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前线

风暴前线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二战时期,对于战争双方而言,能否控制拉丁美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整场战局的演变。同盟国和轴心国都不遗余力地想要控制拉美的海上航线和重要自然资源,并且力争影响这片大陆上民众的思想。两大阵营中的各方力量,尤其是美国和德国,在拉美上演了一系列商业、文化、外交等层面的激烈对决:美英与德意政府间的对抗转化为大型跨国公司间的角力,美国政府借助好莱坞的力量在拉美塑造自身形象,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与纳粹“阿博韦尔”间谍展开情报战……

作者依据历史文献以及对知情者的大量采访,展现了许多关于二战时期美洲大陆鲜为人知的故事,例如墨西哥空军“阿兹特克之鹰”远赴亚洲参战,巴西境内发起的“橡胶之战”,美国为了进行人质交换,对拉美各国的大量日裔、德裔平民展开秘密抓捕和拘禁。书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幸存者的个人回忆,通过回顾战争中个体的命运,展现了这场世界大战的残酷及复杂。

精彩看点:

★填补拉丁美洲二战历史研究的空白,揭开二战时期美洲往事的隐秘角落。

★美国如何通过绑架人质、拆解企业、舆论宣传等手段加强对拉美的控制?

★全方位展现二战时期,美德两国为争夺人心、财富在拉美进行的激烈角力。

★被遗忘的“巴西远征军”在欧洲战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同盟国与轴心国的情报人员如何在拉美暗中交锋?

★欧美二战历史迷激赏推荐:“这《风暴前线》绝对令人着迷,对于所有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必读佳作。”

名家推荐:

麦克科纳希在拉丁美洲有数十年的工作经验,对细节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没有记者比她更适合探索拉美卷入二战的隐秘往事。

——杰克•伯恩斯坦(普利策奖得主)

《风暴前线》以非同寻常的视角审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善了20世纪拉丁美洲历史上缺失的一环。《风暴前线》内容新颖且具有学术价值,给人带来阅读快感。

——斯蒂芬·金泽(沃森研究所国际与公共事务高级研究员)

只有像麦克科纳希这样的作者才能捕捉到两大阵营之间戏剧性对峙的细微差别和本质。

——W.乔治·洛弗尔(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

作者讲述了美国为控制拉丁美洲资源所采取的措施,叙事中充满了丰富的细节和意想不到的转折。《风暴前线》情节紧张,信息量大,对于任何想更好地了解二战及其爆发原因的读者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麦克科纳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讲述者。尤其是当她深入探寻鲜为人知的区域时,她讲述的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作者的叙事技艺精湛。书中不仅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而且涉及许多足以成为好莱坞电影主人公的人物。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玛丽·乔·麦克科纳希(Mary Jo McConahay)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作为一名独立记者报道拉丁美洲事务。她游历过70个国家,从孩提时代起,就对二战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之前的作品包括《玛雅之路》《两个女战地记者》和《烈火中的友谊》等。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风暴前线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37024.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深情的艾老师
    03-15
    1. 二战中,为了配合美国的意志,拉美各国在移民问题上宁枉勿纵,不但牺牲了各国德裔、日裔移民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自己本国的经济与文化多样性,还破坏了自己的法律环境。2. 美国“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的传统模式,在二战后升级成了三手联弹:除了大棒和胡萝卜,还多了一手“米老鼠”。3. 无论拉美人多么反感美国,但美式价值观和美式消费主义在今日的拉美仍然居于统治地位。
  • 流惜子
    12-08
    中文世界除了剑桥拉美史外的极少数关于拉美在二战中的书籍。写的很通俗,类似随笔集,还穿插着大量作者的采访记录,着眼点也是天马行空非常跳跃。聊作消遣,参考意义不大
  • 攸川
    04-13
    直接删掉两章,出版方脸都不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