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

最新书摘:
  • Cynthia
    2016-01-16
    所谓黑色幽默,黑色是底子,是人生本来的荒诞与不幸,幽默是对这荒诞人生的反击,是用对荒诞的荒诞,来反衬人生的荒凉。懂得黑色幽默的人,一定是现代人,心里空着一个洞,怎么也填不满。
  • Cynthia
    2016-01-04
    实际上,没有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关于一座城市的记忆是相同的,没有两个人拥有同一城市,就像我们常说的,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两片叶子。不论你是土著,是海归,是白领,是游客,你都拥有自己的关于城市的记忆,你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个人感受。
  • Cynthia
    2016-01-04
    故事不用复杂,但因为有了时间的参与,而变得温情脉脉,并且略带忧伤。无需否认,我们都活在故事中,经历故事,讲别人的故事,也被别人讲进故事。
  • Chopper
    2015-12-26
    有时候,对于初出江湖的儿女,一份书单却也能起到不少作用。如果我们把阅读看作是一场探险,那么书单就是未知荒野的路标,循着它走,不一定能到终点,但你终于迈开了步伐。
  • Chopper
    2015-12-26
    影评能扩充电影无力表达以及观众无法理解的部分,打通电影与观众的回路,像一架桥,但桥可以是赵州桥、金门大桥,也可以是独木桥。
  • Chopper
    2015-12-26
    我们习惯于通过镜头、屏幕、别人的叙述来获得信息和故事,而早早丢弃了长在身上的眼睛。
  • Chopper
    2015-12-26
    散文真正的好处,是在于它抓住时间,那些放在记忆里会被吹散熄灭的故事、情绪,被文字定格下来,从时间的河流中提取保存,脱离控制,对自己是一种满足和交代,对他人,更是一处别样的风景。人与人,生活与生活,相同又不相同,散文提供了这些微妙的差别,并且永无止境地持续下去。
  • Chopper
    2015-12-26
    我们之所以阅读,是希望人生在世有更多自由和可能。
  • Chopper
    2015-12-26
    有一条界线是这样的:线的一边是制造书的人,另一边则是阅读者。
  • 桐岛伸弥
    2015-09-07
    伍尔夫在她著名的随笔《普通读者》中论述了相似的概念,她说,普通读者“没有那么高的教养,造物主也没有赏给他那么大的才能。他读书,是为了自己高兴,而不是为向别人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别人的看法”。
  • 桐岛伸弥
    2015-08-09
    作者提出了一个“虚拟图书馆”的概念,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有一些书籍已经成了基石和背景,虽然我们没有读过它们,但我们都大概知道它们在讲什么,比如《哈姆雷特》或者《红楼梦》。我们谈论书时,并不是在谈论书本本身,而是谈论我们对于书本的记忆、偏见以及我们的文化如何看它。
  • 桐岛伸弥
    2015-08-09
    第二,想要穿越历史,恒长久远,必须艰涩难懂。因为如此,才能经得起更多的解释和关于解释的解释,才能和这些解释一起形成力量对抗时间的侵蚀。杰作并非生来就是杰作,一部杰作要成为“杰作”,必须为人所知,吸收各种因它而起的解释,而这些解释最终将会成为它的一部分。伟大的作品往往通过读者而互相影响。
  • 桐岛伸弥
    2015-08-09
    第一,如果一个作家想要避免被过滤,那么他最好联合、参与某个小群体,而不要保持孤立。就像木心总是强调天才总是一群一群地降生,孤立的天才不可想象。
  • 桐岛伸弥
    2015-08-09
    他们得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结论,“我们对于过去的认识,归功于傻子、呆子和敌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很多我们如今保存下来的残篇断简,很有可能只是因为当时的人没有发现它的价值而被忽略,就像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西班牙人只摧毁了一部分前哥伦布时期建筑而保留了其他的?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看见。书籍一直遭受着宗教和政治的压迫,焚书事件不只中国独有,而在各种劫难中幸免于难,或许只是因为它被用作垫桌脚,或者被敌人重点批评而得以寄存。
  • 桐岛伸弥
    2015-08-09
    包含思想的书籍无可替代。艾柯不止一次提到一个关于书籍的比喻,他说,书就像轮子,一旦造好就没有改善的余地。
  • 桐岛伸弥
    2015-08-09
    面对不读书的人,要怎样说明藏书和读书之间的关系呢?卡里埃尔说,我们的藏书并不一定是由已经读过或将要读的书组成,它们应该是一些我们会读的书,或者我们可能读的书。即便最终可能没有读。这就类似藏酒不一定都要喝掉。
  • 桐岛伸弥
    2015-08-09
    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唐诺又一次引用了卡尔维诺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那本书里借鲁德米拉所说的话:有一条界线是这样的:线的一边是制造书的人,另一边则是阅读者。我想待在阅读者当中,因此总小心翼翼地留在界线的这一边,不能的话,阅读的纯粹乐趣会消失,或至少会变成其他东西,那不是我想要的。这界线是暂时性的,而且逐渐有被抹拭掉的趋向,专业性处理书籍的人的世界是愈来愈拥挤了,并有和读者的世界合二为一的趋向。当然,读者人数也在日益增多,但用书籍来生产书籍的人数似乎要比纯粹爱看书的人增长得快。我知道,我即使是偶然一次,例外的越过界限,也有危险,会被卷进这股越来越升高的浪潮;因此,我拒绝踏入出版社,即使只是一会儿功夫而已。
  • 桐岛伸弥
    2015-08-09
    毛姆说,养成读书习惯,也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有了庇护所,苦闷受伤时才有治愈的地方,才有面对这慌乱世界时的强力后盾。
  • 桐岛伸弥
    2015-08-09
    不要和书谈恋爱,这是唐诺给我们的忠告。“跟书保持友谊就够了,很多人也许不相信,但友谊真的是比恋爱远远宽广而且精致的情感。换句话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如果像谈恋爱那样在一段时间内过分地投入心力,不可遏制地生发出欲望,也许激情昂扬,但对一个人的阅读人生是有损耗的。细水长流,不要排山倒海,不止读书,但要读书不止。
  • 桐岛伸弥
    2015-08-09
    我们之所以阅读,是希望人生在世有更多自由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