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

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
内容简介:

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思潮有重大的變化,史語所同仁在開展新課題、新領域、新方向方面,也做了許多努力。為了反映這些新的發展,我們覺得應該結合史學界的同道,做一點「集眾式」(傅斯年語)的工作,將這方面的成績呈現給比較廣大的讀者。

——王汎森

攤開中國律法歷史,你知道為什麼法律儒家化出現在魏晉南北朝的分裂時期?何以治亂世不用嚴刑,反倒是德主刑輔?明代如何基於稅賦與兵役考量,削弱女兒的繼承權?日治時期如何因殖民政府的愚民心態,對若干陋習不予導正?近代中國法治如何從「民刑渾沌」演化至「民刑分立」?追根溯源,這些都是法律的文化效應。

到底什麼是「法律文化」?這是一種由法律各個部門所撞擊出的文化效應,包括法律知識、制度、思想、信仰、建築、心理、教育、考試、人群、習慣、儀式、行為等,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正是由立法者、司法者、守法者和犯法者所集體形成的,也造就出不同的律法更迭。

本論文集特別邀請東、西方學者著眼「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形成與轉變」,透過九篇論文探析「法律文化的歷史發展」、「法律文化與精英文化的互動」、「法律文化與大眾文化的互動」三大面向,以歷史、政治與文化為經緯,窺破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法律文化玄機。 引領讀者循著歷史軌跡,窺探殷周禮制為本的法律文化如何在先秦時代轉向法家,乃至晉唐發展崇尚儒家為本的法律文化,直到清末才被改變,同時也援引歷史點滴、例證或俗諺,引導讀者細究執法者的思想和行為如何影響司法和立法,以及百姓對法律的了解及其與當代成文法的異同,深入中國法律文化。


柳立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重點為宋代家族、法律與社會,著有研究論文數十篇。出版專書《宋代的家庭與法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並編譯《宋元時代的法律、思想和社會》(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並曾三度出任傅斯年圖書館主任。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48579.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志于匏
    10-08
    適合新手的階段性回顧,新觀點新成果(除了日本學界對明清經濟糾紛和民法研究部分沒涉及)呈現得比較全面,柳先生導言也寫得很清晰。張有智篇算老生常談,新出土材料也沒用到,高明士一篇寫得很好,唐以前制法意在框定禮的邊緣,失禮入刑。唐之變化在於繼承南北朝傳統,援禮注律,化一體兩面的關係為兩體一面,也繼而成為近世司法傳統的基礎。馬若斐質疑了瞿同祖的「法律儒家化」,認為儒家對早期法律影響不大(或者說,他認為「儒家」太過寬泛),但是馬氏某些質疑完全無法驗證(比如立法者心態)。柏清韻梳理了遼金元法律的新變,其中很大部分被明清所繼承(比如婚姻法中保護女方私有財的部分顯然是遊牧收繼婚影響)。柳立言篇指出近世司法的核心問題是執法水平太差以及精英階層司法教育的缺失,導致司法公正靠運氣。郭建那篇貴族優待也有趣
  • 迦珈
    07-11
    出版很早的一本书,作者多是当时今日的法史名家,抽空精读了一下。
  • artimis
    06-13
    马若斐一文颇有自己立靶自己打的感觉,不太靠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