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的历史向度

中国政治的历史向度
内容简介:

收录研究论文近二十篇,分为“视野与方法”、“知识与制度”、“革命与治理”三部分,大体涵盖了作者近年来涉足的主要研究领域,展示了作者结合历史学与政治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路径与成果。


李里峰,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衡研究院教授,哈佛燕京学社2012-13年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革命与中国政治、政治学理论、概念史研究,著有《革命政党与乡村社会》《土地改革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中国考试通史·民国卷》(合著)等,译有《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历史之源》《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合译)等,在境内外发表中、英、韩文学术论文及评论70余篇。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中国政治的历史向度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30725.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江海一蓑翁
    12-27
    南大政府管理学院、学衡研究院教授李里峰老师的论文集,按照论文主题和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介绍社会史、政治史、概念史等史学分支学科研究的视野与方法;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史和制度史研究;第三部分集中关注政治史视角下的中共革命研究。李老师的论文,思路清晰、表述严谨、文笔流畅,体现出良好的学术训练和文字功底,非常值得参考。个人最推荐《从社会科学拯救历史》《暴力是恒久的吗?》《中国革命中的乡村动员》这三篇论文,分别集中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互动与相互借鉴、罗威廉名著《红雨》的评述解读和中共革命的乡村动员机制,写得相当精彩,受益颇深。
  • 维舟
    10-20
    上篇学术回顾,梳理政治史的危机和新“政治文化”史的脉络;中篇展开近代对概念史和政治史的案例分析;下篇“革命与治理”应是作者所长,结合社会政治理论,颇能推陈出新。虽然作者隐含的立场正统(如认为一些反合作化的口号“反动”,民间反抗则“发挥了制衡与纠偏的积极作用”),但结论敏感,本书不准再版想是因此。虽系论集,写得还是很扎实,可议之处在于:前面的理论关怀谈到历史学的危机,强调其时间性、叙事性、人文性,但作者其实也未能做到(特别是“讲故事”这一点);而“中国政治的历史向度”,其实是引入理论来分析历史,或为之提供历史个案,最终还是把历史学社会科学化了。
  • 戒骄戒躁
    10-27
    上编重理论,社会学与史学、新政治史、概念史、个体/集体记忆、政治文化。中篇最喜《“东方主义”与自我认同》《翻译的政治》。下篇讲党史、国史,虽立场鲜明,但结论敏感;其对基层(乡村)治理的分析颇有见地。注释可进一步阅读,历史学与政治学结合的启发很大。论文集,几乎无改动,定价略高,行距大。(逸夫馆借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