有《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朝圣者的碗钵:莫兰迪画作诗思录》等作品。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观看的技艺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28683.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远子
    08-08
    收录的是塞尚去世一年后(1907)巴黎塞尚纪念画展期间里尔克写给妻子的信。之前程抱一的《与友人谈里尔克》一书中有节译,不过程的译文似乎汉化得有点过头了。里尔克说一个诗人手上必须有两支笔,一支写诗,一支写信。可见写信对于他而言是一种创作。他写下了大量的信件,光我手头的中译本就有《给青年诗人的信》(我非常喜爱的一本小书)、《穆佐书简》(晚期书信集)和《三诗人书简》(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和里尔克之间的通信录)。不得不再次感叹的是:书信的消亡大大降低了这个世界的文学性。塞尚画展结束后,里尔克在信里写道:“……我想回到这幅画面前,看看那究竟是什么。但沙龙已经没了。几天后,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汽车展,冗长、沉闷,每一辆车都只一心想着速度。”这就是我们眼下的世界吧:每一辆车、每一个人都一心想着速度。
  • malingcat
    08-02
    里尔克的“诗人之眼”,能从肉眼凡胎看不到的地方,看到奥妙并穿透万物。他为罗丹写下的文字,与罗丹的雕塑一起永生,同样,他为塞尚写下的文字,也足以让塞尚的苹果和圣维克多山不朽。本书所收录的书信不仅论及塞尚,也论及罗丹、梵高、夏尔丹、马奈等艺术家。艺术之外,巴黎的街道,信中的紫罗兰,舞女的手势,宏大与微末皆因诗人的洞见而呈现出盎然的诗意。光哲的译笔有种涩涩的顿挫感,风格独具,避免把里尔克译得太甜,是太重要了。
  • 恶鸟
    08-04
    最配得上塞尚绘画的也许就是里尔克的文字,在天平两边,一边是坚不可摧的真真切切的物,一边是颜色。一切色相中内在的均衡,沉静不凸显,一个塞尚的苹果已经是吞咽下所有爱后,朴实的,将要拿去酿酒的那颗,酒瓶也是随随便便可以放入口袋的那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