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最新书摘:
  • 2020-08-30
    If you put these two fundamental Buddhist ideas together - the idea of not-self and the idea of emptiness - you have a radical proposition: neither the world inside you nor the world outside your is anything like it seems.
  • Ann
    2020-08-27
    The kinds of thoughts and feelings and perceptions that helped our ancestors get genes into the next generation
  • Ann
    2020-08-27
    Still, ultimately, natural selection cares about only one thing (or ,I should say, "cares", in quotes-about only one thing, since natural selection is just a blind process, not a conscious designer). And that one thing is getting genes into the next generation.
  • 詅痴符
    2020-08-22
    随着《黑客帝国》的上映,“一心向佛”又有了一种简单易记的说法:“我选择红色药丸。”
  • woopar
    2022-05-03
    看看高水平的正念冥想是如何克服成瘾问题的,就能理解我上面的话了。这种方法是贾德森·布鲁尔(Judson Brewer)向我介绍的。布鲁尔说,基本思路就是不要抑制欲望,比如烟。这并不是说要屈从于欲望,点上一支烟,而是说不要试图把这种想法从大脑中赶走。相反,要遵从用于克服其他恼人情绪——焦虑、憎恨、优郁、仇恨——的正念技巧。你只需平静地(或者根据情况,尽可能平静地)审视这种感觉。身体的哪一部分感受到了这种欲望?这种欲望的质感是怎样的?是锋利的,还是桔燥无味的?你这样审视的时间越长,那种欲望就越不像你的一部分,你利用了正念冥想的基本矛盾:从足够近的角度观察感觉,能使你与这种感觉保持临界距离。感觉对你的控制放松了,如果放松到一定程度,它们就不再属于你。有一个缩写词可以描述这种技巧:RAIN。首先,你辨识(Recognize)出感觉。然后,你接受(Accept)这种感觉(而不是尝试驱散它)。之后,你审视(Investigate)这种感觉及其与你身体的关系。最后,N代表不认同(Nonidentification),或者说是不执(Nonattachment)。以此为结尾很好,因为不执于事是佛陀给我们开出的万能药方,以帮助我们摆脱苦恼。
  • woopar
    2022-03-12
    7 .关于佛陀第二次开示一称“自我”本不存在一更详尽且更通俗的解读,在各种各样的佛经中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最常见的一种解读——没有所谓的作为首席执行官的“自我”,没有“行为的行为者”,也没有“思想的思考者”——能够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有力佐证。现代心理学显示,意识中的自我对我们行为的掌控比看起来要弱得多。有许多心理学家,尤其是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大脑具有“模块”模型,这与“没有首席执行官自我”的观点恰好吻合。这种模型有助于解释资深冥想者的一种普遍理解:“想法自我思考”。总之,我所谓的“内在”无我体验——这种体验会使你怀疑对自己的思想和感觉的“所有权”,使你开始怀疑平时认为控制所有这一切的首席执行官的“你”到底存不存在——既有实验心理学的佐证,也符合自然选择是如何塑造大脑的流行观点。(参见第六、第七、第八章。)第290页
  • 2021-06-10
    我对人类本身并没有心怀敌意。说实话,我对人类心怀着善意且温暖的情感。我的问题在于对某些人类个体的看法。我通常对人的动机和性格心怀疑问,而这种批判性的态度往往会造成对他人的普遍严苛的评判。
  • Syana
    2021-03-10
    我母亲以前经常说:“我们如果意识到他人很少会在心里评价我们,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担忧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了。”她是对的。我们假想他人会以某种方式评价我们,这种假想往往都是幻觉。同样,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很重要,这也是幻觉。但是在人类进化的环境中,这些直觉大多不是幻觉,这也是它们如今仍然如此执着存在的原因之一。
  • 中华影迷小当家
    2020-11-18
    2。体会重要真相的时刻。如果我感觉到焦虑、恐惧或仇,通过冥想就能达到一种状态,只去审视这种感觉,而不会与之产生交集这便是体会到真相的时刻。毕竟,要审视这种感觉,就要求弄清它在我身体中的位置以及它表现出的形态。而那个位置和形态一在某种程度上与三种不同的声音组成冰箱的嗡嗡声一样一一是一种客观事实。假设未来某一天出现一种身体扫描,可以呈现出不同感觉的3D物理形态,我敢肯定,扫描出来的某种感觉的结构,大概就和我在审视这种感觉时感知到的结构类似念本真正令人着迷的是,在这种客观体验中,伴随着这种感觉的客观事实会出现那么多的变化。你越是专注于客观事实一一专注于感觉本身及其在你身体上的实体化一一感到的不快就会越少。这并非一项简单的功业,但也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也佐证了佛陀关于“苦”的论断:“苦”在一定意义上是可选择的,要消除或减少“苦”的方法就是更清晰地看现实,要看客观事物的本相,不做过多的延伸。
  • 中华影迷小当家
    2020-11-16
    在印度教思想里,特别是在不二论吠檀多( Advaita Vedanta)学派的印度教思想里,个体自我或灵魂只不过是所谓的宇宙灵魂的一部分。用即度教的术语来表述是这样的: atman(自我或灵魂)是 brahman(梵,宇宙灵魂)的一部分。现在如果说 atman(自我)是某种事物,不管是 brahman(梵)也好,是别的也罢,就是说 atman(自我)从一开始就是存在的。而佛教的诞生,佛教之所以能在印度教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主要根基便是对 atman(自我)存在的否定。
  • 豆友199280500
    2020-10-27
    他梳理了所谓的“五蕴”(five“aggregates”),根据佛教哲学,“五蕴”构成了人类和人类的体验。准确地描述“五蕴”,需要单独一个章节才行,但是为了方便解释现在的问题,可以大致将“五蕴”这样分类:(1)“色身”(开示中称作“色蕴”),包括眼、耳等感觉器官;(2)基本的“感觉”;(3)“辨识”(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4)“心所”(很大的一个类别,包括复杂的情绪、思想、倾向、习惯和决定);(5)“意识”,或认识,特指对其他四蕴内容的认识
  • 豆友199280500
    2020-10-27
    '该戒律警示人们要避开raga、dvesha和moha“三种毒药”。这三个词通常翻译作“贪婪”“憎恨”和“幻觉”'
  • [已注销]
    2019-08-23
    More and more, it seems, groups of people define their identity in terms of sharp opposition to other groups of people.I consider this tribalism the biggest problem of our time. I think it could undo millennia of movement toward global integration, unravel the social web just when technology has brought the prospect of a cohesive planetary community within reach.
  • 范铎
    2020-10-30
    第一,人是进化的产物。说白了,人就是一种动物。作为动物,我们本质上是在为我们的基因服务。基因想要被复制和传播我们就得好好求生存求发展,要觅食,要求偶,要为自己和后代的幸福不断奋斗。我们做这些事取得成功的时候就会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可以说是大自然为了让我们去这么做而给我们的回报。动物的日子就是这样本本分分地生存、交配和繁衍。第二,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们就不完全是动物了。人性在觉醒,而动物性在消退。我们发现,为了基因去做事总是伴随着“烦脑”和“苦”。基因给予的快乐是短暂的,让人永远都不满足,因为只有不满足能让我们继续去做这些事。我们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烦恼多而快乐少的境地。快乐和烦恼,都是“感党”。第三,大脑是一个多元政体,由至少七个情绪模块组成,包括求偶模块、安全模块等等,它们在大脑中组成了一个委员会。这就是佛学说的“无我”,也就是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各个模块都有自己的声音,一个人做什么由他大脑中各个模块的竞争结果决定。所谓“理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各种感觉的说服工具,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第四,因为受感觉驱动,我们看世界就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我们主观地赋予万事万物各种内涵一一这个东西对我的生存有利吗?对我求偶有利吗?据此给它们打上或好或坏的各种标签。而这些标签并非那些东西的本性,只是我们的主观看法而已,这就是“色即是空”。学我们的主观判断有两大倾向:一个是“贪”,希望把好的东西占为己有;另一个是“嗔”,希望远离不好的东西。因为“贪”和嗔”,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这就形成了“痴”。第五,佛法能让我们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佛学提供的一个方法是冥想。冥想的直接作用是训练跟各种感觉的剥离。我们在冥想中要观察随时产生的各种感觉,而不被感觉所劫持,不做感觉的奴隶。这样我们就能超越贪、嗔、痴,看到更客观、更真实的世界体会到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