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日本:69处日本现代建筑巡礼
最新书摘:
-
未读2021-11-19正面的山形立面之上,三个连续的巨型半圆拱上下重叠,其中设有窗户和玄关。墙壁上的圆雕饰(圆形的装饰浮雕)中,已经出现了神秘动物的踪影。玄关周围的柱头装饰中也隐藏着几张动物的脸。进入内部,礼堂的舞台口(舞台的框缘)也呈精美的半圆形。半圆拱是罗马样式的特征之一,朴素明快的空间印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这里到处都能发现造型古怪的动物。拱的下方、台阶扶手处、照明设施上等,可以说能加入装饰的地方都有动物形象。动物装饰也是罗马样式的特征之一。例如,位于东京神田的丸石大厦(山下寿郎建筑事务所设计,1931 年)也是罗马样式建筑,装饰着许多动物形象。但是,那里装饰的都是真实存在的动物形象,如狮子、猫头鹰、羊,而兼松讲堂的动物装饰都是幻想中的动物,如龙、狛犬、凤凰等。不仅如此,还有叫不出名字和由来的外形奇特的动物,数量和种类难以估量。
-
未读2021-11-19回到建筑世界,在20 世纪80 年代的设计潮流中,“高科技”成了热门话题。那些高科技建筑不仅运用了尖端的科技,还让结构和设备暴露在外,十分引人注目。结果,那些建筑本身变成了巨大的机器。其中的代表作有理查德· 罗杰斯设计的伦敦劳埃德大厦( 1984年)和诺曼· 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1985 年)。这一时期建筑模仿机器的背景,或许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关。利用微型芯片和软件运转的计算机,不同于以往的机器可以用肉眼确认运转的状态。不可见的机器成为主流,反而催生了想把“可见的机器”打造成建筑的心理。当然,追溯起来的话,建筑与机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派建筑的主导者勒· 柯布西耶也在著作《走向新建筑》中写道:“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他认为,像汽车一样,建筑也应该追求合理性。从很早以前,建筑就以机器为目标,而合理继承了这一遗传基因的正是高科技建筑。从高松伸的织阵也是机器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它是高科技建筑的兄弟。但是,其机器的意义完全不同。高松建筑中的机器与合理性无关。那台机器是不会运转的,这一点事先就明确了。和勒· 柯布西耶一样,高松也着迷于机器。对高松而言,建筑是机器,不过却是无用的机器。