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何去何从

科学何去何从
内容简介:

《科学何去何从》一方面通俗地介绍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科学革命和半个世纪的科学发展;另一方面讨论了与科学相关的哲学问题,包括外部世界的实在性、物理宇宙的科学图景、因果性、自由意志、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科学何去何从》是二十世纪物理学大师普朗克一生研究的心得所在,从科学走向哲学,追寻人类命运和最终的绝对真理。

即使我们的感知能力迅速发展,我们也无法最终揭示自然的奥秘。或许,我们将能够再更加精细的原子活动中,看到因果关系的运作方式,就像在经典力学中旧的因果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一切观察内容当作是自然之中真正发生的东西,进行感知并生成实际的图像。

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语: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享年89岁),出生于德国荷尔施泰因,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并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他因发现能量量子化而对物理学的又一次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下载科学何去何从
标签:
文章链接:https://www.dushupai.com/book-content-54558.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skymonkey
    03-29
    没想到,普朗克的文笔这么好;翻译也很不错。
  • Noodles
    11-21
    应该是第一次打五星。普朗克优美的文笔和缜密的逻辑令人感动,即使透过中译本都能感觉到。相比英译者译得也很棒。
  • 番茄盖饭
    07-22
    普朗克认为“物理学家心中的理想目标是理解外部现实世界”,问题在于外部现实世界我们只能通过假想的设计从而进行测量归纳来验证。科学无法直接接通现实世界(根本性假设),那我们如何确定自己得到了唯一的解?我从前执着于因果性≠相似性的问题,即假设A变化,B同时存在变化,却无法证明是否存在C、D的影响,无法确定谁是直接诱因。普朗克采取的方案是解释因果关系与现实世界间存在漏洞,甚至转移概率的相对重要性,或者以超物质的信仰来作逻辑漏洞上的补充。也许普朗克还想通过“能量守恒定律”的逻辑说明不存在绝对的逻辑,只要相对的可能性?不过,普朗克以相对论推出特定条件下的能量存在绝对值。在关于科学的进展是否是从绝对走向相对的论证中,普朗克有躲避问题的嫌疑。令我沮丧的是科学如普朗克也无法以科学求出科学将去往何处的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