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變第二天
![巨變第二天 巨變第二天](https://www.dushupai.com/attachment/2024/07/10/790f57d570a07cee.jpg)
内容简介:
「對於民主的喜劇與悲劇,歷史已經傳遞給我們太多耳語, 站在同一條河流裏,失憶是對文明的辜負。」
劉瑜最新學術力作
考察百餘政體半世紀演化進程
理解轉型成敗與因果
很長一段時間裏,對政治發展的分析聚焦於民主轉型的動力,定格於轉型完成的時刻。許多人似乎相信,「民主轉型」意味着政治發展劃上一個美好的句號。
然而,在「歷史的終結」處,是另一段歷史的開始。轉型國家有可能走向民主穩固,也有可能走向民主倒退和崩潰,甚至可能走向戰火紛飛。「句號」並非真的句號,而是意味深長的省略號,對這個省略號,我們所知甚少。
本書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時間框架中分析新興民主國家轉型後的發展境況,從民主鞏固、經濟發展、暴力衝突、國家能力等維度,全景式呈現「巨變第二天」各國分叉的道路,並挖掘這種分叉背後的原因。歷史常常詛咒未來,而觀念驅動的選擇則是每個社會自救於轉型泥沼的一根細線。
劉瑜,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長聘副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為比較民主轉型和政治文化。著有《民主的細節:美國當代政治觀察隨筆》、《觀念的水位》、《可能性的藝術:比較政治學30講》等。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39214.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海鹰12-26作为一个逐字逐句初审过这本原稿的编辑,内心既自豪又自悲
-
Trume10-25数据图表、纵横比较、回归分析,实证案例、逻辑推导,全书读下来有一定难度,但相比作者在自由的夹缝中坚持表达的难度,这本书值得被更多没有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读者翻开。学者著书押上的是学术生涯和个人名誉,无脑黑的人却只敢躲在键盘背后,前者可敬,后者可耻。
-
贡丸01-05好不容易在台湾淘到这本书,刚拿到手就读了。刘瑜依然是品质保证,依然看得我全程点头如捣蒜,用词太精准,各种类比太贴切。这本书比可能性的艺术更有学术性,加了大量的数据研究去论证第三波民主浪潮中的民主转型是否真的导致经济崩溃或者国力下降,当然可以期待的结论是民主悲观主义并没有实质证据可以支撑,反而大多数转型国家展现出韧性,激发出经济活力,并且在民主稳固后厚积薄发,远远优于不自由的民主,更不用说威权。后半部分的理论论证部分更是体现刘瑜的强大笔力,让我对自由式民主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及解释了为何威权政体仍然带有光环和为何民粹式民主如此有吸引力,而与此同时为何民主却很脆弱,让人产生幻灭感,失去信心。自由式民主必然有挑战,见效往往很慢,但它是后启蒙时代中人类对人性的核心追求,正所谓当你觉醒后,你就回不去了。
猜你喜欢:
-
2024-08-018
-
2024-08-017
-
2024-08-017
-
2024-08-017
-
2024-08-0112
-
2024-08-0110
-
2024-08-018
-
2024-0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