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的后方社会
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中国的后方社会》以四川省为例,利用大量的民众陈情书、诉状,以及当事人的回忆录等史料,详尽描绘了那些受时代摆布、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民众在战时重负下的苦难及其因应,勾勒出了战时大后方基层社会的混乱及其变化,展示了一个复杂的、和学术界的既存认知很不一样的大后方基层社会,揭示了长期战争环境下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复杂的矛盾和冲突,丰富了抗日战争的立体图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笹川裕史,日本埼玉大学教养学部教授。
奥村 哲,日本首都大学东京都市教养学部、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教授。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32110.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萧湘04-16补上抗战到内战这一环。
-
saidelizi12-22认真态度真令人佩服,关注点落在中日战争动员的基础和方式区别上,日本动员方式的对比很有借鉴意义,日本的国家上层通过教育渗透基层并与地方自治传统取得一致颇有启发。引用政府档案有限的情况下,还是尽力还原四川在抗战时期战争动员的方法、过程、局限以及规模,对具体方式的探究颇给人启发,我一直在想如果战时后方的四川没有河道体系,可能抗战会崩溃的更快。尽管本书是针对日本读者的一般著作,内容本身深度有限,但是作为研究抗战时期四川一地战争动员的专著来说,尚未看到国内能超越本书的著作和论文。本书可以和齐小林的当兵对照阅读,在结论上也有相似之处。作为一名四川人,读到此书的时候也才有一种身临其惨状的现场感和以川一地顽强抗日的悲壮。不足之处,引用了相当部分的文史资料(不太靠谱的回忆文献),不加分辨的作为例证有极大缺陷
-
shumi209-05诚如作者所言,本书对史料的使用偏重于陈情书和诉状,而非官方统计数据,因此论述稍显薄弱。第11章有亮点。
猜你喜欢:
-
2024-07-299
-
2024-07-298
-
2024-07-299
-
2024-07-297
-
2024-07-299
-
2024-07-298
-
2024-07-298
-
2024-0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